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武汉地区大学生校园诗歌研究

2014-05-26 09:38李一扬
文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武汉新时期

李一扬

内容摘要:自新诗诞生以来,大学校园就成为大学生诗歌创作的试验场和根据地,当代文学进入新时期后,更是酝酿出轰动一时的大学生诗歌运动,一时“大学生诗派”诗人、诗作各领风骚。武汉作为新时期以来大学生诗歌的创作“重镇”之一,为当代大学生诗歌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话语场域。本文立足于对新时期以来武汉高校文学社团资料的搜集、梳理,首先阐释了武汉作为大学生校园诗歌创作发生外部环境所具备的地理文化资源优势,其次探讨了武汉高校教育环境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其三,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刊《摇篮》为例,从大学生诗歌与主流诗潮和大众流行文化的互动关系分析大学生诗歌的创作特色,指出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的本地特色、大学生诗歌与主流诗潮的同步与错位态以及被大众流行文化渗透的趋势。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诗歌 武汉 《摇篮》

一.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与“大武汉”

文学创作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以上无疑是创作的重要资源;同时,创作者经过陌生化的艺术加工亦能使其身处的社会与时代在文本中得到“另类”的“还原”或呈现,创造新鲜的审美经验。

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与“大武汉”正是处于这样的互动关系之中,彰显出诗歌创作的地域性特色。一方面,武汉作为大学生诗歌创作的外部环境为大学生创作活动提供了丰厚的地理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大学生诗歌总于洒脱行文间呈现出一个诗意化的“大武汉”,充实并塑造着武汉的城市形象与城市品位。

1.文化

武汉城由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武昌、近代中国的国际性大都市汉口、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汉阳三地合并组建而成,是楚辞烂漫、黄鹤飘逸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震撼世界、彪炳千秋的辛亥首义胜地,亦是商贸繁荣、百业昌隆的现代化都市。

武汉城“雄霸”之气无出其右,毛泽东诗词如“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是其最佳注脚。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更以其汇聚五湖四海之势,形成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武汉”城市文化品格。孔庆东先生在《六到武汉》一文中就有如下观点:“楚文化是一种融会性很强的文化,武汉又恰好处在东西南北的交汇点上,因此武汉兼有东西南北的文化特色,这是武汉可以称‘大的原因”,“远听满街在吵架,近看却是秋波频送,满面娇羞。汉正街玲琅满目都是水货,而江汉路的每块石头都在展示着精美。粗放中蕴蓄着精明,远看是秃鹫,近看是凤凰,这也许就是‘九头鸟的神韵吧”。

2.地理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其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雄壮格局。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佳句,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长江、东湖等代表性自然景观早已成为武汉的城市地标,并深深内化到武汉学子的意识之中,形成“一江一城,城中有湖”的大地理观念。

在自然气候方面,武汉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夏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稍凉湿润,中有漫长宜人的过渡性季节秋季。武汉市人爱秋天,武汉学子亦最爱秋天。

3.诗化的“大武汉”

武汉地区的大学生诗人在诗歌所塑造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亦不时提到“第二故乡”武汉的特色风土与物候,在心灵的深层经验参与下用诗意化的叙述再现“大武汉”气派。

例如,刘成亮《慈氏塔下的矮屋》(《摇篮》第16期,P59,1987年):“东湖、南湖的月影”,其中东湖、南湖都是武汉的著名湖区;张秀峰《江城早晨印象》(《摇篮》第16期,P74,1987年):“香辣辣的热干面和甜丝丝的欢喜坨/诱醒了黄鹤的梦”“渡轮一声长长的呵欠/决意要替晨曦冲开屏幕/电车公共车的轮子放着磁带/让三镇对昨晚的会议先甜蜜一阵”“大概是多喝了两碗桂花糊酒/黄鹤的脸颊渐渐浮起一轮完整的红晕”“《汉江早报》急匆匆奔向街头巷尾”“珞珈山关山桂子山/一班年轻人鸟瞰世界的琅读”“汉正街的鼎沸向路呀雾呀作了交接”,其中不仅提到了“黄鹤”、“三镇”、“汉正街”等武汉“地标性”的意象,还涉及到武汉市民“过早”(意即吃早饭)的传统食品热干面、欢喜坨,独特的交通工具渡轮,以及高校麇集的三个“山头”,摹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万琼兰《夏天的印记》(《摇篮》第46期,P52,2007年6月):“晃晃扭扭的走过街/咀嚼一碗黑色粘稠的热干面”,再次地道地刻画了武汉人“不羁”的过早场面。可见,“大武汉”的风土人情已在无意识中植入了大学生诗人的生活经验,并在其心灵的内视中渗诸笔端,流露出诗人对“大武汉”人洒脱的生活方式与多元包容的生活态度的认同与欣赏。

