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4-05-26 12:48党晓琴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创造性培养数学

党晓琴

摘 要:当今社会的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实质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其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我国教育的改革方向。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学;创造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22-01

一、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及过程

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活动,就是合理地协调地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及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使有关信息有序化,以产生积极的效果或成果。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能力,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建立新理论,创造新方法,获得新成果,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创造思维过程包括发现新问题和解决问题两部分:

1、发现新问题在实际中发现新问题是创造思维的开端,发现问题又分为提出新问题和明确新问题两个阶段。提出新问题就是发现了矛盾,善于提出问题应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和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明确新问题就是分析问题,抓住问题关键。

2、解决新问题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准备阶段,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与综合搜集创造活动的必需的信息;第二是孕育阶段,这是深入探索和思考的时期,这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思维过程;第三是豁朗阶段,经过苦思冥想突然恍然大悟,找到了答案;第四是检验阶段,产生的新答案是否正确必须经过验证。

二、创造性思维训练体系的构建

数学思维就其基本成分而言,一般分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种,它们分别属于三种不同层次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和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离不开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种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创造性思维是三种思维的必然结果。

1、直觉思维训练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及其关系的一种非常直接的识别或猜想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逻辑跳跃式思维。在数学活动中,直觉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中发明与创造很多是直觉思维的结果。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出于直觉的认识;过直线外一点,只能作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是出自直觉的自明。在教学中应做到:①鼓励学生猜想,以形成朦胧的直觉。②重视基本图形、基本模式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组块。③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数学美是一种具有个性特征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领悟、去欣赏、去追求,而不能依靠老师单纯地说教与灌输。

2、形象思维训练

形象思维在科学创造和艺术领域里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数学创造中,形象思维是一种高级复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形象思维可以弥补抽象思维的不足。如一块正方形板,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如果按抽象思维形式答案可能是“3”,若按形象思维答案是3或5,后者显然是正确的。

3、逻辑思维训练

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最基本的形式,它是以反映客观事物数学本质属性的概念为思维材料。在数学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逻辑法则进行推理,形成概念、定理、原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做到:①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学。②结合具体数学内容讲授一些必要的逻辑知识。③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逻辑推理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说理”的习贯和能力。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好奇心是发展创造思维的重要条件。在讲勾股定理的应用时,例如“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从趣味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进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创设情景,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展,更不能有创造。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么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如学习《三角形》第一节,让学生课前准备15厘米、12厘米、9厘米、5厘米的小棒各一根,在课堂上我提出问题,任意选择三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在拼摆中,学生发现用15、12、9厘米,15、12、5厘米和12、9、5厘米都能拼成三角形,当选15厘米、9厘米、5厘米的三根小棒时,首尾不能相接,不能拼成三角形。借助图形,学生不但直观地感知了三角形“两边之和不能小于第三边”,而且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能顺利解决了课本练习题。

3、引导想象,大胆猜想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锻炼数学思维。如在学习三角形中线的应用时,举例有块三角形实验田,现引进四种良种进行对比实验,将这块土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请你制定出方案。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有天然的好奇,思维的积极性被激发,纷纷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案,我一一板述出来,学生见自己的思维结果被肯定,心理上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主动探索的欲望。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性培养数学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