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昕宇
摘要:斯特拉文斯基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芭蕾舞剧音乐《春之祭》是他重要的代表作品。该作品被看作是新音乐的典范、20世纪里程碑。其音乐作品中运用的节奏呈多样和复杂性,从而也使整部舞剧具有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音乐;节奏;多样;复杂闻一多先生在论及原始舞蹈时说:“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最充足的表现。生命的机能是动,而舞便是节奏的动,或更准确点,有节奏的移易地点的动,所以它只是生命机能的表演。”[1]舞蹈,以人体为主要表现手段,体现人的审美情感、审美追求等,从一开始舞蹈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民族主义和新原始主义风格相结合《春之祭》这部作品就是以其复杂而有特性的节奏,使得整部芭蕾舞剧至今仍发挥着璀璨的光芒。
1《春之祭》音乐创作背景
《春之祭》源于作曲家脑中突然闪现的古俄罗斯部族祭祀的图景。在其自传中说道:“……我好像看见一个庄严的偶像崇拜的仪式:年老的智者们围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眼看着一名少女独自跳舞,一直跳到死去,他们要把她作为献礼,以告慰着神。”
2《春之祭》音乐整体结构
这部作品共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分别代表“白昼”和“黑夜”,以组曲的形式写成:第一部分:《对大地的崇拜》,包括:(1)引子。(2)春之先兆,少女之舞。(3)诱拐的仪式。(4)春之轮舞。(5)敌对部落的游戏。(6)智者的行列。(7)大地的崇拜。(8)大地之舞。第二部分:《祭献》包括:(9)引子。(10)少女们神秘的圆圈舞。(11)对被选少女的赞美。(12)祖先的召唤。(13)祭祖的仪式。(14)被选少女的祭献舞。
3《春之祭》音乐中节奏运用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对于芭蕾舞剧《春之祭》音乐,究竟是什么原因激起了观众如此强烈的反应呢?其实就是这部芭蕾舞剧与传统的芭蕾舞剧是格格不入的。作曲家自己曾声称,《春之祭》的音乐是真正的抽象音乐,它没有明确的故事或标题,而在作为舞剧演出时,应配以尽可能抽象的舞蹈。因此,在《春之祭》舞剧中,演员们衣衫褴褛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动作粗鲁,乱挥舞着自己的肢体,让观众大为惊叹,而《春之祭》其极不和谐的音符以及杂乱无章的节奏使得其舞剧也是别具一格。春之祭的音乐节奏是具有原始因素的,不再是以前有着强弱规律的二拍子三拍子的组合,也不是有着规律可循的重复性节奏,而是创新式地使用了很多复杂而不对称、不平衡的节奏,使整部作品具有强大的气势。
第一幕《大地的崇拜》。由巴松管奏出的神秘的音响把我们带到一座孤寂的山谷,在这开头的小段中,可以听到作者所独有的特点,即节拍的多变。音乐暗示着春天即将来临,万物复苏,各种曲调混合一起,随之音量和速度上越来越增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1)引子。引子当中使用了大量的“多连音并置”的节奏,形成“交错节奏”。在曲谱中由上至下节奏音型的层次比较分明。(2)春之先兆,少女之舞。一开始,依靠木管音乐营造了一种紧迫和梦幻的感觉,这是以模仿沉重踏步的节奏作为开始,且节奏是很复杂的。不是传统节拍中的强弱规律,而是以不稳定的“脉动率”作为音符的强弱准则,重音无规则性出现和移动,少女们合着这种粗野的节奏而跳舞,“可以从中听到一些节奏单调的原始风格曲调、几乎机械般规则的部分而发生变化。”[2](3)诱拐仪式。是整个舞剧中特别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一段,由定音鼓引出旋风般的音乐片段,节拍变化捉摸不定,在节拍数上进行增、减的任意变换,其节奏是狂野粗犷的,因而舞蹈表现出来充满力量、恐怖的气息。(4)春之轮舞。是主要由单簧管演奏,在演奏过程中配上长笛作为辅助,节奏是逐渐舒缓,这是展现原始人们在荒芜大地上辛勤劳作的场景。