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南地区的丧葬调查

2014-05-28 21:17陈姗姗
2014年44期
关键词:桐城

陈姗姗

摘 要:丧葬作为重要的人生礼仪,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二次葬作为一种独特的丧葬方式,历史悠久,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安庆桐城市三畈村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以三畈村为调查对象,探讨了二次葬的过程,分析相关原因,以期深层次的把握二次葬的内涵,并对殡葬改革提出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皖西南地区;桐城;三畈村;丧葬

一、概况

三畈村是桐城青草镇的一个行政村。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区,坐落于长江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0′—117°09′,北纬30°39′—31°16′,总面积1472平方千米,整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从高到低,以丘陵为主。青草镇位于桐城市西南边陲,地处桐城、怀宁、潜山等地交界,旧称“青草塥”,建镇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系古老商贸名镇,曾有“小安庆”、“小上海”之美称,至今仍有大米、茶叶、毛刷等畅销全国。

由于桐城地区处于大别山的东麓,交通较为闭塞,但该地有浓厚的文化基础,孕育了著名“桐城派”文学。地理环境和人文基础使得该地的民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丧葬就是其中之一。

二、桐城三畈村丧葬过程

死生大事,丧葬作为重要的人生礼仪之一,有着强烈的礼仪性和庄重性。在桐城境内的丧葬一般用若干年的时间,分为两个步骤,主要是厝坟和葬坟。

(一)厝坟

厝坟作为丧葬的第一个步骤,主要是将逝者的灵柩,用稻草或者砖瓦覆盖住,犹如小房间,并放置于野外若干年。“厝”为安置、安放之意,厝放好的灵柩称为“厝基”。而在放置厝基之前,有如下过程:

送老 人弥留之际,需穿“老衣”,即老死之后穿的衣服,并遣人至亲友处“把信”,即报丧之意。

吊丧 亲友来到时,即燃放鞭炮,亲友恸哭以示哀悼后行下跪礼。

入殓 入殓时用的棺材,多为老人生前自己准备的,当地人称为寿材,多用当地常见且不易腐烂的杉木,有希望自己长寿的意思。家境较好的一般在40岁左右就开始准备,家境稍差的也会在50岁以后陆续准备。如果等到老人年纪大的时候,不弄寿材会被人嘲笑的。在入殓时,为逝者穿上丝绵,呈仰卧的姿势,将逝者置于棺内,并放入道袍以及逝者生前衣物等物品。最后在盖棺前铺上石灰,防止棺材出现缝隙。

出殡 出殡时,一般由儿子在前撒纸钱,中间为抬重的(抬灵柩的),后穿戴孝服的子孙及亲友跟随,沿途撒纸钱燃放鞭炮,如路途经过逝者生前交好亲友处,亲友会烧黄纸和燃放鞭炮,以示送别之意,跟随的子孙会跪拜答谢。

厝放 出殡到达的坟场是经风水先生确定的,等灵柩到达时,会在确定的位置上,放置砖块,再将灵柩置于上面,然后用稻草或砖块对棺材进行覆盖,此时就称为厝基。逝者的棺材不能立即入土,需在野外厝放三年或五年或七年之久,等尸体彻底腐烂后,才能真正下葬。

服丧 出殡结束便进入服丧期,这一时期持续四十九天,主要是“做七”,即每七天就要祭拜一次,首次叫“头七”,后来每次用数字命名,直至“七七”。等四十九天结束后,便会等到清明、“鬼节”、周年、除夕等祭拜。

(二)葬坟

中国人历来崇尚“入土为安”,第二个步骤的葬坟即所谓的“二次葬”,就是将棺材停放在某地等到一定的年限,等尸体彻底成为骸骨时,再入土下葬。一般需要三年的时间,也有将棺材放五年或七年。下葬一般在大寒节气后才能开始。在葬坟开始前,要由风水先生看好地理位置,最佳的是有山汇水的地方。葬坟的过程主要经过发引、开棺捡棺、动棺、分清、盖棺、挖井、下字、立碑等过程。

本章节笔者主要通过2014年12月1日在三畈村所做的田野调查为案例来展开叙述。

由于安徽省安庆市政府要求全市居民推行火葬,要求尚未下葬的厝基要在二零一四十二月之前进行全部下葬。“二次葬”风俗的改革和逝者已达到一定的年限,三畈村的村民陈寿(化名)决定在二零一四年冬季为其逝去七年的母亲葬坟,后请风水先生查看适宜下葬的日期以及选定下葬的地点,商定日期为二零一四年农历十月初十,并决定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步骤即发引和下字的时间为:当天的寅时和巳时。随后,这一家人就开始着手准备工作。首先,告知亲朋好友和邻居葬坟的消息及日期,希望到时大家都能够过来参加;其次,便开始购买葬坟时所需来,需要进行答谢,等到临近葬坟的日期时,要计划好当天的酒席和当天的工作的工匠。

