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成
内容摘要:忠臣走向反叛,内心必然经历过复杂的斗争。三国时蜀国大将魏延由一心投奔刘氏集团到最终走向背叛,他的心理经历过哪些变化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1、自尊心遭打击;2、自信心遭否定;3、自傲心占上风。这些因素犹如一股股离心力逐步将这位蜀国的栋梁拉出他应有的人生轨道。
关键词:魏延 反叛 心理 动因
俗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三国演义》中蜀国大将魏延为什么会由一心向往投奔刘氏集团到最终走向背叛,他的心理经历过哪些变化呢?笔者以为他的背叛动因表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尊心遭打击
每个人活着都需要尊严,得到别人的尊重是内在精神层面的一种高层次的需要,特别是对于那性格上要强的人来说,自尊的心理需求更为强烈,如果这样的人的自尊心遭受打击,那么他必将竭力反弹,以便让人们重新认识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记得当初魏延刚进入刘氏集团时就曾遭受过当头棒喝,《三国演义》第53回讲道:本来魏延是“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后刘备西征,兵临长沙,在黄忠与关羽惺惺惜惺惺之际,韩玄欲杀黄忠,此时,魏延以“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为由杀韩玄献城。按理,这样的投降理由也是充分的。对此,刘备军师诸葛亮却十分“感冒”,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一个不忠不义之人如果是一名武将,这样的人对谁来说都是一种风险。驾驭得好,可以为自己扫平天下,镇守一方;驾驭得不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前面的吕布便是这样一个典型。所以孔明当场为其定性:“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并有杀之之意,要不是刘备竭力阻挡,那么魏延可能已被处死。其实刘备之所以阻挡,并非是对魏延这一行为的肯定,而是当时实在是势单力薄,急需别人的支持,可以说是权宜之计。否则像刘备这样可与曹操、孙权比肩的枭雄,他不可能不知道使用类似吕布这类人的下场。在这种背景下,魏延做人的人格被涂上了一层不耻之色,可以说,这也使他的自尊心遭受一定程度上的打击,一个人的人格不被别人尊重,他的行为的背离那就是迟早之事。
二.自信心遭否定
魏延历来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也很有一些策略,最明显莫过于孔明初出祁山北伐曹魏,魏延曾献计。(在第92回中)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安长。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应该说在当时魏强刘弱的情况下,出奇制胜不失为一个妙策。但孔明却给予否定,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
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世上哪有万全之策呢?魏主能用无能的夏侯楙,难道朝堂之上就没有人进过言吗?可见进言无效,这难道不是偷袭的最佳机会吗?由此看来,孔明就是不相信魏延。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大路打在明处,即便取胜,也必将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刘备身前收复汉室的愿望实现恐怕也难。魏延之计不用使其怏怏不悦。其实孔明也深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兵法道理,而且魏延此番论断与司马懿的论断也是不谋而合的。(第95回)且说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出关下寨,请先锋张郃至帐下曰:“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这充分说明魏延的提议是有相当的道理的。但孔明先生以魏延可能被截杀为理由,坚决不肯用魏延的提议,应该说这对魏延自信心的打击是很大的。后街亭失守后,魏延便对孔明的行军心生怀疑,(第100回中)魏延口出怨言“丞相若听吾言,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也得矣,有何益耶?即今进兵今又教休进,何其号令不明!”此番言论可以说是其自信心遭否定后的心里反弹。因为人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自认为正确的方案未被采纳,在被迫采取别人方案过程中,只要对方出现某些失误,总是全面否定对方,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也就是你打击我的自信心,我也找机会打击你的自信,这样以求心理的一种平衡。孔明听到魏延的抱怨,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而用——久后必生患害。”为此,孔明便有找准时机以除之的想法了,这也促使魏延走向反叛。
三.自傲心理占上风
自傲的人往往都是有一些资本而导致心里的逐渐自我膨胀。魏延是有一些资本的,以勇武上来说,可以说七擒孟获,北伐曹魏,始终处于战场的第一线,也打了不少胜仗。以谋略来说,刘备让魏延担任成都太守而不是张飞、赵云这样一些上将,可见他对魏延的器重,因为能与之比肩的地方大员也就是镇守荆州的关羽了。在孔明准备发兵魏国时,他调拨了一干文武,其中,魏延首当其冲。(第91回)前督部——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魏延。从地位来看应该相当了得,特别在赵云死后,他可以说是蜀国数一数二的大将,故始终有一种舍我其谁之感。(第102回中)费祎去江南见孙权,权问:“丞相用谁当先破敌,祎示之是魏延,孙权有这样一番言论‘此人勇有余,而心不正,若一朝无孔明,彼必为祸”。可见,魏延的居功自傲的情形也早为外人所知。(第104回)孔明死后,延曰:“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在历次能与司马懿较量的也只有孔明了,攻司马懿,而且务要成功,可谓傲气十足。祎曰:“丞相遗令,教且暂退,不可有违。”延怒曰:“丞相当时若依我计,取长安久矣!吾今官任前将军、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安肯与长史断后!”此时的魏延已接近即将脱缰的野马。此番言论不得不说,魏延先置上级命令于无不顾,自说自话。孔明作为北伐的灵魂人物已逝,人心不稳,何谈打仗,更何谈要打赢那个连孔明都觉得难对付的司马懿呢?显得这是一种自我权欲的膨胀,这种膨胀一直胀到其临死之前。(第105回)魏延与杨仪对阵,延大笑曰:“杨仪匹夫听着!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可见其自傲的心理已经到了何种地步。气球的过度膨胀会撑破,人心的过度膨胀也会严重变形,最终死于孔明临终密计。
总之,魏延是一个悲情人物,他之所以从一心向刘到最后走向反叛,其心路经历过脱变,从自尊心遭打击到自信心被否定,最终直至自傲心占上风,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后人应以此为戒。
参考文献:
[1]刘敬圻《<三国演义>用人之道比较谈》.《明清小说补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2]白至德著.白寿彝讲历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10
[3]罗贯中.三国演义[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8.3第52、91、92、95、100、102、104、105等回
(作者介绍:江苏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