接下来,作曲家在变形的旋律不停地加入在旋律因素中进行扩充,在正常节奏進行中加短时值的音符或休止符,使节奏的律动变得更加不规则,舞蹈开始变得异常激动和紧张,随着音乐的高潮,更大的群舞开始了,展现的是特有的地域风格和被选中祭献者濒临死亡时绝望和恐惧的情绪。(5)敌对部队的游戏。音乐变得富有战斗力,节奏是强有力的,并且节奏交替变换,拍子不断变化。最典型就是旋律中所有的声部都在以4/4拍演奏的时候,大鼓却是按照3/4的节拍演奏,这是一场描写两个部落间战斗的舞蹈,动作干净利索、刚劲有力。(6)智者的行列。打击乐的伴奏下,以号为主,调性不同,庄严沉稳的奏响,表示着智者即将来临,来甄选献祭的少女,祭祀即将开始。其中伴有弦乐器的颤音,舞蹈动作看似缓慢,实则渗透出力韵。(7)大地的崇拜。由四小节组成,这段音乐中有个突然刹住的尾音,与前面巨响形成鲜明对比,舞蹈在那刻也戛然而止。(8)大地之舞。整个音乐狂躁不安,音乐中配器变换多样,作者在这段中以规律的3/4的节奏作为基础,运用大量激烈的切分重音来破坏它,从而配合着节奏的舞蹈显得急促、狂热,表现了人们对大地崇敬崇拜之情。
第二部分:献祭。(9)引子。作者曾为这个引子取名为“异教徒之夜”。这表现的就是在献祭前夜的沉思,长者们挑选少女献祭。(10)少女们神秘的圆圈舞。主要有弦乐器演奏,节奏变化稍微减少,青年们在阴沉的、忏悔似的旋律中舞蹈。(11)对当选少女的赞美。“几乎没有真正的旋律,整段音乐是由几个音组成的节奏动机借助节拍的灵活运用,并通过不断地反复或变化反复而构成,从而使节奏具有主旋律的功能,可把它称作‘节奏旋律”[3]这段表现出两段舞蹈:被选少女之舞以及与其他少女们和男青年的舞蹈。在最开始部分,作者还使用了很多“附加音符”,并且将若干不同的混合拍子交替使用,形成了“混合变拍子”,表现舞蹈场面特有的迷狂、错乱的动作和异常激动的情绪。(12)祖先的召唤。在这段中不断有定音鼓和低音鼓加入,节奏急促,给人焦急感,这仿佛是对被选少女的催促,舞者舞出来焦躁不安的动作。(13)祭祖的仪式。主要由英国管走出,像在念咒语时,音乐如影随形,充斥着神秘与恐怖的气息,让人不寒而栗,预示是祭祀马上就开始了。(14)被选少女的祭献舞。《春之祭》的末乐章。也是整个芭蕾舞剧的高潮部分,献祭仪式的最高潮。节拍变换较之前是最纷繁复杂的,无休止地从一种节拍变换到另一种节拍,后来几乎达到每一小节变换一种节拍,乐句的长度也是长短不一,由大量的拍子变化反映出来,被选少女经过前几段音乐的催促,神思恍惚下开始跳起了献祭舞。随着音乐越来越猛烈,她的舞蹈从开始的紧张到转而粗狂,再到后来的愈加的疯狂,踉跄着倒地。但是经过一番挣扎后她坚强地站起来,重新呈癫狂状态舞动着,最终这位纯洁的少女怀着一颗忠诚洁净的心精疲力竭地倒下,将自己献给了哺育的大地。
可以说,音乐作为舞蹈的灵魂,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则是“看得见”的音乐。从这部作品的分析来看,节奏是斯特拉文斯基作品中非常有价值的部分,他的节奏突破了小节线的限制,突破了强弱规则交替的限制,节奏是复杂化、多样化;节拍变幻频繁,很少有大片地停留在某一种节拍上,充分体现其原始性。作曲家还利用节奏的重音移位,使音乐显得更加原始,作曲家抓住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运用独特的节奏,给舞剧主题拓展了富有更加广阔独特的空间,使这部舞剧在音乐舞台上,历久弥新。参考文献:
[1]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甲集[M].上海:开明书店,1948.
[2] 肖育军.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创新手法与艺术特色[J].怀化师专学报,2000,19(3).
[3] 祈瑶.斯特拉文斯基的惊世杰作——《春之祭》[Z].乐海博览.
[4] 王光祈.中国音乐史[M].团结出版社,1900.
[5] 朱秋华,高蓉.现代音乐概论及欣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6] 林贵雄.论舞剧《春之祭》的音乐结构[J].
[7] 吴建华.论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原始因素[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