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数学学习障碍初探

2014-05-28 22:29毕双录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初高中新生习惯

毕双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26-01

近几年来,在一些地区的中考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进入高中后,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少数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害怕学数学。从而影响了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更无从谈起新课标理念的落实。探究成因,“对症下药”,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障碍,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从数学教学中获得收益”。

一、产生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

1.初、高中教材间衔接不够紧密

现行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初中数学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且公式参量也较少。高中数学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且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提高和加宽。加之教材从数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将最难的部分“函数”放在高一阶段,也就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另外,初高中数学在很多知识点方面出现严重脱节。比如,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学生处于了解水平,但二次函数却是高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求闭区间上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与常用方法。

2.高一新生不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学生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就是不会做题。我们知道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课堂节奏较慢,学习时间充裕。尤其在九年级,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更加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再加上高中的课堂容量十分大,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太多时间去练习消化。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致使高一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3.高一新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高一新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遇到难题总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极度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大多数学生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在初中时往往通过反复训练等粗放型的方法来学习数学,这样短期内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而这些方法对于高中数学学习是行不通的。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这些要求对于刚入学的高一新生来说难度很大,因而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二、对策

1.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教学工作

高一数学教师应在开学初,通过摸底测验、与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习习惯,摸清初中数学知识体系、学生认知结构;同时要立足于高中教材与新课标,特别要分析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高一第一学期内容的特点,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找准初高中数学的衔接点,给足一定量的课时,切实做好“衔接点”教材的处理工作。例如,二次函数不但是初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龙头”函数。弄清二次函数的有关内容,对以后学习指、对函数及三角函数图像的研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过的概念、图形,要做一些整理的工作,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形象(衔接点),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增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例如函数的概念,在初中给出了用“变量”描述的经验型的定义,而在高中则从“映射”的高度给出一个理论型的定义。但后者并不摒弃前者,而是把前者作为对比和有待深入认识的对象。

2.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法

首先,课堂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其次,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针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听课效率

良好的听课效率主要来源于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课前预习、专心听课以及及时总结、独立作业、质疑解难和课外练习等几个方面。其中,课前自学、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快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应当下大力气做好学法指导,督促、协助高一新生早日养成课前自学、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尽早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高中新生习惯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