发引 凌晨四点多,亲朋好友、邻居以及帮忙葬坟的工匠便到陈寿家,后带好鞭炮、纸钱等物来到逝者的厝基处。便开始烧纸、放鞭和祭拜,然后就开始拆除厝基的瓦和砖,按当地人的说法,这是燃放鞭炮是告诉逝者的一种信号,子孙后代要将她移到别的地方去了,让她放心,表示是一种尊敬的行为。等厝基的砖瓦拆除完以后,所有人便回家吃饭。

开棺检棺 吃罢饭后,众人又回到厝基处,开始开棺检棺的过程。在当地,棺材打开时,家里的女儿和媳妇便开始哭,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用哭腔来叙述对逝者的思念;第二,在当地还认为此时的哭,能让自己的家里带来好运和发达的。打开棺材后,人们查看了骸骨腐化的程度,再将厝放时放入棺中的道袍和衣服扔掉。然后用鸡毛(也有用菜籽油)对逝者的眼骨扫一扫,意味着告知逝者现在是在检棺。结束后,盖上女儿家带来的新棉被。

分清、盖棺 分清是整个下葬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根据当地人的说法,这一做法主要是要让逝者知道自己已经过世,要将她下葬了。根据儿女数的多少,便用红线穿上几枚铜钱。陈寿家有两儿两女,用红线穿上了四枚铜钱,在鼻子正中拉直红线,使得铜钱来回移动。完成后,子女要各领一枚铜钱,一直保留着,认为这样便得到先人的庇佑。分清完成后,就盖上棺材。

下字 盖棺后,便要将棺材从厝放地抬到坟地,此时棺材上要缚住一只公鸡,并要让公鸡鸣叫,这样便意味着为逝者领路。等到了坟地,会解开缚住的公鸡带回家养。在靈柩放入风水先生看好的墓穴之前,要在墓穴里铺上一层石灰,对棺材有防潮的作用,后按择定时辰移棺下葬,名为下字。灵柩下字之前,逝者的儿子会观察其两端是否平齐,因为当地有说法,当棺材的大端(逝者头部)高时,会对长子有利;棺材小端(逝者脚部)高时,会对小儿子有益。待灵柩下穴后,会由长子用衣服捧一掊土覆盖于灵柩之上,后其他子孙继续,再由匠人挑土筑坟。此时,逝者的女儿开始用哭歌的形式来叙述母亲生前的含辛茹苦,并祈求母亲在地下要保佑一家人的平安和兴旺。等表面填起来以后,再逐层用石灰拌的土来慢慢夯实墓穴,直至最后呈伞状。

立碑、围冢 墓碑是辨认坟墓主人的一种标志性建筑,据《中华传统文化粹典》中解释: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丧葬习俗。指立在墓前或墓后的石碑,上刻碑文,记载死者的姓名、年龄、生平事迹等……除刻有死者姓名及生卒年月,还刻有立碑的子女及孙辈姓名。立碑时还举行一定仪式。根中国大部分地方一样,墓碑的顶端是该逝者在家族中的世系,中间是逝者的名字和姓氏,下葬的方向和山头分布在左右名字,往下从左至右是子孙姓名和下葬的时间。立碑结束后,便在坟墓周围用砖石修成一个矮短的围墻,这样做一方面是防止坟墓向两边扩散,南方雨水多,还可以防止雨水的侵蚀;另一方面是为逝者建造一个“房屋”,墓碑就犹如逝者的大门一般,使得祖先在此得以永存。

复山 复山又名为覆山,就是下葬后的第三日,所有子孙都要到逝者的坟头上进行祭拜,并要在坟山添土。

至此,葬礼的过程才真正结束,逝者成为了这个家族的祖先之一。

三、二次葬的原因探析

先浮厝,再下葬的这种既复杂又显得格外隆重葬俗流行于安徽安庆的大部分地区,笔者在三畈村的走访过程中也询问了当地人为什么这二次葬会在此盛行。很多村民也回答不上为什么,只是说他们一直这么做,是祖宗流传下来的,不这么做会被祖宗怪罪的;也有的提到了当地的传说故事。归纳而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灵魂不灭说

任继愈先生在《中国哲学发展史》提到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在山顶洞人那里还只是刚刚发生,到了仰韶文化时代它已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死观,并伴有种种崇拜灵魂的宗教迷信活动。埋葬死人的制度渐趋复杂化就是其重要表现。”可见,灵魂不死早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且在丧葬制度中上体现出来。

在三畈村,村民也有这种观念,认为浮厝的尸体还会在人间进行活动,等到尸体全部化为骸骨时,而且越干净就对这个家庭越有利,也才能真正福佑全家。村民XY(访谈对象,女,汉族,79岁,三畈村村民)认为:“不厝肯定是不照(不行)的,如果不这样搞的话,那家小孩肯定是不孝,死的人以后肯定不能投胎转世,灵魂得不到超生,也就不会保佑家里的安宁。”村民WSH(访谈对象,女,汉族,67岁,三畈村村民)提到:“厝完后,葬坟就好像同黄金归库一般,认为骨头化的越干净就越好,入土下葬后的亲人才开始真正保佑家里人。”同时,从以上厝坟和葬坟的过程来看,子孙对待逝者的行为,放佛逝者“活着”一般,也体现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由此可见,当地人一直都有“灵魂不灭,且能还能感知发生的事情”,让肉体和灵魂分离,只有葬坟,才能让逝者进入另外的世界。

