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方法的探究

2014-05-28 21:03马红军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创设

马红军

很长时间里,高中物理教学不能够很好地与学生生活、社会生产密切联系,造成物理学习和生产生活的分离。这样的教学一方面造成学生机械地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中渐渐失去对物理的兴趣,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逐步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活观,科的物理学观。本文从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上探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把物理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巧妙设置悬念和疑点,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如何让问题更好地接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如何让问题能够更好地联系社会生产?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只有把问题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统一起来,学生对问题才能够更加有兴趣,才能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化解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给学生提出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问题情境,思考和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和创新精神。然后,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性的学习方法构建新的理论,在不断的尝试当中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学习完《重力》后,笔者给学生播放一段跳高的录像,学生非常有兴趣,背越式跳高和跨越式跳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活动体验,参照录像,思考哪一种方法更容易一些,为什么?学生通过分析发现,这些活动和物体的重心有关,结合所学的知识对这项运动进行很好的解释,也能够选择更好的跳高的方式。这样的问题情境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感知知识,并且给学生以最直观的体验,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的感悟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结合多媒体技术,再现现实生活情景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教学过程中,很多的生活情境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现,能够很好地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已有的思维和感悟,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知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些生活现象。把生活现象和教学实验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些现象达到体验新知识的目的。

如解释惯性现象时,播放模拟车祸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讨论探究,加深对惯性的理解。有些生活中的场景不易观测和测量,需要通过多媒体更好地展示。比如,感知生活用电的电流,一些车辆或者其他物体的瞬间运动速度,电容器的电容等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进行虚拟操作演示,特别是对那些耗时长,成功率低,难控制的物理实验的虚拟,可以充分弥补实验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总之,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再现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生活体验,把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要学的物理学知识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自制实验器材,创设生活实验情境

生活实验情境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心理需要出发,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各种物品作为实验的材料,并且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研究,创设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知的实验方式。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可以把他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创设一定的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实验情境,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实验器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实验方案。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让学生的生活和物理学结合起来,从生活中感知物理,用物理知识解读生活。

例如,学习电学的有关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七彩灯”,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操作,能够很好地掌握有关知识,能够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培养应用型综合人才奠定基础。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运用常见的生活器具做一些家庭实验,把矿泉水瓶、奶茶吸管、加多宝罐、胶带纸等带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和动手能力。这些实验器材取材非常方便,制作也较为简单,学生容易操作,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物理现象。利用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实验情境,简单容易操作,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重组背景材料,创设趣味故事情境

兴趣是学生记忆的催化剂,物理教学一定要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教学中就可以适当讲一些科学故事、生活故事,当中蕴含着一定的物理学现象,这样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也会对故事中的现象积极思考。

例如,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可以利用小故事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张飞对自己排在第三的位置很不满意,他就提出问题,谁要把自己提起来谁的力量就最大。张飞首先抓住自己的头发拼命的把自己往上拉,结果无论如何张飞也不能把自己提起来。而关羽不慌不忙,用绳子的一端拴在自己的腰上,另一端跨过一个树杈,双手用手使劲向上拉,慢慢的离开了地面,关羽获胜。此时,老师给学生提问题:张飞为什么会失败?这个故事能否说明关羽的力气比张飞大?为什么?学生回答完以后,教师提出学习这节课以后就可以更好地认知这个问题。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利用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学习物理,用科学规律来解读生活,更好地感知生活,学习知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生活化创设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创设未来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高中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