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文明建设智慧

2014-05-29 08:53沈祖炜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王衍生态

沈祖炜

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起点是人类中心主义,它将人类视为自然万物的中心和主宰,将自然界视为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对象。所谓“人定胜天”充分显示了人类的自大和狂妄。近现代以来,工业化急剧推进的后果目前已经日益显现,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地球生态退化,人类自身开始遭到自然的报复。

在这样的危机之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奋起疾呼: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模式认为,依托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可以化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从技术层面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确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但是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行为模式,节能环保产业在新技术支撑下的发展,尽管可能降低单位能耗和排污指标,但是不会改变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增加的趋势。所以,从治本的意义上说,我国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要流派儒、道、释的思想内核中都有合乎生态文明理念的地方。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强调人对于“天”要有敬畏之心。道家主张无为,不是说无所事事,而是要求节制欲念,不做超越自然法则的违规之事。释家则把人看作世间万物中平等的一员,把不杀生当作修身的重要信条。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本主义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突出了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儒家重“人学”,从人伦社会关系契入天人关系,并将天道人伦化,以人伦解释天意,建立了一套以仁义思想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一体性的理论体系。中国文化熏陶下的文人雅士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强调生态环境为人服务,优美的环境因人而彰。柳宗元阐述自己的美学观点时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与空山矣。”道家则从自然之道出发,以自然无为为基本要求,告诫世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释家告诫世人,以节欲苦修来世,减少生活资源的消耗,节制社会的物欲横流,从而求得精神与肉身的平衡,人体与世间万物的平衡。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其实践对今天仍有历史教益。上古舜治天下,设九官,其中“虞”掌管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等有关资源和环境的事宜。到了周代,朝廷分设山虞、川衡、林衡、泽虞四个部门来加以管理。秦汉时改设“少府”,三国以后又恢复“虞官”,唐宋明清历代朝廷均设“虞衡司”或“虞部”。可见历代皇朝对于环境资源都是十分重视的,这既是出于物产之考虑,也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敬畏之心,具有平衡生态,保护环境的潜意识。《逸周书·大聚篇》记载,大禹曾发布春季“山禁”、夏季“休渔”的命令,目的同今天的相关法规完全一致。“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生态平衡的理念相当清晰。

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氛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更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节选自2013年11月8日《文汇报》,有删改)

15.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我国化解能源危机的基本思路?(6分)

答:

16.从文中看,在生态文明理念上,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17.从全文看,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哪些智慧?(6分)

答: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母亲带着三岁大的孩子从正在进行水管作业的工人们身边路过,边走边告诉孩子:“多亏了叔叔们辛苦地劳动,宝宝才能喝上甘甜的水哦。来跟叔叔们说句谢谢再走吧!”又有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小孩从同一个地方经过,她这样对孩子说:“宝宝要是不学习,长大就只能干这种活哦。”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陛下忧劳万机,或亲灯火,而庶事不康,刑禁日弛,岂非股肱不称之明效欤?原其所由,非独臣有不尽忠,亦主有不能使。百 里 奚 愚 于 虞 而 智 于 秦 豫 让 苟 容 中 行 而 著 节 智 伯 斯 则 古 人 之 明 验 矣 今 臣 言 一 朝 皆 不 忠 是 诬 一 朝 也 然 其 事 类 可 推 而 得。陛下感帑藏之不充实,而军事未息,至乃断四时之赋衣,薄御府之私谷,帅由圣意,举朝称明,与闻政事密勿大臣,宁有恳恳忧此者乎?

(节选自《三国志·魏志十六》)

20.写出“二十四史”的“前四史”中除《三国志》以外的其他三部。(2分)

答:

21.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辅佐大臣不称职的原因,不超过15个字?(2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华雄英勇善战,所向披靡,连斩盟军鲍忠、祖茂、俞涉和潘凤等四员骁将,并且将孙坚打得狼狈而逃,十八路诸侯被挫尽锐气,而关羽勇武豪迈,温酒即斩华雄。

B.《边城》的结局是天保和傩送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一心想着成全弟弟傩送,外出闯滩遇到意外而死;傩送因天保的死十分内疚,便出走他乡,翠翠一直等着他的归来。

C.《哈姆雷特》中,在奥菲利亚的葬礼上,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相遇。雷欧提斯向杀父仇人哈姆雷特提出挑战,并特意在剑上涂上毒药,自己又置备毒酒,坚决要置哈姆雷特于死地。

D.《子夜》中,冯云卿施用“美人计”,把唯一的女儿冯眉卿送给了赵伯韬,但冯眉卿并没有把父亲的重托放在心上,为了应付父亲的追问,信口胡谄,最后冯云卿落得个人财两空。

E.《飞鸟集》中,泰戈尔借“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两句诗表达出了自己的人生观:活着,就要灿烂、奔放,要活得有意义;面对死亡,要静穆、恬然地让生命逝去。

