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须知无农不安

2014-05-29 09:03邓海建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舌尖上的安全举例舌尖

邓海建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以前有句老话,叫做“无农不稳”,强调农业的本固邦宁之效。如果说,“无农不稳”立论了中国农业的基础意义,那么,“无农不安”则是现代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切肤之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些年,尽管我们一直在构筑食品安全预防与惩戒机制,但各色食品安全公共事件仍可谓乱象丛生。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牛肉膏”到“一滴香”,从“地沟油”到“细菌门”……吃的喝的,荤的素的,固体的液体的,似乎隔三差五总会有各色“潜规则”来揭穿不堪的真相。这一幕幕审丑疲劳的闹剧,不仅拉低了食品行业的下限,更戕害了社会“道德血液”的底线。

理性而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肇因复杂——既有食品产业及食品科技发展快速带来的客观风险,也有社会转型期规范失效衍生的规则风险,甚至还有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与能力增强而倒逼的层级风险。即便如此,从制度设计到常态执法,仍在非议中不断进步。譬如《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健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到2015年末,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域,并逐步延伸到社区、乡村,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这次的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无农不安。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无非还是把守好两重关口:一是源头生产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干净的食物,离不开干净的阳光空气和水,离不开干净的种植养殖技术与环境。于此而言,应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水等,要划定食用农产品生产禁止区域,进行集中修复,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二是常态监管关。食品安全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早告诉我们,先有严苛的他律,后才有成熟的自律。因此,眼下亟待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惟其如此,才能大力培育有公信力的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

农村稳则天下稳,农业安则天下安。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农业是基础,也是决定成色的关键。

[点评]

本文第三段作者为了论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观点,从反面举例来证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作者采用列举举例的方式,列举了我国近年来暴露出来的食品安全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所谓列举举例法,即多个事例以大致相同的句式推出,句句推进,具有不容置辩的气势,显得生动有力。如能列举三个或三个以上,又能构成排比的句式,既能使论据运用得更充足,增强说服力,又能使行文更活泼,增添文采。如文中“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牛肉膏到‘一滴香,从‘地沟油到‘细菌门……吃的喝的,荤的素的,固体的液体的,似乎隔三差五总会有各色‘潜规则来揭穿不堪的真相”。这样的句子,素材新鲜,句式整齐,极富文采。这一点值得我们高三学生模仿,把平常积累的作文素材,稍作整理,用列举举例的方式写作,既新鲜而不落俗套,又能收到夺人眼球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舌尖上的安全举例舌尖
“举例”写人更具体
三角函数求值题型举例
数学竞赛中数列不等式的常见解法举例
抽象函数应用举例
为亿万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成都市利用大数据追根溯源保障“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