正如上文曾提到的,武汉“苦夏”,唯夏冬之间漫长的秋季凉爽宜人,因此,作为收获与凋敝时期的“秋”成为大学生诗歌中“长盛不衰”的经典意象。不仅有“桂花”“雾”等含蓄意象,诸多诗篇甚至直以“秋”为诗题,如《秋夜别友》《写在秋天的校园》《深秋风景》《秋歌》《秋游》等。在大学生诗歌中,武汉之秋是一片绝佳的抒情场地,可明丽、可阴柔,可有白日的赞歌,承载希冀,亦可有清夜的赠别,徘徊魂萦。这可以说是武汉大学生诗歌集体无意识的一种“症候式”创作了。

总之,新时期以来武汉地区大学生校园诗歌的精神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大武汉”灵犀相通的,千变万化的文本掩抑不住武汉学子对“求学之乡”的认同与归依感。江城的浪漫厚重最易催发诗兴,在此谨借用孔星华《问》(《摇篮》第46期,P52,2007年6月)中的一段结束此章节:“一条江与一个人/一座城与一段故事/不去触摸/是因为不敢面对/而或/早该丢弃”。

二.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与武汉高校教育环境

武汉作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高校众多,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因此,大学生诗歌创作不能不受到“大学城”教育环境的影响与干预。endprint

1.高校文学课程教学设置

就代表性院校来说,位于武昌区的武汉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都是华中地区的文科强校,其文学专业任课教师中都有诗歌研究家,在课程设置上亦都较重视诗歌研究与写作。在大学生诗教方面,华中师范大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文学院设有专业选修课“古代诗歌研究”,而且在专业必修课“文本解读”中,将诗歌文本分析列为重要课时;2012年,2010级汉语言文学试验班学子在“外国文学课程国际化”的实践中,还实现了一次集体性的诗歌创作活动,并举行“桂子山大学生诗歌朗诵会”,将活动成果集结为诗集《与缪斯同行》付梓。此外,华师文学院教授邹建军撰文呼吁重视大学生诗教,并对大学生诗歌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以及校园诗歌创作提出建议。

2.校园文学社团的活跃

新时期以来武汉地区大学生校园诗歌创作的活跃与校园文学社团的成长、成熟、乃至形成群体效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武汉高校主要的文学社团有武汉大学浪淘石文学社、华中科技大学夏雨诗社、华中师范大学摇篮文学社、中南民族大学玫瑰园诗社、武汉理工大学路过文学社、华中农业大学南湖风文学社、武汉经济学院浅水文学社、湖北大学海路文学社、纺织大学经纬文学社、江汉大学涅槃文学社、湖北中医药大学杏林文学社、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银帆文学社、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石兰文学社、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晨星文学社等。多数文学社创建于八十年代诗歌勃兴时期,从其社团命名即可看出大学生诗歌创作的热情、希冀。各文学社都有其出版刊物、固定的稿源和受众,不少社团还获得了著名诗人、作家或学者的长期创作指导,并持续举办诗赛活动。其中的佼佼者就有武汉大学的浪淘石文学社和华中师范大学的摇篮文学社:原浪淘石文学社社长王家新于1983年发起的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目前已发展为全国高校学子、诗歌爱好者的盛会,每届樱花诗赛后出版作品集,至2013年已延续30年;摇篮文学社作为协办单位参与华师校团委举办的每年一届代表湖北高校诗歌创作最高水准的“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负责组稿审稿工作,并结集出版,该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8届,扶持了一批又一批的诗坛新人。

武汉地区校园文学社团的活跃催化与推动着武汉大学生的诗歌创作活动,除却对轰动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诗潮的贡献,武汉地区的校园文学社团一直以来都为大学学子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磨砺诗艺的良好平台。

三.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特色分析

本文认为,大学生诗歌研究不应等同于大学生优秀诗选研究。高水平的诗选因其对作品的筛选力度和标准过高而难以代表诗歌创作的一般水平、无法全面展示多元化的创作追求。故本文选取华中师范大学校级文学期刊《摇篮》为研究对象,因其发行具有持续性,基本涵盖新时期以来的大学生创作,且征稿多面向具有普通诗歌创作基础的在校学生,此外,《摇篮》诗歌的遴选、出版过程多出自文学社同人之手,因此,其诗作比较符合校园诗歌的阅读爱好者及校园诗人自身的审美趣味,更贴近大学生诗歌创作的一般状况。

