赵 雷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100089)
保护性价值观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aron 和Spranca 首先研究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1]。与传统的价值观不同,保护性价值观指的是这样一类独特的价值观:人们不愿意或不情愿将这种观念指向的客体与具有价值的其他客体进行交易,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如金钱)进行交易。例如,人的生命健康、权利权益或生态环境等,这些事物的价值远比其他价值更加重要,特别是比经济价值更为重要,因此,人们会努力保护这种价值,以防止该价值与其他价值进行交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保护性价值观之所以拒绝与其他价值交易,是因为它们植根于道德或伦理规则[2]。但保护性价值观与人们头脑中的道德观念也存在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道德从“善恶”、“好坏”的角度进行界定,而保护性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一种,从价值客体对主体的“重要性”角度进行界定。
保护性价值观的概念一经提出,就成了国内外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但二者无论是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在研究内容上均存在很大差异。国外的研究大多依赖于研究者自身的主观判断来设计调查题目,涉及自然资源保护、人类或动物的生命、人权、家庭伦理、生命伦理、科技伦理等范畴[3]。国内的研究者则更关注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保护性价值观,如人际关系、传统文化、科技领域等,多借助于统计分析方法从客观的角度来确定保护性价值观的结构及分类①参见刘 毅:《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保护性价值观研究》、赵肖芳:《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保护性价值观的认同研究》,山西大学2008 年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基于中国文化背景开展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保护性价值观研究还明显缺乏。尽管也有个别研究者尝试对此进行探索,但由于样本的数量较少,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需要通过更多样本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保护性价值观是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内在动力,对个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解释、预测和定向作用。社会外在的道德期望只有内化为个体自身的价值体系,并成为指导和约束行为的保护性价值观,才能有效减少道德失范行为。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保护性价值观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未来的整体道德状况。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当代大学生保护性价值观的现状,描述其类型和特点,从而为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
研究首先综合采用文献分析、质性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问卷条目,编制初始测量问卷。通过文献分析筛选出已有研究中共同使用的保护性价值观条目。质性访谈围绕个体思想观念中存在的不能与其他价值(特别是金钱)相交换的内容及其典型行为表现进行,共访谈了10 名大学生。开放式调查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保护性价值观开放式问卷》进行,共调查了233 名大学生。从以上多个途径收集的文本资料中,筛选有代表性的句子或典型情境作为保护性价值观具体测量条目,编制大学生保护性价值观的初始测量问卷,共包含30 个条目。初始问卷的反应方式采用从“坚决反对”到“非常赞同”的5 点计分方式。然后,从北京市的两所高校随机抽取119 名大学生进行预试。根据保护性价值观“拒绝交易”的属性,将“被试对某一行为情境态度的平均得分小于2(即被试的反应为“反对”以上)”作为衡量保护性价值观的标准。依据此标准,共删除10 个条目,剩下的20 个条目构成正式测量问卷。为了区分个体保护性价值观的强度差异,在测量方式上,采用Tanner 等人在2008 年提出的包括5 个指标的保护性价值观测量工具。这5 个指标分别用来测量保护性价值观的拒绝交易、不可用金钱衡量等特征,其中2 个指标反向计分。该工具采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7 点计分方式。多个研究均表明,该工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其a 系数均大于0.8)和结构效度[4]。
首先,从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分别选取4 所高校。然后,按照随机整群取样的方法,选取了数十个专业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对样本以班为单位集体施测,当场作答,现场回收问卷。共发送问卷550 份,回收问卷514 份,回收率为93.5%。有效问卷512 份,有效率为93%。其中,男生197 人,占38.5%;女生315 人,占61.5%。大一学生153 人,占29.9%;大二学生148 人,占28.9%;大三学生142 人,占27.7%;大四学生69 人,占13.5%。
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管理和分析。
首先,计算所有被试在保护性价值观5 个指标上得分的均值作为衡量被试在该条目上的保护性程度的判断标准。然后,对所有被试在所有保护性价值观条目上的均值得分进行层次聚类,聚类的方法选择组间连接法(Between-groups linkage),距离的测度方法选择皮尔逊相关。
聚类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保护性价值观可以汇聚成5 个类型。第一类:分别涉及买卖器官、窥探隐私等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对个体自身的生命健康等自然属性的保护,因此命名为“身体保护”。第二类:分别涉及造假、作弊等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对个体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修养等社会属性的保护,因此命名为“品德修养”。第三类:分别涉及破坏古物、污染环境等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命名为“环境保护”。第四类:分别涉及个体与朋友、父母等他人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个体对友情、亲情等人际关系的保护,因此命名为“人际交往”。第五类:分别涉及见义勇为、权钱交易等内容,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对正义、公平等公共利益的保护,因此命名为“公共利益”。
