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唱片工业新趋势与录音艺术新发展

2014-05-26 12:38胡汀兰
艺术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黑胶唱片录音

摘要:唱片工业走过一段黄金年代,逐渐建立了自身一套完整、合理的运作体系。录音技术与艺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一次次跨越式的进步。然而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新一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数字时代,唱片工业这一传统产业正面临巨大挑战,是日渐式微还是抓住机遇?这是研究人员和行业从业者们始终关注的话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时代的大环境中,唱片工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录音艺术在行业现状下呈现的革新。

关键词:唱片工业;录音艺术;录音技术;数字时代1唱片工业的新趋势

随着互联网惊人的高速发展,各个行业都为之深刻影响。互联网的高效、便捷、直接对传统的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模式带来强有力冲击。传播媒介的巨大变革决定了唱片工业发展的两极化趋向。一方面,传统传播媒介向高端化、精英化延伸。高品质、高清晰度、高保真度的录音制品被更多资深唱片消费群体所期待和接受。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传播大众化、平民化、广泛性的愈发深入,网络传播媒介已经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其方便、快捷、直接的优势也让数字音乐的生产和传播成为传统唱片业寻找突破的新方向。

1.1数字音频下载销售的稳步增长

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简称IFPI)的《2012年数字音乐报告》显示:“下载销售在2012年增加了12%,全球销量达43亿(数字单曲和专辑合计)。全球共有23亿单曲下载,增幅为8%,数字专辑销量为2.07亿,比2011年上升了17%。”[1]《2013年数字音乐报告》指出:“2013年音乐产业的数字收入增长了4.3%,达59亿美元。全球唱片业数字收入从2008年的40亿美元逐步增长到2013年的59亿美元。”[1]除了以iTunes、亚马逊等为典型代表的在线音乐销售平台,许多古典音乐领域的主流大型唱片公司,如Deutsche Grammophon、DECCA、EMI等均开始与在线购物与支付方合作,全面提供在线付费下载服务。

1.2流媒体与订阅服务激增

虽然传统的数字音乐下载的消费模式仍位居数字收入的主要地位,但这种局面也渐渐出现新变化——流媒体和订阅服务的比重越来越大,与移动运营商和社交网站等平台合作,按天、按星期、按月等多样化付费形式,以及基于云技术的强大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音乐推荐和订阅的模式开启了新的市场机会。

根据娱乐工业领先数据系统Nielsen数据显示:“虽然包括专辑、单曲、音乐录影带、数字音轨等在内的整体音乐制品销量呈现6.3%的下滑,自2012年起,人们对在线流媒体的消费出现了32%的增长。Nielsen消费调查显示68%的美国消费者在2013年间享受了流媒体音乐,这一音乐消费模式将在2014年持续增长。”[2]IPFI的调查数据也得出相同结论:在2010年,订阅服务付费用户数仅有800万,而2013年订阅服务付费用户数上升至2800万,较2012年上涨了40%。[3]音乐视频作为音乐流媒体的另一种形式也展现强大生命力,从经由Youtube网站传播而收获全球瞩目的各大热门歌曲的出现就可窥见一斑。艺术演出团体如柏林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等国际顶尖交响乐团都在其官方主页上开设在线“数字音乐厅”的版块,采用付费观看的方式,将乐团的音乐与发展扩展到音乐厅之外更广阔的互联网空间里。

2新时代唱片工业中的录音艺术

2.1新音频格式的应用

录音艺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一次次技术革命的发生。经历了单声道至立体声的飞跃,到当下迈入环绕声时代的摸索和尝试,数字时代中的录音技术已经日臻完美。尽管数字技术的巨大革新已经为录音创作带来种种便利与突破,但录音工程师及听众们仍不断追求平滑、自然、具有模拟质感的声音。

