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向涛 许 追 欧 都 许丹丹 杨 莉 齐亚银 (新疆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H9亚型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如果肉禽饲养场发生本病,易继发大肠杆菌病等疾病,造成较高的死淘率。目前国内禽流感H9亚型属于非强制性免疫范围,为了防止禽流感H9亚型病毒感染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免疫控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商品代肉鸡饲养周期短,短期内疫苗免疫的次数和种类较多,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非常重要。本研究拟检测本地区规模肉鸡场其H9亚型抗体效价,抗体进行跟踪监测,以期找出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和确定最佳的免疫时间,为制订的免疫程序提供试验依据。
1%鸡红细胞液,新城疫-H9禽流感二联苗,H9亚型A I V诊断抗原,阿氏液,PBS液。
U型或V型微量反应板、微量移液器、枪头。
用注射器吸取阿氏液约1mL,取至少2只SPF鸡,采血约2~4mL,与阿氏液混合,放入装10mL阿氏液的离心管中混匀。
将离心管中的血液经1500~1800r/min离心8min,弃上清液,沉淀物加入pH 7.2,0.01mol/LPBS液,轻轻混合,再经1500~1800 r/min离心8分钟,用吸管移去上清液及沉淀红细胞上层的白细胞薄膜,第三次洗涤,轻轻混合后,再经1500~1800 r/min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准确观察刻度离心管中红细胞体积(mL),加入9倍体积(mL)的PBS,用吸管反复吹吸使PBS与红细胞混合均匀。取混合均匀的10%鸡红细胞悬液1m L,加入9m LPBS,混合均匀即可。
从4个实验基地,随机各选取一栋鸡舍,分别对7、14、21、28日龄及出栏的商品鸡群采取翅下静脉采血,每栋抽血样30份,共采血样600份,对血样分离血清共480份,分离的血清置-20℃保存待检。这些基地的鸡群,在1日龄时进行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
1.5.1 血凝实验
(1)取96孔反应板1块置于水平实验台上在第1排1~12孔内加入25μL生理盐水。
(2)在第1孔内加入H9亚型A I V诊断抗原25μL混匀后吸出25μL加入第2孔内再混匀后吸出25μL加入第3孔内,依此类推至第11孔时弃掉25μL,第12孔不加作对照孔。
(3)在1~12孔均加入25μL1%的鸡红细胞悬液。
(4)震荡后室温下放置30min后依次观察结果。
1.5.2 血凝抑制实验
(1)配置4单位抗原。
(2)在1~12孔内加入25μL生理盐水。
(3)在第1孔内加入H9亚型AIV抗血清25μL,混匀后吸出25μL加入第2孔内,再混匀后吸出25μL加入第3孔内,依此类推至第11孔时弃掉25μL,第12孔不加血清作为抗原对照孔。
(4)在1~10孔内均加入H9亚型流感病毒4单位抗原25μL,第11孔加入SPF鸡血清做阴性对照孔,第12孔加生理盐水25μL作空白对照孔。震荡后室温静止作用5min。
(5)在1~12孔内均加入1%鸡红细胞悬液25μL震荡,室温下放30min后依次观察结果。
1.5.3 结果判定依据
以完全抑制4HAU抗原的最高血清稀释倍数判为该血清的H I效价。当阳性对照血清的H I效价与已知效价误差不超过1个滴度,阴性对照血清效价不高于1log2时,试验方可成立。被检血清H I效价≤3log2判为阴性;=4log2判为可疑;≥5log2判为阳性。
用EXCEL软件进行原始数据处理,用SPSS11.5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求效价平均值、离散度。
通过试验测定肉仔鸡的母源抗体滴度在7日龄时相对不高但整齐均匀,7日龄的效价主要集中在4~6log2之间,通过计算1~4基地的离散度对比可知,抗体效价整体比较集中,平均值为5 l o g2(见表1)。
14日龄肉仔鸡的母源抗体较7日龄时下降很多,在2log2左右,平均值为2.1log2,表明1~14之间肉仔母源抗体下降速度较快,并且抗体效价较低,离散度比较高,表明各个鸡群的机体差异较大(见表2)。
表1 7日龄抗体效价
表2 14日龄抗体效价
表3 21日龄抗体效价
表4 28日龄抗体效价
表5 出栏时抗体效价
同7日龄和14日龄相比,21日龄的鸡群抗体效价已经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此阶段以及前后几天,鸡群对H9亚型流感病毒处于易感期(见表3)。
同21日龄相比,此日龄的抗体滴度明显升高,表明免疫后集体已经开始产生免疫应答,从离散度上看,离散度较21日龄小,4log2以下的比例相对较多(见表4)。
此阶段,抗体滴度已经处于一个相对高的水平,基本处于7log2水平,从离散度水平可知,抗体效价整体比较高且集中。说明鸡群整体免疫效果理想,但仍有个别鸡群抗体效价较低。其原因可能是部分鸡群机体体质差,个别漏免,或免疫失败,同时与鸡群所处环境差异有关(见表5)。
表6 白羽肉鸡养殖场的免疫程序
由图1可知,该免疫程序合理,但整体水平较好,现有的免疫程序产生的抗体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实验结果表明,对肉仔鸡而言,抗体水平一般在5~7天H I抗体平均水平为4~5 l o g2,在14天左右H I水平平均在2 l o g2,42天左右H I水平平均在6~8 l o g2之间,且分布在0~10之间,均匀度较差,肉仔鸡在20天前有母源抗体的存在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抗外来病毒的感染,在20~28天母抗体降至最低(平均H I在1~2 l o g2左右),所以此阶段为危险期。根据试验和饲养实践总结,对肉仔鸡而言,重点应落实一个“防”字,本着一个“早发现早治”的原则,在预防方面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图1 不同日龄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
(1)做好场区清理、净化和隔离工作,确保场区内无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存在,确保所有进场的车辆、人员、物品都是安全的,确保携有病毒的人员和物品与鸡群彻底隔开。
(2)做好各项免疫,确保鸡群有较好的抗病力。
(3)做好药物的预防工作,制订合理的投药计划,有计划有目的用药,制订适合肉鸡的药物预防计划,药品可以自主选择,把握好用药时间和阶段。
(4)加强饲养管理,减少鸡群各种应激。
对本地区规模化商品代白羽肉鸡养殖场11日龄免疫前后鸡群的H9亚型禽流感H I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调查可知:H9亚型H I抗体滴度在11日龄前离散度较小,抗体滴度趋于集中,均匀度较好,11日龄免疫后个体H9亚型H I抗体滴度均匀度较差,尤其在21日龄时,这可能与IBD等免疫对H9免疫有一定的影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