1.总体特点
对各类型保护性价值观下的所有项目求均值,以分析当代大学生保护性价值观的总体状况,结果见下表。
当代大学生保护性价值观的描述统计表
从左表看出,各类型保护性价值观的平均得分均大于5,表明个体对这些价值均持有比较强烈的保护性观念。从保护性程度的强弱来看,当代大学生将人际交往、身体保护等价值观念作为优先保护的价值观,而对环境保护、公共利益等价值观念的保护性程度稍弱,对品德修养的价值观念保护性程度最弱。
2.性别特点
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各类保护性价值观上的得分均值进行排序,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五类价值观上的保护性程度排序与总体的分析结果一致。进一步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五类保护性价值观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的t 检验,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对各类保护性价值观的保护性程度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 >0.05)。
3.年级特点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各类保护性价值观上的得分均值进行排序,并对相邻保护性价值观之间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大一学生的保护性价值观排序结果与总体分析结果一致。大二学生在“环境保护”和“身体保护”相邻价值观、“公共利益”和“品德修养”相邻价值观之间的排序发生了逆转。大三学生在“身体保护”和“环境保护”相邻价值观之间的排序发生了逆转,但其差异也没达到显著水平(p >0.05)。大四学生在“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相邻价值观之间的重要性排序发生了逆转,且其差异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p <0.001)。综合来看,尽管个别数据的排序结果不一致,但其总体趋势并没有发生逆转性的变化。
为更直观地反映保护性价值观在不同年级大学生之间的发展趋势,以年级为横坐标,以各类保护性价值观得分均值为纵坐标,制作折线图(见图1)。可以看出,除了“环境保护”价值观之外,其他保护性价值观在大一到大二年级之间,其保护性程度会有所减弱,之后随着年级的升高会逐渐增强,表现出“先抑后扬”的变化趋势。
图1 保护性价值观在年级之间的变动趋势
4. 地域特点
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在各类价值观上的保护性程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不同地域大学生对各类保护性价值观重要性的排序与总体的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进一步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在各类价值观上的保护性程度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除了“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之外,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对“身体保护”、“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价值观,其保护性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p <0.05)。在“身体保护”价值观上,总体趋势是县城>农村>省会或直辖市>地级市;在“环境保护”价值观上,总体趋势是省会或直辖市>地级市>农村>县城;在“公共利益”价值观上,总体趋势是县城>省会或直辖市>地级市>农村。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分析,本研究发现的五种类型的保护性价值观可以进一步归结为两类文化范畴:一类是不同文化之间所共有的保护性价值观,如身体保护、环境保护、公共利益。这些价值观在以东西方文化为背景进行的研究中均显现出较强的保护性,显示出跨文化的普遍性。如,西方研究者中使用的“买卖器官”、“滥伐森林”、“排放毒气”等测量题目,属于“环境保护”的类型;有关“人权”的题目,其含义则与本研究的“公共利益”保护性价值观类似。另一类保护性价值观则仅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研究中显示出保护性,这类价值观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独特影响,具有文化特殊性。如,本研究中发现的“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类型。在中国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如,重视诚信,《论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信被孔子列为四教之一;提倡仁爱,“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由于儒家传统文化的流传之久、影响之深,传统文化中对人的道德修养的外在要求就逐渐内化为个体对自身品德修养的认同,品德修养也就成为了保护性价值观。人际交往也是中国文化背景中所特有的,其实质反映了中国文化对“关系”的一贯强调和重视。在古代,孔子即提出“仁”的概念,强调“泛爱众而亲仁”,倡导“中庸”思维,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现代,费孝通用“差序格局”概念来描述关系对人们的影响[5],梁漱溟用“关系本位”概念来描述中国人凡事以文化为依归的特质[6]。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关系”的重视和强调,反映在个体的价值体系中表现为“人际交往”保护性价值观。
我国学者潘维认为,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社会构成的骨架,对应这些基本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就是核心价值观[7]。依据此思想,本研究中确定的五种保护性价值观实际上也反映了以下几层社会关系。第一层:个体与自我的关系。在本研究中表现为身体保护价值观类型,是个体对自身特征诸如生命、健康、隐私等人的自然属性和特征的保护性观念。第二层: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在本研究中表现为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两种保护性价值观类型,是个体对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原则,以及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所持有的保护性观念。第三层:个体与自然的关系。在本研究中表现为环境保护价值观类型,是个体关于如何对待自然和生态环境所持有的保护性观念。第四层: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本研究中表现为公共利益价值观类型,是个体作为群体、国家或社会的一员,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所持有的保护性观念。