1.与主流诗潮的互动

从《摇篮》诗歌来看,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的精神文化资源可谓遍及古今中外。其中有对唐宋之音惟妙惟肖的描摹,亦有对一代伟人毛泽东革命诗词豪迈之魂的热忱,有朦胧诗人式的迷惘,亦有“第三代”口语诗人的调侃,有东方禅意的灵思,亦有波德莱尔式黑色的忧郁。以下,本文从历时性发展的角度,把《摇篮》诗歌置于大学生诗歌与主流诗坛诗潮的互动框架中,探讨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的一般规律。

新时期以来,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中的意象与主题在特定时段内总是与其所处的诗坛环境有着不同程度的呼应,通过对诗歌主要意象和思想主题变迁的归纳研究,可以发现大学生诗歌与主流诗潮互动关系的两种常态:同步与错位。

同步态表现:

大学生诗歌与主流诗潮的同步主要出现在以下四个阶段:八十年代初期的朦胧诗潮、八十年代中期的文化寻根诗、口语诗和九十年代初期的新乡土诗。

错位态表现:

错位态主要有以下四中表现形态:朦胧诗潮中掺杂的“十七年”政治抒情诗痕迹、朦胧诗后的大学生诗歌对朦胧诗的“回归”、九十年代以来文坛争论在大学生中的“失语”和古典诗词在夹缝中的生存。

总的说来,同步或错位在于大学生诗人的自主选择,而对诗歌外部形式的选择都与其内部深刻的心理机制变迁有关。在八十年代那个全民经受空前精神思想解放洗礼的激情时代,大学生诗人选择站在朦胧诗人的队伍中,选择再次站在历史的潮头,抒发理想,因承担起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事业的历史使命感而深沉成熟,这无疑是新时期以来大学生诗歌的骄傲与亮色。紧接着,经历九十年代的市场化商品经济大潮与新世纪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社会上弥漫着浓重的商业气息与浮躁心态。同时,文坛也因失去八十年代的“轰动效应”而刻意地制造“话题”,但值得庆幸的是,“校园诗歌平台不大会沾染诸如主流诗坛‘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争‘下半身写作‘神性写作与宗教写作之争等一些恶习。校园诗歌写作力量的薄弱注定了校园诗歌无法拉帮结派”。疏离了政治、经济的大学生诗歌,也选择了对喧嚣的主流诗潮的“无视”,于出离的姿态中继续着对青春理想的纯净坚守、对大众日益忽视的精神世界的承担。

从诗歌文体自身发展来看,“同步态”是正常的,毕竟,主流诗坛可以为学院中的大学生提供诗学理念、创作范本的指导,比如朦胧诗对大学生诗歌创作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不仅更新了诗歌创作的美学观念,拓展了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段,亦对大学生自身进行了人格力量的灌输。但当大学生诗人对诗坛“明星”一味“顶礼膜拜”、趋之若鹜以效仿时,也就离1990-1992年间昙花一现的“麦地诗”的尴尬不远了,正如“80后”先锋诗人丁成的“残酷”评论:“中国诗歌历来都存在严重的后工业时代统一的缺陷,那就是机械复制,从词语的复制到话语方式的复制,再到写作题材的复制,一个优秀的诗人身后往往都有模仿者的累累白骨”。相比之下,“错位态”却是可贵的,在大学生诗潮与主流诗潮的“脱节”、“错动”中更能体现新时期以来大学生对创作自主性的坚持以及对诗美的独立思考。尤其是随着高校文学课程的改革深入,古今中外各种文学资源的碰撞为新时期以来的大学生提供了多元视野,支持了大学生诗人创作道路的个人化选择和创作个性的突出。endprint

此外,不容置否的是,新时期以来的武汉大学生诗歌中也会存在另一种“潜在写作”的现象:学生在无意间进行诗的写作以遣幽怀或飨知音(以纸质书信形式或贴于社交网站),而无意公开发表,或因种种原因不愿将自己的习作示于众人。这一部分诗作所蕴含的艺术灵感火花与文学史能量都将是不容小觑的,可以想象,在校园诗歌中看似“门前车马稀”的口语诗写作与“势单力薄”的古典诗词写作在大学生的私人创作空间里或许反倒是“大有作为”的。对以上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于从多种途径进一步挖掘大学生诗歌文本。

2.与流行文化的互动

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大众流行文化有力地参与了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写作格局的改写。“削减意义深度、崇尚娱乐的大众文化,一方面对传统的启蒙情怀和人文理想构成了全面的挑战,不断侵蚀着精英文化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它也发挥着对主流话语的消解功能,使人们不再集体趋从于‘一体化价值观和政治理想,而是在重估世俗欲望的诉求下,倾向于个性化、多元化的生存体验和情感表达”。为更好地阐释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与当下流行文化的关系与发展的新趋势,本章节着重参考了前文所提到的《与缪斯同行:桂子山大学生诗选》文本。

