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写神

2014-05-26 22:27高国华
艺术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画论顾恺之形神

摘要:“以形写神”美学命题是顾恺之首次提出的。顾恺之对这一命题的阐释主要是从创作实践、鉴赏品评等角度,对人物画论中形神关系的美学内涵进行分析,指出人物画论中的形与神的关系应该是形神并重,不可偏颇的。顾恺之是对我大学专业学习阶段影响巨大的古代画家,伴随我的成长道路,使我受益匪浅。从魏晋南北朝到20世纪初的近两千年来,画家、理论家在阐述顾恺之的绘画美学思想时,都或多或少的被顾恺之的绘画艺术所影响。最多提到的是他的“以形写神”的主张,同时他的“迁想妙得”的提出使得他的理论影响更深,因而他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地启示在逐渐增多……

关键词:顾恺之;以形写神形;受益匪浅;理论和实践1顾恺之的简介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大画家和文学家,江苏无锡人。顾恺之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人物画家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画论家。所以,任何一部中国美术通史,都不得不提及他。他因为“三绝”闻名于世,即“画绝”“痴绝”“才绝”。他对艺术有了一定的积累,在艺术方面才有独特的建树,并且他还经过全方面地学习,文章和诗都非常好,是一个从小就培养了孜孜不倦,谦虚求学态度的艺术家。现在的文人画家无不敬佩顾恺之的艺术修养,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大家们曾被他影响。顾恺之的绘画实践和理论修养都时刻影响着人们,艺术学者们都相信有像顾恺之一样的画家为我们引路,热爱艺术的学子们会有很好的发展。顾恺之的绘画艺术,不管理論还是绘画实践都是我们后人研究和学习绘画道路上的艺术瑰宝。顾恺之理论和绘画的成就都很大,主要成就是他的绘画艺术,因为他是至今仍能够见到画迹的我国最早的著名画家。他也是一位改造画风的巨匠,在继承和发展先人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他掀起生动活泼的一代新风。

2顾恺之绘画作品分析

现今传世的顾恺之的三部作品是他70部作品中现存的摹本,也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卷轴画。在学习顾恺之时,我们都对《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进行了具体研读,顾恺之笔下的人物不仅线条优美,活泼传神,而且富有个性。顾恺之对人物画有独到的把握,他以睿智的眼光来审察作品题材,捕捉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要点。他强调传神,对于人物的描绘,他提出“以形写神”的要求,注意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顾恺之,不仅是绘画惊人,他的画论的成就也非常令人震撼。顾恺之有三篇画论传世:《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他的画论,核心部分是传神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置陈布势等,可以说是绘画理论的瑰宝。

3顾恺之在绘画艺术创作上,主张“以形写神”

顾恺之的人物绘画创作和“以形写神”理论的提出,在画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他主张以形写神,这一点体现着同代和南朝时期人物画发展的新水平和理论认识的深度,同时期的很多画家把“以形写神”作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其中戴逹、陆探微、张僧繇、谢赫等人在艺术创作和理论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与影响,让我们感受到共同的时代气息,对以形写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的“以形写神”除了在画论中有阐述外,还主要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顾恺之绘画艺术的传神是通过对人物眼神的精妙绘画表现出来的,可以说,顾恺之不仅抓住了眼睛传神这一重要意义,这在他的传世画迹中有很好的体现,特别是他的三部作品《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中的表现。顾恺之“传神”之笔的运用是非常灵活的,主张具体对象具体处理,使“以形写神”并未陷入公式化、机械化。也就是说,艺术家可以在全面把握对象整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提炼加工,捕捉对象“形”中最能表现“神”的部位,并把它鲜明突出地描绘出来,以获得“传神”的最佳效果。这一思想其实蕴含着对“形”的典型化处理的问题。在顾恺之看来,“形”是人物造型、性格及其精神风貌的表达所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也就是他用以“写神”的“形”的一个基本构成因素,主张“以形写神”的美学思想体现在他对具体绘画作品的品评中。顾恺之评价人物画主要是从“形”和“神”两个方面捕捉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风貌的特点。可见顾恺之对“以形写神”中的“形”的作用的界定十分明确。如果在绘画中不注重“形”,那么“神”就无从说起。同样没有了传神,只是形似也是不行的。因此,顾恺之是要求形神兼备的。对绘画艺术的形神兼备的要求是顾恺之艺术人生的一种深刻的体会,可以说艺术是源于生活,但又高出简单生活的价值,是艺术家的壮举,更是对绘画艺术的继承和新的发展。从“以形写神”命题的提出来看,顾恺之“形”和“神”的要求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在要求“神似”的同时,也同样对“形似”严格要求,把“形似”视为达到“神似”所不可缺少的基础。一定的“神”要寄托于一定的“形”,这样才能达到“传神写照”“悟对通神”的艺术效果。顾恺之主张“以形写神”的美学思想体现在他对具体绘画作品的品评中。顾恺之在评论绘画作品时充分显示了他对“形与神”的严格要求,在他的评论中可以看出顾恺之在评价一个作品时要求形神兼备。他认为一幅好的作品是在要求“神似”的同时又要求“形似”。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最容易在人的眼睛上反映出来,通过对眼神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人的性格特点,人超越于形似的神韵。顾恺之不仅在理论上抓住了眼睛传神的这一重要意义,而且在他的传世画迹中也有很好的体现。但在形似方面他同样有严格的要求,一丝一毫都不马虎,他的绘画主张是以形写神,他对一幅作品绝不是讲究“神”而忽视“形”的,而是两者兼得,即形神兼备。同时,顾恺之为了更好地达成自己“以形写神”的目的,把握描绘对象的内在气质,做到传神,他提出了“迁想妙得”,即通过对客观现实的超越,然后才能达到“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以形写神,既要传神也要形似,是顾恺之的一个重要主张,这一个主张让顾恺之又提出了“迁想妙得”。使传神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把主观的情思投注到客观的对象中,使客体的精神融入主体的精神中,最终达到“传神”的目的,充分表达完美的绘画艺术形象。

4总结顾恺之绘画艺术给我的启示

通过对他的学习研究,了解了他的绘画理论与实践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给后人以宝贵的财富,是绘画艺术的里程碑,是多少文人都难以达到的高度。不仅是绘画,他在书法和诗文上也非常有造就,给我们学习绘画艺术产生了深刻而又有意义的影响。顾恺之的绘画艺术给我的启示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他的“以形写神”的美学主张,顾恺之在画论中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概念,其目的是达到形神兼备。顾恺之不仅首次提出“以形写神”的美学主张,第一次较系统地阐述了人物画中的形神关系,而且基于这一美学理论,从创作品评等方面进行了实践,这对中国绘画理论在审美和创作中坚持辩证的形神审美观,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中国绘画的文人化倾向,是从顾恺之开始的。参考文献:

[1] 王诚浩,屈一锋.中国美术鉴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 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 李祥林.顾恺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作者简介:高国华(1984—),女,山东菏泽人,新疆师范大学2013级美术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画论顾恺之形神
“中得心源”与“心物熔冶”——论唐至近代画论的师心论转向
画论·园林·水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形神兼备,聚焦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教学策略
“迁想”与“妙得”——顾恺之《洛神赋图》品鉴
形神之间 浅谈古代人物故事画的发展历程
意象、形神
《洛神赋图》之三
形神是中医辨证要素的首要元素——中医辨证常用20个基本要素与形神的关系
中日六位作家与中国画论西传——以谢赫六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