由产业链的末端——商品销售这一端反观录音工业的制作环节,高采样技术的运用,从声场还原和细节呈现的角度大大刺激了人们的听觉体验,同时大容量存储技术的发展,令诸如Super Audio CD (SACD),DVDaudio等新的格式和载体的实现,促使人们在趋近模拟声音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此时,传统的奈奎斯特采样定律的下一站——高采样录音技术,如DSD(Direct Stream Digital)技术已迈入录音工作流程。

基于PCM技术,采用更高采样率,如48kHz、96kHz,甚至192kHz,24bit采样精度已在录音制作中广泛普及,其优于44.1kHz采样率的音质也得到公认,而有别于PCM技术的DSD格式也正逐渐受到青睐。DSD技术采用1bit量化,超高频率采样,其标准采样率为64倍于44.1kHz,即2.8224MHz,从而实现更平滑的模拟声波重建,更出色的保真度与细节。曾经成为DSD显著弱点之一是不能很好地添加抖动和噪声整形等问题,如今也已被证明能够解决。DSD正以其出色质量、可操作性,以及相同条件下比高采样的PCM格式更少的数据量,成为数字音乐格式中的有力竞争者。

虽然目前主流录音制作设备仍基于PCM处理方式,如AVID ProTools,Steinberg Cubase/Nuendo,Logic Pro等,但带有直接处理DSD格式数据功能的软硬件也正逐步走向市场。Merging Technologies的数字音频工作站PyramixVisual Studio与自产硬件音频接口Horus搭配使用,可实现44.1 kHz to DXD and DSD64/128/256的录音、剪辑以及DSD母带制作。Sonoma的Sonoma Multitrack Recorder Editor 数字音频工作站也具备DSD格式录音、编辑以及混音功能,并在2004年推出完全基于此工作站制作的HybridSACD 《Music for Organ,Brass and Timpani》。SADiE 的System 5软件带有DSD 模块,用户可在DSD或者PCM之間选择。

硬件方面,Korg的MR系列立体声录音机与Tascam DA3000母带立体声录音机都实现高达5.6448MHz过采样DSD录音。Prismsound经典的模数转换器ADA8XR 也包括DSD模块:8CDSD DSD I/O module,支持2.8224MHz DSD格式信号输入,以及PCM和DSD之间的转换。

即使SACD等高采样音乐受限于造价昂贵,对重放系统要求高等因素,仍有一些致力于推行DSD格式音频的唱片公司及音乐厂牌正逐步发展。格莱美奖古典类赢家Chandos提供DSD格式音频付费下载。荷兰古典音乐独立厂牌Channel Classics旗下可供付费下载的唱片均有SACD版本,并于2014年1月推出了自主研发的Native DSD Music的文件压缩格式:.DSF 和硬件转换器exaSound DAC。德国音乐厂牌Cybele Records的付费下载DSD格式音频包括SACD和DSD 1bit 2.8224MHz 5.1/5.0环绕声版本。

从DSD格式的发展状态可以体现,当下的唱片市场对于高质量、高保真度音乐制品存在相当程度的需求,尤其在古典音乐爱好者及音响发烧友群体中,对更好音质的追求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2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技术更新

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深刻地改变了音乐的传播、销售和推广模式。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简称:RIAA)发布的《2012 RIAA 音乐产业收益统计数据的资讯与注释》指出:“数字发行格式的音频在持续增长,音乐产业的数字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并在新格式和永久下载方面,为整个数字产业贡献了约60%的增长。”[4]音乐产业已经远超电影、图书和报刊等其他创意产业。由此可见,抓住数字世界中的机遇,发展数字发行渠道,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大唱片公司的重视。以全球领先的数字音乐发行平台苹果公司的iTunes Store为例,这种从传统CD载体向新媒体的转向为录音制作也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

iTunes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研发和推广比同类编码格式有更好音质的AAC(Advanced Audio Coding)音频格式,并于专业音频机构杜比公司和MP3的研发机构Fraunhofer集成电路研究所合作,不断进化AAC格式。所有在iTunes Stores发行的数字音频都将被编码成AAC格式,为了让用户最终听到的声音呈现最佳音质,苹果公司专门发布了技术指南《为iTunes做母带》,对母带音频文件提出详细要求。例如,理想的母带文件需为24bit精度和尽可能高的采样率,不要对原始文件格式做重采样到更高精度的处理。由于AAC的编码过程中的影响,iTunes要求原始的数字音频文件预留1dBFS的余量,而不是常规发行中母带文件中满刻度的动态范围。除此之外,苹果公司还提供了五种包括格式转换、过载检测等母带制作工具,专为iTunes数字发行的音频制作使用。