23.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说的是哪个人物?请列举此人两个“机关算尽”的情节。(4分)

答:

(2)《茶馆》中社会各种恶势力如何一步步把王利发的茶馆逼向了破产的深渊?(6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挟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不是那种用几句话就能说清的小说。

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当然不是流水账。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对这样的长篇小说同样适用。

密集的人物当然不是沙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依然要个个鲜活、人人不同。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而不是为了解决作家的叙述困难而拉来凑数的道具。

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和绞杀。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善与高尚,或者只有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那些具有哲学思维的小说,大概都不是哲学家写的。好的长篇应该是“众声喧哗”,应该是多义多解,很多情况下应该与作家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

在善与恶之间,美与丑之间,爱与恨之间,应该有一个模糊地带,而这里也许正是小说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也可以说,具有密度的长篇小说,应该是可以被一代代人误读的小说。

这里的误读当然是针对着作家的主观意图而言。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被误读。一部作家的主观意图和读者的读后感觉吻合了的小说,可能是一本畅销书,但不会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选自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24.在长篇小说中,密集的事件、人物、思想各有什么特点?(4分)

答:

25.“那些具有哲学思维的小说,大概都不是哲学家写的”一句如何理解?(5分)

答:

26.从长篇小说思想的密度来看,“畅销书”与“伟大的小说”的区别在哪里?(6分)

答:

参考答案

1.C(A项依次读yìn、ān、xīn、yīn,B项依次读niàng、láng、liàng、láng,C项均读fěi,D项依次读chái、jǐ、jī、jì)

2.D(A成分赘余,删去“约”或“左右”。B搭配不当,应将“成功”改为“完成”,以与“任务”搭配。C成分残缺,应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面补上“列入”的宾语“名录”,或将“列入”改为“列为”)

3.宜正不宜邪宜雅不宜俗宜高不宜低宜淳厚不宜寡薄

4.(1)(从电视台角度)电视台台风“接地气”,才更有生气。(2)(从政府角度)贴近群众要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细节中。

5.D(推倒)

6.D(A“衍耻之,遂阳狂自免”表明的不是“自全”,而是恃才傲物。B“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是间接描写。C“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表明的不是“浮虚”,而是卓异)

7.B(王衍将太子的亲笔信隐藏起来不是为了保护太子,而是为了使自己不受到牵连)

8.(1)杨骏想把女儿嫁给他,王衍以和他结亲为耻,便装疯使自己躲过这桩婚事。(得分点:①妻:嫁。②耻:意动用法,以……为耻。③阳狂:装疯)(2)中原已经乱了,应当依赖地方长官,应该选拔文武兼备的人来担任地方长官。(得分点:①中国:中原。②方伯:地方长官。③兼资:同时具有两种资质)(3)石勒很喜欢王衍,与他谈了很长时间。(得分点:①悦:喜欢。②省略句式:与〈之〉语移日。③移日:形容时间长)

[译文]

王衍字夷甫,神态表情明净秀美,风度姿态安详文雅。童年时曾拜访山涛,山涛感叹了很久,王衍离开后,山涛目送他说:“什么老妇人,生了这样的孩子!然而耽误天下百姓的,未必不是这个人。”王衍十四岁,当时在京城,拜访仆射羊祜,陈述事件情状,言辞十分清楚漂亮。羊祜名望德行尊贵显赫,而王衍年纪虽小却毫无屈从人下的神色,众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杨骏想把女儿嫁给他,王衍以和他结亲为耻,便装疯使自己躲过这桩婚事。武帝听说他的名声,问王戎说:“王衍在当世谁与他相当?”王戎说:“当世没有看到与他相当的人,应该从古人中寻求这样的人。”

王衍既有高才美貌,又明智颖悟如神,常常自比子贡。女儿是愍怀太子的妃子,太子被贾后诬陷,王衍害怕惹来灾祸,自己上表请求离婚。贾后被废黜后,官吏弹劾王衍,说:“太子被诬陷获罪,王衍不能以死固守善道,立即要求离婚。得到太子亲手写的信,又隐藏不拿出来。意在苟且避祸,无忠直的节操。应该加以重罚,来激励人臣坚守节操。可以对他终身禁锢。”晋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王衍虽然身居宰辅的重要职位,却不把治理国家放在心上,只考虑保全自身的办法。劝说东海王司马越说:“中原已经乱了,应当依赖地方长官,应该选拔文武兼备的人来担任地方长官。”便任命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于是对王澄、王敦说:“荆州有江汉的险要地势,青州有背靠大海的险峻地势,你们二人在外,而我留在这里,足以算作狡兔三窟了。”有识之士鄙视王衍。

