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画剧作中古典题材的现代转换

2014-05-26 14:05吴昊悦
艺术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从军剧作花木兰

摘要:世界各国的优秀动画剧作风格各异却各具特色,所有成功作品的共同之处在于既具有显著的时代气息又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正是我国动画剧作所追寻的。本文从对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电影《花木兰》进行分析,为中国的动画剧作寻找启示。

关键词:动画;古典题材;现代化;花木兰古典题材,一向是动画剧作选材的首要来源,神话、民间传说、童话以及经典名著等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岁月赋予的优雅韵味,在动画这种尤其擅长幻想性创造的艺术形式中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但是,古典题材也往往会因为年代久远而显得陈旧老套、缺乏新意。因此,动画剧作对古典题材的进行现代化的重构,并以此找到适合现代观众口味、符合当代精神的内涵,具有深远的意义。全球经典动画中,如迪士尼公司的《白雪公主》取材于格林童话,《美人鱼》取材于安徒生童话,《阿拉丁》的题材来自《天方夜谭》,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制作人说过其灵感来源于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动画里的老狮子王、小狮子辛巴以及企图谋权的狮子刀疤分别照应的是原作中的老国王、王子与新国王,等等。回顾这些经典动画,它们不仅可以把古典题材与新的时代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从中提取出了人类共同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像是对善恶的褒贬,对正义自由的渴望等。这些动画剧作审视了传统,是用着我们现代人全新的眼光,借由古典题材的故事进行现实的转换,保留了经典,创造了新意。本文以迪士尼公司的经典动画电影《花木兰》为例,分析梳理了它在对传统古典题材进行现代化转换方面的成功经验。

1从传统主题中深入挖掘现代内涵

动画电影《花木兰》的构思来源于我国传统故事“木兰从军”,故事的原本主题是由花木兰代父从军这一行为歌颂了她对国家的忠心和对自己父亲的孝心。动画在此基础上,改编成了少女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原本“木兰从军”里主要宣扬忠孝教义的古老主题被转化为了肯定个人自我价值,找寻生命意义,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主题。影片前段由媒婆的情节交代了木兰因不想遵循传统礼教而遭遇了挫折。这种认识到真正自我的存在而想去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立意识与当时环境的相冲,为动画铺出了一条潜在的矛盾冲突道路。而后花木兰代父从军,表象似乎是为了父亲而为,但在动画中被识破女性身份后她说:“也许我不是为了我的父亲,也许这么做我是想证明我自己的能力”,这正是木兰代父从军更深层的原因,以此点明主题。在动画情节的推进中,这一主题逐步得到深化。在我国原本的“木兰从军”里,木兰在回到家乡后才“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表现出了自己的真实性别,即花木兰在战争中的种种功绩都是其以其男性身份取得的。而在动画《花木兰》中,木兰的真实身份早在动画中间就被识破了,她取得的功绩都是在她以女装出现时候得到的。这样的剧情安排表达了现代式的性别观念:木兰的自我价值体现在她作为女性时也同样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如勇敢、机智等得以实现,这一切都不在于她是否假装男性身份。全片中木兰的机智敏锐与活泼的个性对于她的每次胜利都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因此,木兰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在于她充分发挥了自己特有的长处,让自己聪明才智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于是,花木兰的自我价值,“对个人独特性的充分体现和认可,是她作为‘这一个获得的社会的承认和尊重。”《花木兰》作为一部商业动画影片,可以对一个他国传统故事进行大胆地探索创新,十分难得的是在没有曲解其本意的基础上,从人性关怀的角度进行思考,发掘出这样有一定深度和鲜明时代气息的主题内涵。

2现代化的角色塑造

“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是一个中国传统女性,但有着不同常人的坚韧个性,对父亲国家尽孝尽忠,拥有善良、孝顺又勇敢的性格。但动画《花木兰》的受众主要是以美国市场为主的现代年轻人群,木兰原本的形象与受众的接受范围差距甚远。为此,动画中将木兰塑造成了现代少女的形象,不仅活泼聪明、机智过人,且有着很烈的独立意识。这种改编在观众的可接受方面、主题的贴合方面都十分契合。此外,动画中为了突出她的平凡和个性,还将花木兰包装成了一个邻家女孩的形象。例如,爱耍小聪明、冒失不小心,毁掉了自己的相亲;不轻易服输的倔强个性,在军队的日常训练以及最后的决战中都有体现。丰富的细节刻画将花木兰的这一动画角色塑造得异常丰满真实,当然也更加接近一个现代女孩的形象。此外,动画中对于花木兰与父亲的亲情描写不仅细腻真实,也进行了相当多的现代转换。父亲在动画中是一个宽容而慈祥的形象,总是用鼓励与理解去对待女儿木兰“与众不同”的性格。父亲送给木兰的礼物——兰花木梳,从开头父亲为木兰戴在头上,到木兰不辞而别留在了父亲的床头,以及结尾处落在父亲腿上的一朵木兰花,贯穿于整部动画,具有象征意义。这种现代转换使得“父爱”这一感情线索成为木兰在从军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强大支撑。将“木兰从军”故事里表现的单面的“孝道”转化成女儿与父亲的细腻亲情,不仅平衡了故事里原本带有的封建礼数色彩,还让整部动画更契合现代观众的价值观念,为主题的设置增添了合理性。再如其他角色形象的塑造,如军队中总是搞笑不断的三个士兵、恶势力单于等,也都刻画得十分细腻深入,使得整个动画饱满而充实。

3美式幽默

整部动画主题励志而积极,但更主要呈现的还是一种轻松有趣的喜剧气氛,这主要依赖于其中的大量具有现代特色的美式幽默元素。例如,动画开头花木兰相亲时的天翻地覆,刚进军队时候的洋相百出,结尾时家族寺庙里幽灵欢聚一堂的音乐派对等等,无不令人捧腹。动画中还创造了守护神木须龙与蟋蟀这两个故事里并不存在的原创角色,十分有新意。它们一路陪在木兰身边保护照顾她,时而搞怪时而相助,令整个动画欢乐而轻松。同时,动画还增加了花木兰的爱情剧情,创造了男主角李翔这一角色,表现出了美式动画中一贯的对美好爱情追求与向往的主题。这些典型美式幽默元素的添加,一方面消除了东西方观众文化差异导致的陌生感,另一方面使得动画的娱乐性与可观赏性得以大大提升。

4结语

动画《花木兰》保持了中国的传统特色,在角色形象场景与音乐上都出有着浓浓的中国元素气息,如花木兰的典型东方造型、动画开头的水墨效果等都是十分出彩的。同时,动画进行了适当的现代化转换,具体表现在主题内涵、角色塑造上等方面。动画在中国上映后虽然也遭到部分批评,指责与原历史不符等,但作为一部并非旨在还原历史的商业动画作品,是创作者对异域文化的现代诠释。动画在对原故事的改编中通过非凡想象力与积极向上的主题,为“木兰从军”的故事注入了新的血液,这无论如何是值得现代中国动画所学习的。参考文献:

[1] 唐小茹.从日美风格看中国动画的出路[J].中国电视,2004(10).

[2] 李三強.中美动画文化之差异[J].中外文化交流,2006(11).作者简介:吴昊悦,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在读。

猜你喜欢
从军剧作花木兰
花木兰
送友人从军戏作
论罗周剧作的情感与形式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花木兰
木兰从军
剧作法可以模仿,但有一样东西学不来!
最适合从军的七大犬种
安阳有个“花木兰”
论动画电影的无绝对反派角色剧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