这种数字化的趋势就意味着,如果一个音乐作品的制作人在发行计划中包含常规渠道、数字渠道等多种方式,录音工程师们,尤其是母带工程师们将要在传统制作模式基础上,另外针对数字发行制作相应的母带版本。

2.3老载体的回归

当CD唱片实体在唱片工业中的存在感江河日下之时,另一种几乎被认为早已衰亡的旧式音乐载体却以强劲的势头回归人群视野——黑胶唱片(Vinyl)。根据 2013年IFPI发布的(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 报告《数字中的录音产业》,2012年黑胶唱片的销量达到1.77亿美金,自1997年来最高值。[5]《Nielsen娱乐与排行榜 2013年中音乐产业报告》[6]显示数据如表1。

33.5%黑胶唱片一直被认为在较为小众的独立音乐界和古典音乐领域受到追捧,但当前最热门的流行音乐也加入黑胶的行列,黑胶版本都已经成为消费者的选项之一。2013年度第56届格莱美奖提名及获奖作品名录中,兼有Vinyl唱片版本的专辑已经占据相当的分量,如年度专辑:Daft Punk 《Random Access Memories》、年度歌曲:Lorde 《Royals》、最佳摇滚表演:Imagine Dragons《Night Visions》、年度专辑提名:Tailor Swift 《Red》、最佳流行人声专辑提名:Justin Timberlake 《The 20/20 Experience The Complete Experience》等等。来自独立音乐界之翘楚的美国独立音乐厂牌Matador的艺术家Patrick Amory提到:“对我们来说,尤其是艺术家,黑胶才是真正的发行版本。它的尺寸,对艺术作品的呈现,更好的音质,以及聆听者操作唱机并参与其中,都让黑胶成为真正的音乐爱好者们的选择。”[7]

曾被古典音乐专业杂志——《留声机》评选“2010年度厂牌”的英国古典音乐厂牌Linn Music,黑胶唱片成为其重要产品服务之一,唱片公司成立之初,其录音部门的发展就是因为其原有的黑胶印制工厂在研发新的唱机转盘,而缺乏足够的录音素材供其实验,从而旗下的录音活动应运而生,并发展为音乐厂牌。来自纽约,享誉全球的母带工作室Sterling Sound在其母带制作服务中包括了黑胶(Vinyl)这一版本,正如Sterling Sound母带工程师自己所指出的:“真正能掌握黑胶唱片母带制作技术的工程师数量甚少。”[8]

正如全美最大黑胶发行公司United Record Pressing 的当家 Chris Ashworth所说“数字世界永远也无法匹及(黑胶的温暖质感和模拟声音的真实)。虽然黑胶唱片本身以及其配套的播放系统造价昂贵并不易保存,但这仍阻挡不了人们涌入黑胶唱片领域的热情。”[9]这既是源自人们对黑胶所特有的温暖细腻的质感的喜爱,更是一种群体怀旧情愫的反映以及黑胶唱片超越其音乐载体本身,承载更多文化内涵的体现,令黑胶唱片正焕发出它的嶄新生命力。

3结语

早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崛起之初,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与P2P技术公司Napster就互联网共享音乐合法性展开了一场著名的诉讼案,互联网共享音乐与传统唱片销量之间的争端问题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这是传统唱片工业与互联网新技术的首次较量对垒。然而事实表明,若唱片工业将网络视如洪水猛兽,恐怕只有两败俱伤的局面。数字音乐是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纵使有版权保护等老生常谈的问题依然在不断寻求更合理的解决途径,并已经在订阅服务和唱片公司授权服务等新运作模式中看到希望,传统唱片产业拥抱互联网也将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

录音艺术与技术作为唱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手段与创作理念的革新与发展都是与整个行业相辅相成的。对于录音工作从业者、唱片工业的参与者而言,促进完善行业体系、把握市场动向和脉络、在产业整体结构中寻找良好定位都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参考文献:

[1] 2012数字音乐报告[DB/OL].http:∥www.ifpi.org/digitalmusic report.Php.