2.孝道观念浓厚

中国传统的孝道本来就讲究: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有礼。而安徽桐城地区是著名的“桐城派”的发源地之一,“桐城派”作为中国文学和思想史上流传较为深远的流派,其中的思想内容更是影响着本土文化的发展。在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主导下,桐城人主张孝悌友爱,睦邻礼让。对父母敬爱有加,笃守孝道,而邻里相处,以礼为先,以和为贵,以让为贤。这种思想观念在根本上影响着当地人的观念,父母去世,必须要隆重。

在当地对于复杂而隆重的丧葬过程还有一个传说。村民CY(访谈对象,男,汉族,81岁,三畈村村民)说道:“以前,人还有尾巴的时候,死之前尾巴会自己变焦黑,这时候就知道自己要死了。那时,人就带上吃的和自己的生活用品,到洞穴中去挖一个椁,然后自己就睡进去,在里面死掉。一个人,也没人知道。大家都这么干,后来,有的人家里面的儿子觉得这样不照(不行),不孝顺,一个人就这么死掉了,就打(制作)了棺材,把尸体放进去,后来就慢慢要厝,要葬了,还要找好的地方(风水好的地方)”。

“那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啦?”

“那就太远着,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一代代传下来了。”

……

由此可知,“二次葬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还与孝道有关,另外,也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是支持丧葬进行的保障。

3.移民说

在与当地人的闲聊中,有村民就告诉我们:我们以前不是这儿的,是从江西移民过来的,后来就在这呆了下来。后翻阅史料,得知元末明处,由于战乱安庆府在当时人少地荒,明洪武年间为开发江淮地区,迁江西饶州进入安庆府,后定居下来。在《中国移民史》(第五卷)中也作了考证:洪武年间的外来移民重建了安庆府的人口。又在安庆电视台播放《寻根拾遗之桐城》的节目中提到:桐城的双港村就是移民自江西。再次印证了移民说的可信度。

由于远离家乡,当时迁移过来的人们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回到故乡,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死都没实现这个愿望,所以人们要求子孙不要很快下葬自己,以便回迁时还能方便点,可最终还是在这里定居下来,当地也就形成了独特的葬俗,流传下来。

由此可见,移民说与“二次葬”形成的也是有道理的。

4.其他因素

丧葬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是人们针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创造的行为准则。安庆桐城地区位于江淮之间,属于丘陵地带,向西靠近大别山,东南临着长江,相对较为闭塞,导致风气保守,不易接受外来文化,传统的“入土为安”的观念会世代相传。同时由于该地的丘陵山丘地区,除可耕地以外,其他闲置的土地较多,又因为处于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低洼的地势加上较多的降水,易形成所谓的“风水宝地”的状况。这些都为“二次葬”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总而言之,桐城三畈村的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这些因素,一方面代表着汉族人世代与土地密不可分的感情以及农耕文化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当地人对祖宗逝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四、总结与思考

桐城三畈村的丧葬习俗是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与当地灵魂不死、祖宗崇拜的观念不可分割,对于抱有“生有家,死有归”理想的中国人来说,葬坟入土是再好不过的了。其中,二次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研究社会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同时,每一种文化都有与之对应的文化功能的体现。丧葬也不例外。每当碰到丧葬仪式的时候,总会有人发出唏嘘之声: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以期告诫自己和身边人对金钱、人生等都要看开看淡。可见其中的教导功能是明显的。另外,每当操办丧葬事宜的时候,个体的力量会受限,周围的邻居和朋友都会闻讯赶来帮忙,此时,社会联系功能也体现出来了。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化的推进,较于现代殡葬业的发展,二次葬暴露的问题也愈加严重,如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环境污染、占地等,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

在三畈村,由于丧葬所导致的占地情况屡不见鲜,而清明之际,由于祭扫所导致的火灾每年都会发生。诸如此类的问题,当地村民也有反映。笔者在三畈村作调研时,当地正在推行殡葬改革,提倡火葬,将老人的寿材拆除并给予补偿。笔者也就改革葬坟,随机访谈了当地老人,大都回答是:国家政策,我们也没有办法啊,不这样做也不照(不行)。反正也不是我一个人,大家都这样。可见,对这次殡葬改革,当地群众多有无奈。殡葬改革不只是在形式上要做转变,重要的是将传统的孝道等观念进行传承,故如何合理有效的推行殡葬行业的改革是必要的。(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基金项目: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2014年中国史重点学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4ZGS001

参考文献:

[1] 桐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桐城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5.

[2] 张茂华.亓宏昌.中华传统文化粹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3] 江小角.方宁胜.桐城文化中的和谐思想[N].光明日报.2007年5月第007版.

[4] 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五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桐城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桐城小花包装设计地域文化的缺失对茶叶销售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桐城歌创新性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实现路径
论“桐城歌谣文化带”的形成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的保护与开发
安徽桐城六尺巷
桐城歌的当代状态与传承
桐城歌谣之觞 中国文学之幸
——评《桐城歌研究论文集》
“桐城歌”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