大学生诗歌与流行文化的互动首先就表现在一种“追星”“追新”意识上。从对八九十年代之交席慕容、汪国真式“青春寄语”诗文的热捧,到对三毛、张爱玲一类灵气、优雅女子的倾心欣赏,再到对“后来居上”的仓央嘉措、纳兰性德、安意如的古典情韵的仿拟,九十年代以来的大学生诗歌俨然成为流行文化的“精英”接受者与传播者。

从最新的武汉地区大学生集体性创作的成果来看,大学生诗歌与当下流行的“青春文化”与“网络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青春文化”有其生活观念支撑:其一曰“小资文化”,特指向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内心体验、生活品味的青年文化;其二曰“文青文化”,“文艺青年”是继“小资”之后又兴起的一个身份标识,摇滚、文艺色彩浓重的小众电影与书籍、“豆瓣兴趣小组”等是其关键词。在此熏陶下,大学生诗歌中萦绕着细腻、情绪化的生活体验与写作思维。

作为“青春文化”亚文化现象之一的“80后青春文学”,有郭敬明、明晓溪、饶雪漫等青年作家为大学生诗歌提供“残酷唯美青春”的关照视野。另一亚文化“中国风文化”,则以“中国元素”(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为主打的“中国风”流行音乐,经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的经典模式演绎迅速风靡了“90后”的一代青少年,呼应了并诱发了文坛上对古典诗词情韵的创作追求以及对古典诗词体裁的“重拾”,直接促发了大学生诗歌对古典诗词及其情致的青睐、追随。传统文化中的道禅诗意与天涯浪子情怀、闺阁幽女情调由此得以重现光芒,并在现代性语境的解构下,以时尚文艺的形式“复活”在“众声喧哗”的当下诗坛。

“网络文化”在当下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中则是一股最具活力与建设性的力量。网络文化的两大“主力军”——“网游”与“网络文学”都正在悄悄渗入大学生诗歌中。大型线上网络游戏的奇幻史诗性故事背景为身为“玩家”的大学生诗人提供了场景、人物及情节的诗意设置,促使大学生诗歌发生向“戏剧化”“情节化”“叙事化”发展的趋势,也使得这样的诗歌写作成为网游同人文的一种形式。网络文学在当下的“进化”与“分化”也为大学生诗歌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各大网络文学网站都有奇幻小说、穿越小说、武侠仙侠小说、网游小说、魔幻传奇小说、古代言情小说等分类,其中情节乃至典型语汇在大学生诗歌中不少得以“复现”。

对流行文化自觉追捧与接受,可以说流露出了大学生诗歌精神内核中先锋意识的折损,但新一代的大学生若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向生活纵深挖掘,充实审美经验,焕发实验精神,那么流行文化的介入反可以成为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的一个创新增长点。

本文立足于对历史材料的搜集归纳和当前大学生诗歌发展状况的调研,运用文本细读和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主要从大学生诗歌与“大武汉”、主流诗坛及流行文化的互动关系三个向度对新时期以来武汉地区大学生校园诗歌一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对大学生诗歌与主流诗潮发展呈现同步与错位两种状态的研究是本文的重要收获,对大学生诗歌创作中流行文化因素渗入的研究则是本文的创新所在。然而,本文的不足之处亦是明显的,仅以桂子山《摇篮》诗歌和《与缪斯同行》诗集为文本分析对象来涵盖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发展的一般规律,存在着论据片面、论点短视的风险,论证方法亦局限于传统。因此,全面充实论据,加强对心理批评、文化批评、性别批评等视野的引入,拓展对创新点的论述,将是本研究继续完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聂珍钊 刘渊主编.与缪斯同行:桂子山大学生诗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

[2]刘华强.校园诗歌九问[J].摇篮,第44期:P55、P47

[3]刘春 丁成编.70后80后诗歌档案[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P225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P67-68

[5]张健主编.新中国文学史(下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P183

[6]洪子诚 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7]王庆生 王又平主编.中国当代文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2版.

[8]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9]陈晓明.不死的纯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10](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李伟 郭东编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11]邹建军.大学生诗歌与高校诗歌教育[J].江汉论坛,2003年7月:P92-93

[12]何奎.新时期大学生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J].文艺评论,2003年5月:P69-70

[13]刘学明.喧哗与骚动:80 年代大学生诗歌的文学史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5月,第3期:P74-78

[14]陈卫 陈茜.当代口语诗的选择与走向——中国当代诗歌系列研究之一[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月,第1期:P97-102

[15]李清芳.消费时代的伪个性——“私语式”古典文学赏析类图书畅销现象分析[J].消费导刊,2010年3月:P6-7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武汉新时期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驰援武汉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up喵(1)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