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萌 马彦斌
摘 要:在会计与信息技术结合之前,受制于人工处理的效率及缺陷,会计在很多场合里只是单纯的实现了其记账功能,而对经济主体实施有效管理和决策提供的支持有限,从而影响了会计的发展。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也开始与传统会计结合起来,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传统的会计流程。
关键词:会计流程;信息化;电算化;数据共享;管理;网络
一、会计及信息化定义
在传统资料中,会计是这样定义的,“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谢诗芬教授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重构,并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以提高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杨周南教授认为会计管理信息化不仅包括建立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还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对上述系统与内控制度的审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实现上述目标,旨在保证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可靠、有效和高效地运用。
二、传统会计流程及缺陷
传统的会计账务理顺序是,会计将企业各类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原始凭证汇总、分类,然后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相关的明细账及总分类账,期末计提相关税费,结转损益并编制财务报表提供给相关利益者,次月初申报及缴纳税款。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记账所根据的原始资料既有外部凭证,如采购原财料的购货发票,也有内部自制的原始凭证,如财务部门编制的工资费用分配表和非财务部门出具的入库、出库单。会计必须见到这些原始凭证时才能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而除了财务部门自制的原始凭证以外,其他原始凭证从其取得到流转至财务部门往往要经过若干个部门和环节,具有滞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是及时性,如果不能对已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及时进行确认、记量和报告,财务信息的质量就无法保证。
除此之外,如果企业规模较大、业务较多时,会产生大量的原始记账凭证,会计人员要做出正确处理及登记账簿,不仅费时耗力,还很有可能出错。因此,财务部门往往只在月末时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无法随时给外部相关利益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同时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也无法随时掌握企业的最新信息,根据企业当前的资产状况及经营成果做出正确的经营及投、融资选择。
以上所有现象不但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也使得会计的管理功能打了折扣,制约着现代会计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在会计上的应用及发展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使用,出现了早期的会计核算软件,这个时期算是信息技术在我国会计应用的第一阶段。
这个时候出台的相关法规有《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由此可见,这时期的会计核算软件并没有主动将其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高级的计算工具用于会计领域。在会计处理流程上来讲,与以往的手工账并无本质上的差别,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由传统的手工编制记账凭证改为计算机输入,可以自动结转损益并生成财务报表,减经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求随时出具报表并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会计的单纯记账功能。
主要缺点是应用过程中还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容易造成电算化会计数据资源的浪费,也无法使实现电算化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在企业内部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进入90年代以后,会计信息化进入了第二阶段,数据共享成为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应用在会计领域的主要特征。企业开始积极研究对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的重新调整,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以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化、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一体化。
在这一阶段,企业开始将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整合、扩展为全面电算化,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与企业连接起来,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不再与他业务相隔离。当发生某笔经济业务时,会计人员不必再被动的坐等其他部门传来信息和单据。数据共享在企业内部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极大提高了会计处理的效率,但和第一阶段一样,对传统的会计流程并没做出大的变更,也没有对各业务流程进行有效整合。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是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对企业会计标准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建立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适度审慎地引入公允价值等新的计量基础,对金融工具、资产减值、合并报表等会计业务做出了系统的规范。同时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和ERP系统(ERP系统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要求;引入新的计量基础;进一步优化重組管理流程能力;改革了机构设置;真正解放了会计人员,投入到加强内部控制等管理工作中;完成了从单机到局域网的转变。
这个时期,信息技术开始对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整合。一套ERP软件从开始准备调研到最终嵌入进企业的各部门、环节需要企业所有人员的通力配合。企业各部门的运转通过ERP来实现,并随时生成相关的分析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即时查询并做出决策。、
ERP的应用、对业务流程的全面优化并最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和管理信息成为这一阶段信息技术与会计流程融合的最大特点。
(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2008年,财政部会同其他五部委(审计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资委)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年11月,中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地区组织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这一时期,会计不再局限于传统流程的确认、记量和报告,而是将重点转移到了如何保证实现企业经营效率效果的内部控制,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信息;在此种形势下,构建与内部控制紧密结合的ERP系统,将企业的管理工作全面集成,从而实现会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成为首要任务。我国的上市公司已采用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对外报告财务信息,引入XBRL后企业财务报告系统被打造为一个开放式应用平台,可以实现财务信息基于网络的格式转换、信息传递。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均可通过此平台了解企业运营状况。信息使用者根据需求差异对这些信息进行再次加工、挖掘,最终实现个性化的财务信息报告。
将信息技术、企业财务流程、内部控制流程与互联网络有机结合,提供个性化的财务信息报告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成为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对会计流程最大的影响。
四、会计信息化的未来展望
当下,财政部正在大力推广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管理会计不仅要将企业过去发生的财务和非财信息进行整合,还要帮助管理者对未来的经营作出判断。信息技术及网络使得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对管理者有用的信息成为可能,信息技术将帮助会计越来越多实现其管理功能,而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账务处理流程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谢诗芬.会计信息化审计研究[j].财会月刊,2000(2).
[2] 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j].会计研究,2003(10):4
[3] 罗良彬,张白.企业信息化过程控制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8(5):71.
[4] 汪靖中.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四级阶梯[N]中国会计报,2008-12-16
[5] 李广楠.基于XBRL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型[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