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依娜 肖华锋
【摘要】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重要工具。马克思对异化理论做了深入阐述,按着这条线索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极大地丰富了异化理论,同时给异化理论带来了新的思考点。我们要通过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来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并正确认识中国在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异化 异化理论
异化的涵义理解及其理论的发展
异化的涵义理解。“异化”涵义的早期经历了“物化”和“对象化”的两个阶段。因此,提到“异化”不得不提这两个概念,从词源上看,异化的英文单词来自于拉丁文alienatio,它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圣灵在肉体化时,人性与神性的分离,其二是指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分离。由此可见,异化本身就包含着对立、分离的内容。
对哲学家来说,异化是指把人的特性、关系和活动转化成为独立于人之外而又统治人的生活的物的特性和活动。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异化的内涵主要是指“分离、疏远”,即本属于人的东西或人活动的结果,在人的对象化活动过程中,取得了独立性,并反过来成为制约人、统治人的力量,其外延主要在经济领域。
异化总体上看虽然是一种驾驭人、统治人的力量,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上看,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社会的进步就是在人们与异化的不断抗争中实现的。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异化一方面是特定条件下必然存在的现象,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定的历史阶段发展的促进因素。由此可见,异化现象对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异化理论的历史。伴随异化思想的快速发展,与之伴生的就是相关的异化理论。以卢梭为代表提出的现代异化思想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后来费希特对卢梭的异化思想进行了创新,提升了原来的思想,使其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最终产生了精神心理学上的异化理论。再到后来,黑格尔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异化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用了对象化、异化两个基本概念,但他的理论又没有区分二者,而是将二者看成等同的。反对黑格尔的代表人物包括费尔巴哈,他认为黑格尔的理论是绝对观念的异化思想,费尔巴哈从他的唯心主义逻辑架构当中脱离出来,最后走向了唯物主义哲学的方向。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极大地摒弃了人本主义色彩的异化范畴,对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积极的物化层面,马克思采取积极的承认态度,当出现物化的负面影响时才反对。
比较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第一种认识就是从主题转换来理解,第二种认识就是从非地域性的意识形态来理解,第三种认识就是从地域性概念来理解,第四种认识就是从特定思想内涵来理解。因此全面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需要比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下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比较分析:
异化理论的诞生问题。就异化理论的产生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有不同的观点,其中卢卡奇的观点就是物化理论来源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尽管卢卡奇对真实的异化做出了歪曲的认识,但其“物化”的异化思想存在积极的因素,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他认为物化是在狭隘的分工当中培育出来的,当人类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的时候,现实就变得机械化,在劳动的过程当中,人们就越来越对象化,缺少了个体最基本的创造性,并且這种缺失是在特定条件下,特定阶级所独有的,这个特定阶级的代表就是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普遍且必然的现象就是这个特定阶级所独具的物化现象。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人物包括马尔库塞和弗洛姆,他们分析异化的产生是从“人”入手。马尔库塞认为人的存在所固有的矛盾是异化的源头,他的观点就是存在和异化是无法可分离的。按照他的逻辑,只要有人存在,异化就会产生。弗洛姆认为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就是劳动。异化是在人的劳动过程当中相伴而生的。他认为异化的概念与马克思的“人的本性”的概念是有关联的,但对异化是劳动一开始就有的,还是劳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没有进一步论述。
同样列斐伏尔对异化有独特观点,他认为异化是根源于人的本质当中,而人的本质有很多学术观点,他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劳动,而是来源于自由自觉的活动,而这种活动会涉及到自然。所以异化源于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人永远要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人走不出自然对自己的束缚。
异化的内容。针对异化起源的不同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异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卢卡奇认为异化起源于社会劳动分工,分工过程后,导致个体无法对整个社会进行全面理解,缺乏对社会的批判能力;个体在劳动过程中被对象化和客体化了,逐步失去了主体的自我意识;人对物的追求也变成了物来奴役人,只注重眼前的物质利益,人们对未来的考虑完全忽视了。
列斐伏尔对异化的认识也有独到之处。他对异化有多个方面的理解,他认为异化洒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他注重从日常生活方式过程当中去寻求异化的表现方式,异化来源于日常生活当中,表现为人成为金钱的奴隶,人对金钱的崇拜上;将个体与外界孤立起来,脱离了社会集体;思想意识逐步异化,将信念都寄托在本人创造的滑稽偶像上,最终成为其牺牲品。
马尔库塞认为异化和个体存在紧密联系;社会和个人是对立存在的;人的本性表现为人的本能活动,人的潜在意识也是人的本性的表现方式之一,人也存在某些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它也是人最真实的存在形式。
一些学者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对异化进行全面分析,其中弗洛姆认为异化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和体验,个体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往往会出现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不同步,客观世界对自己来说是不可知的,人的实然和他的应然不在一条线上,异化就由此产生。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异化不是完全分割的,二者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两者都是从主体和客体的两个维度来进行界定,它们在分析异化时所持角度不同,主体的考察对象和客体的考察对象也不同,其中主体的设定都是人,但或是单独的个体人,或是人的本质,或是人的观念。客体的设定尽管都是物,但或是金钱,或是劳动。
解决异化的途径。人存在状态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人陷入了总体的、全面的异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陷入对立状态,人的主体性淹没于形形色色的官僚机构、意识形态、科技理性之中。但人并不甘于被统治的命运,而是试图寻找各种途径扬弃异化,实现人的本质的回归。绝大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是不赞成异化的,认为是人性泯灭的罪魁祸首,它是社会腐化的蛀虫。
为了解决异化,为了这一使命,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做了很大努力。卢卡奇力图找到好的解决方法,但是没有实现。列斐伏尔为了解决异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采用“总体的人”来实现这个任务。总体的人是人同他自身的完美统一,要努力实现人存在的总体,就须消除人存在的片面性、分散性等内容。事实上,马克思理论是最富有经验性的理论,是最有成效的理论,是最有革命性的理论,马克思理论要求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为实现远大理想,要与异化作斗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列斐伏尔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总体的人是个理想的概念,它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更不可能在现实当中实施,他把总体的人看成是理想的乌托邦。弗洛姆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自我修为更为重要,异化常常表现为人的应然状态和人的实然状态相脱离的情况,要采取道德的力量和自我修养才可以实现人应该成为的那个样子。马尔库塞没有为异化找到解决出路,他片面地将异化看成是与人的存在相对应的、它是不可抗拒的。异化存在的前提是有人存在,所以他认为异化是无法根除的,同样也是消除不了的。
