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实施。各课程在知识、结构、内容及评价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课程内容安排也更紧跟时代步伐。21世纪的今天,艺术修养已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但是,向来处于“副课”地位的美术教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必须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发展美术教育,提高农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水平。
关键词: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反思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往往局限于单纯的课堂美术知识的传授,教授简笔画浅层面上。农村小学往往因为班级少、教师忙而开不了美术课。也往往因为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或美术课不在升学考试之列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然而,不管何种原因,农村孩子喜欢美术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为什么要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很多家长都不明白,其他老师也觉得不重要。其实,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说过“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让学生参加美术绘画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生美的感受、欣賞、创造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的完美人格。
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虽有各自特定的任务,但它们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是一个统一的、缺一不可的整体,它们从各方面共同保证着教育目标的实现。美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和情趣,它对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起推动和促进作用。
美术课是中小学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审美教育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内容。审美教育不是专指艺术技巧的教育,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不言而喻,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心灵从无社会特征的人塑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
目前,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是“以绘画性为目的”,一味追求纯粹的技法训练,应付考试,以此来充当“升学率”。千篇一律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45分钟,还有的地区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违反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导致了学生个性扭曲,这种现状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颉颃。具体而言,“以绘画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对象本质特征的分析和审美概念的表述。其结果必然是:整体上成为被动刻板的模式,审美教育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脱节。
如何完成美术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中心任务,使之成为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有机因素。我想不仅要开设开展好美术课程和各种课外活动,更要加强对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克服以往美术教育中诸多弊端,确立新理念,探索新方法。尤其是要结合农村的教育现实情况。
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发展美术教育,提高农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水平。学校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确定创建社会化特色学校课题实验的总体目标是:以书画为突破口,推动艺术教育;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结构体系为依托,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为手段实施艺术教育,奠定学生初步的艺术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推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逐步形成具有能适应、服务并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我认为从以下方面来发展农村的美术教育。
(1)教师培训。办学有特色,师资是关键。为此,学校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请进来,走出去”,拓展艺术教师视野。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基础教育的内容得到充实,重心应放在农村社会对新成员的人才规格要求上。鉴于此,教师应该重新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文献资料,举办实验讲座,组织课题研讨,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实验意识,从而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创造精神,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自觉地把学校课题实验的总目标与个人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2)拓宽课外艺术教育活动领域。利用大自然进行艺术教育,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农村学校大多风景秀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田园风光,无不是艺术教育的好材料。组织学生远足、登高和参观游览等活动,通过观察、感受、欣赏大自然,让学生从欣赏客体的形式美过渡到体现其内容美,从而把最美的东西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来。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我们应当多让学生与大自然接触,多面对真实生动的花草树木进行写生,这样便于儿童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3)合作学习,合作创作。合作学习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妨也试试,做好合理安排合作学习方式。这里不是单纯的学生之间的合作,还有各科的合作,如在美术欣赏课可将美术与音乐与历史与思想政治等科目合起来。在欣赏时,播放一曲音乐,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就能使学生自觉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态度,摆脱实用的功利观念的和外界的干扰,在浓烈的欣赏氛围中步入神与物游,洞幽发微的胜境。
对于教师而言,应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正确地去认识作品,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美术欣赏教学发展到今天,总的来说时间不是很长,成功的经验也并不多,总结经验,是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多研究探索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更多地关注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以达到和谐教学的效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参考文献:
[1] 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2] 李大庆.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6(1).
[3] 阎增武.美学原理导论[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
[4] 柳娟.小议美术课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中学教学参考,2010(30).作者简介:耿琳(1988—),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