图2 当代大学生保护性价值观心理结构
在本研究中,根据大学生在每种类型保护性价值观上的得分进行排序,绘制成“当代大学生保护性价值观心理结构图”。
Rokeak 认为,并非所有价值观均处于个体自我的核心,只有那些与个体自我价值感紧密相连的核心价值观,才位于个体自我的中心,并能准确预测个体的行为[8]。保护性价值观作为个体极力避免与其他价值进行交换的思想观念,明显处于个体自我的核心,是个体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图2 所示。在保护性价值观内部也存在明显的层级分布,从内到外依次是人际交往、身体保护、环境保护、公共利益和品德修养。价值观的保护性程度越强,越处于个体自我的核心,对行为的预测能力也越强;反之,对行为的预测能力就越弱。
价值观会受到时代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尽管“人际交往”和“品德修养”仍然是当代大学生的保护性价值观念,但二者的保护性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人际交往”最高,而“品德修养”最低,表现出“重关系”、“轻品德”的变化趋势。“重关系”既受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取向”的直接影响,也与当前时代大环境中“拉关系”、“走后门”等社会风气的影响有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重视人际关系并无不妥,关键要看重视的是哪种人际关系。如果重视的是友情、亲情、爱情等社会倡导的人际关系,则有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反之,不仅会影响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和价值观念,而且也会极大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公共秩序。“轻品德”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品德修养正在弱化的现实,该问题的形成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原因,既与当前社会整体价值取向重利轻义有关,也与大学生忽视自身品德修养有关。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大学生保护性价值观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发展趋势,原因可能在于低年级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还主要是受高中时期所受教育的影响,重视应试知识的学习,还未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因此保护性价值观念较弱。随着大学期间知识涉猎的增加以及相关价值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大学生的保护性价值观念逐渐增强。对于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保护性价值观之间也显示出一定的差异,如环境保护价值观,总体的趋势是来自大中城市的大学生的保护性程度要强于来自县城和农村的大学生,这可能与大中城市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有关。
结论及启示:第一,当代大学生的保护性价值观包括人际交往、身体保护、环境保护、公共利益和品德修养等五种基本类型。从价值关系角度来看,既有社会性价值观,如环境保护、公共利益等,也有个体性价值观,如身体保护、品德修养等。这启示我们,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应该社会性价值观和个体性价值观二者统筹兼顾,不可偏废。第二,当代大学生的保护性价值观显现出“重关系、轻品德”的总体特点,这启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及时采取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正确引导,强化符合社会期望的价值观念,弱化或淡化与社会期望相违背的价值观念。第三,当代大学生的保护性价值观随着年级、地域的差别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不能一刀切,应该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别化的价值观教育。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应特别重视大一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同时,也应该针对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开展不同内容的价值观教育。
[1][3]Baron,J.,& Spranca,M. Protected Valu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7,(1).
[2]Hanselmann,M.,&Tanner,C. Taboos and conflicts in decision making:Sacred values,decision difficulty,and emotions.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2008,(3).
[4]Tanner,C.,Bettina,R.,& Hanselmann,M. Sacred Value Measure:Construction and first validation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sacred values. Diagnostica,2008,(3).
[5]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年版,第36 页。
[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84 页。
[7]潘 维:《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载《理论参考》,2007 年第3 期。
[8]Verplanken,B.,&Holland,R. W. Motivated decision making:Effects of activation and self-centrality of values on choices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