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异化的消除作了探索之外,还有其他人也对异化的消除做了研究。萨特是一个历史悲观主义者,他认为由匮乏造成的异化是人的永恒的存在状态。在萨特看来,个人的物质需要、尤其是那与生俱来的物质需要的不能满足,导致了人与物、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共同对待和克服匮乏和异化,个体的行动一方面要反对机器体系强加于人的命运、要打破物化的结构,另一方面个体的行动要返回到生命与实践之中,由此推动个人实践向群集实践、进而向集团社会演进。结果历史就成为一幅“异化—克服异化—再异化—重新克服异化”的循环往复的历史图景。
阿格尔对消除异化消费持乐观态度,他希望通过消费期望的破灭和稳态经济理论消除异化消费、解决生态危机。期望破灭理论是指:在异化消费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无限性之间与生态系统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会导致无产阶级消费期望的破碎,使资本主义制度陷入合法性危机。
总体来看,异化的消除是一个历史过程,而不是政治过程。消除异化劳动不能只通过消灭私有制的方式,而应该是由发展生产力来解决。所以,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才能创造出消灭异化劳动的历史条件。同时,消灭异化劳动只能是我们长远的历史目标。
异化理论的评价
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对其主要内容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从异化的根源、异化的表现、异化的危害到异化的消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们都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分析和探索,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这就需要既把西方马克思主义放在其所产生的社会背景中考察,又要从当今的社会现实出发,对其作全面、客观的评价。
在新的形势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作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其中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发展,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繁荣的表象保持批判态度,这也是值得肯定的,最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还追求努力实现人的解放,这同样也有进步意义,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异化现象的分析更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有着颇为丰富的内容,这在前面的研究中已经有所体现。但是,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由于时代的局限也有其自身的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异化产生的根源等问题认识不清,他们的认识只限于表面,未深入到本质,与马克思主义者相比,相差较大。
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克服异化的方式多带有乌托邦的特点。西方马克思主义分析了异化的根源,也研究了异化的主要表现,他们同时非常重视探讨克服异化的途径,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他们希望通过总体革命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但是,总体上看,他们关于克服异化的方式仍具有乌托邦的特點。
最后,西方马克思主义通过异化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了深刻的批判,某些观点带给人们重要的启示,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的批判也带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比如他们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就存在一定的偏颇。他们认为文化工业扼杀了人类的创造性,文化工业具有欺骗性、操纵性,否定文化工业的积极作用,抹杀文化工业的进步性。由此可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思想的片面性、局限性。
由异化理论引申的思考
对人和物的博弈关系的再次思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的重要内容,人们需要对人类自身和人类未来的思考,需要对社会发展进行反思。当前尽管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但不能掩盖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严重程度。我们需要如何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如何思考今天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最终的发展方向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者关心的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的最终命运要被先进的社会所代替。列斐伏尔提出的观点较为鲜明,他认为要通过革命的方式来推翻落后的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革命的来源是落后社会的“核心”地带,而不是边缘地带;资本主义最终将走向灭亡,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由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局限性所造成的。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较高,但无法掩盖其本质。资本主义采取了大量措施来调节社会的矛盾,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为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命运,资本主义社会的当权者必须采取各种方式方法来实现这个目的。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有经济、雇员持股、股份社会化等措施,只能暂时性地缓解各种矛盾。通过调整资本主义矛盾,只可以拖延资本主义灭亡的时间,不能根本上阻止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从表面上看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通过科技革命等手段可以带来生产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阶级关系的变化等现象。然而,从本质上看问题,这一切手段都是服务于资产阶段的利益要求,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达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暂时缓解,有利于资产阶段统治的要求,服务于整个资产阶段的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消除自身的各种矛盾,注定了它的历史命运,不管资产阶级采取何种方式和手段,都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无法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始终存在。工人阶级的雇佣地位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矛盾也无法消除,这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表现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发生,影响范围扩大,究其本质,这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影响,由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一天,经济危机就不可能被消除,所有的调整措施都只能暂时缓解这种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我们需要利用大好的历史时遇,快速提升综合国力,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发展过程当中,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交融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状态。我们要警惕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防止它改变中国传统文化,防止它把国人变得物化、唯利是图。因此,笔者认为需要批判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各种异化现象,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发展经济,又要防止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渗透,防止和平演变,只有这样,未来的中国才能永远屹立世界。
(作者分别为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责编/许国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