司马越讨伐苟晞,王衍以太尉的身份担任太傅军司。至司马越去世,众人共同推举他为元帅。王衍因为贼寇纷起,恐惧不敢担当。推辞说:“我年少时就没有做官的欲望,随着选补官吏,于是到了今天的职位。今天这样重要的职位,怎么能用不具备才能的人担任呢?”不久全军被石勒打败,石勒召呼王公与王衍见面,向王衍询问西晋溃败的原因。王衍向他陈述西晋遭遇灾祸和失败的缘由,并说计策不是自己出的。石勒很喜欢王衍,与他谈了很长时间。王衍说自己从年少时就不参与政事,希望自己能免于处置,还趁机劝石勒称帝。石勒大怒说:“你闻名天下,位高任重,年轻时就入朝为官,直到满头白发,怎么能说不参与政事呢!使国家破亡风俗败坏,正是你的罪过。”石勒让左右之人将王衍扶出帐外。石勒对自己的同伙孔苌说:“我走过天下的地方也够多了,却未曾见过这样的人,应该不应该让他活命呢?”孔苌说:“他是晋朝位居三公的高官,肯定不会替我们尽力,又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呢?”石勒说:“关键不能用刀杀他。”让人在夜里推倒墙杀埋了他。王衍临死前,回头对人说:“唉!我们这些人虽然比不上古人,假使不推崇浮华清谈,合力匡正挽救天下,还可以不至于到今天这步田地。”死时五十六岁。

9.(1)“顾”字真切地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关心和体贴,“泥”字生动地表现了丈夫对妻子的依恋和纠缠;二字极富情味,写出了一对青年夫妻在贫困生活中的亲密无间的真情。

(2)前三联为追忆,第四联转回到现实。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抱憾之情。

(3)这首悼亡诗有如下两方面的突出特点:①语朴。语言浅显、质朴,用笔干净,如话家常。②情真。“忆妻”情深意厚,“悼妻”极其凄苦。

10.(1)夙兴夜寐(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而御六气之辩(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唯见江心秋月白(6)燕然未勒归无计

(7)舞榭歌台(8)君子以厚德载物

11.(1)①做医生,专治跌打损伤,疗伤方式特别。②做人代会代表,认真参政、议政,使三任镇长丢官。(2)①抓准要害。②心性率直。③顶真碰硬。④一心为人(民)。

12.(1)内容上:表现了童神掌淡泊名利,富有眼光。(2)结构上:承上启下。“八十五岁这年”照应了第一段中的“他年过八旬”“这是个奔百岁高寿处走的人”;“决意不再当人大代表了”照应了第六、七段中童神掌的参政、议政;“现在我们选了个好镇长……选好了人我也就放心了”引出了下文对段镇长的刻画。

13.(1)正面细描童神掌疗伤的特别方式,让人对童神掌治伤之“神”感到真实可信。(2)刻意点出“身正不怕颈子歪”,一语双关,既指“身子”站得要正,更指“工作作风”行得要正,言简意赅,耐人寻味。(3)刻画出童神掌既深谋远虑,又循循善诱的性格特征。

14.(1)有助于刻画童神掌这一形象的特征:既医术高明,乐善好施,又嫉恶如仇,使人物具有立体感。(2)有助于增强作品思想内涵的层次性:从治疗百姓的伤痛(医术高明)到整治政治肌体内的毒瘤(政治成熟),不仅使“医”的内涵层次鲜明,而且使作品的思想境界臻至一个新的高度。⑶有助于丰富作品的审美特质:行医治病使作品带上了神秘的传奇色彩,惩治腐败、培育新人则使作品显现出强烈的现实感,虚实结合,饶有情趣。

15.标本兼治。(1)在治本上,要从儒、道、释等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2)在治标上,要依托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等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

16.(1)对地位的认识不同: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将人类视为自然万物的中心和主宰,而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人类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2)对关系的认识不同: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将自然界视为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对象,而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法则。

17.(1)从理念看,人对自然要有敬畏、尊重、平等之心。(2)从认识看,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为人服务,同时人也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节欲减耗。(3)从实践看,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要有效管理,以平衡生态,保护环境。

18.[写作指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学校教育也有着增强或消解的作用。第一位母亲向孩子灌输的是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扶持、对劳动心存感激的观念。这位母亲的眼光是长远的,她育的是“心”,只有带上这样的“慧心”,孩子才会向真、向善、向美,感恩他人,回报社会,遇事想着他人,体恤他人,进而生发出“念他人”“惠众生”的普世普惠思想。而第二位母亲向孩子灌输的则是对职业的偏见,以及以学历论高低的价值观。这位母亲的眼光是短浅的,她育的是“智”,带着这样的“功利之心”上路,孩子只会个人至上、利益至上,遇事也只会以“我”为中心、一切从“我”出发,进而生发出“少劳多获”甚至“不劳而获”的享乐主义思想。“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广大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终身发展的高度,放眼长远,向孩子传递正能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带着更高远的眼界、境界,更阔大的胸怀、情怀阔步向前。

猜你喜欢
王衍生态
圆的东西堆不高
阿堵物
不肯担当的代价
不肯担当的代价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破坏天下,正是你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