[2] U.S.Music Industry YearEnd Review:2013[DB/OL].http:∥www.nielsen.com/us/en/reports/2014/usmusicindustryyearendreview2013.html.

[3] 2013数字音乐报告[DB/OL].http:∥www.ifpi.org/digitalmusicreport.Php.

[4] News and Notes on 2012 RIAA Music Industry Shipment and Revenue Statistics.Joshua P.Friedlander Vice President,Strategic Data Analysis,RIAA,第1页.

[5] 数字中的录音产[DB/OL].http:∥www.ifpi.org/recordingindustryinnumbers.php.

[6] Nielsen娱乐与排行榜2013年中音乐产业报告[DB/OL].http:∥www.nielsen.com/us/en/pressroom/2013/nielsenentertainment —billboards2013midyearmusicindustry.html.

[7] Vinyl MayBe Final Nail in CDs Coffin.Eliot Van Buskirk[DB/OL].http:∥www.wired.com/entertainment/music/commentary/listeningpost/2007/10/listeningpost_1029.

[8] [DB/OL].http:∥sterlingsound.com/zhhans/mastering/vinyl/.

[9] Vinyl May Be Final Nail in CDs Coffin.Eliot Van Buskirk[DB/OL].http:∥www.wired.com/entertainment/music/commentary/listeningpost/2007/10/listeningpost_1029.

[10] 黄德俊.新媒体时代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途径[J].文史天地理论月刊,2012(9):7375.

[11] 杨林.广播、流行音乐和唱片工业[J].声屏世界,2003(12):4445.

[12] 董颖.RIAA诉Napster侵犯音乐版权案分析[J].知识产权,2001,11(2):4648

[13] 杰弗里·赫尔(美).音像产业管理[M].陈星,方芳,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4] Mastered for iTunes[DB/OL].http:∥www.apple.com/itunes/masteredforitunes/ 20121.

[15] DerkReefman,PeterNuijten.Why Direct Stream Digital is the best choice as a digital audio format[C].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 Convention Paper,2001.

[16] [DB/OL].http:∥www.grammy.com/.

[17] [DB/OL].http:∥www.linn.co.uk/.

[18] [DB/OL].http:∥superaudiocenter.com/Products.htm.

[19] [DB/OL].http:∥www.channelclassics.com/.

[20] [DB/OL].http:∥resources.prismsound.com/sd/sadie5p3p0_dsd.pdf.

[21] [DB/OL].http:∥www.korgchina.com/.

[22] [DB/OL].http:∥tascam.com/product/da3000/.

[23] [DB/OL].http:∥www.prismsound.com/music_recording/ products_subs/ada8xr/ada8xr_modules.php.

[24] [DB/OL].https:∥www.nativedsd.com/information/gettingstarted.

[25] [DB/OL].http:∥www.cybele.de/catalogsearch/ advanced/result/?short_description=DSD+1bit+2.8224MHz+5.1+Surround%7Cshort_description.

[26] [DB/OL].http:∥www.chandos.net/searchres05.asp?Action=SACD.

[27] [DB/OL].http:∥www.merging.com/solutions.作者簡介:胡汀兰,女,湖南岳阳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录音艺术)。

猜你喜欢
黑胶唱片录音
大自然的唱片
CIT十周年纪念唱片预告与简介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坏唱片
黑胶LP特别推荐
黑胶LP特别推荐
黑胶LP特别推荐
黑胶LP特别推荐
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