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合作学习的语文课堂

2014-05-26 17:32刘红
江苏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成员语文课堂语文

【名师档案】

刘红,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现任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副校长。致力于“追求乐学境界”的实践与探索,先后在《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科研》等报刊发表数十篇论文,为中央电教馆拍摄并正式出版了《特级教师语文教学辅导讲座》《名师观摩教学课例》等。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从因其“时尚”被追捧,每课必四人小组合作,每合作必热热闹闹,再到如今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鲜少看到合作学习的场景,一方面反映出老师们回归理性,在对合作学习的审视中,寻求其本质意义与有效性;另一方面也透出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说是较陌生、有难度的,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指导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培养合作精神”纳入了课程总目标,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提出了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多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使每一个小组成员成为学习能力更强的人”(David Johnson & Roger Johnson),享受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与乐趣。

问题1:合作学习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

合作学习研究的代表人物David Johnson & Roger Johnson使用五个要素来定义合作学习:积极的相互依赖性、面对面的促进性交流、个人和小组的责任感、人际关系技能和小组技能、小组自评。如果从课堂的角度来思考,我认为,合作学习的课堂首先应该是“需要合作”的课堂。当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时,教师创设宽松、自由的小组学习氛围,让学生借助和同伴交流以及倾听同伴的看法来对复杂的问题或是抽象的知识达成共同理解、深入理解;当学生的观点有争议时,教师借助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观点,在争辩中或是明晰正误,或是分享不同感悟;当学习目标多元时,如需要培养发散性、创造性思维,或是需要学生互相学习、展示语文知识与技能,或是要他们体验合作中的互助、学会评议等等,均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总之,含有互动、互助、协同、整合、求新、辨析、评判、表现等因素的语文教学任务都适宜合作学习。

其次,合作学习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能够合作”的课堂。教师平时注重对学生合作意识和习惯的培养,班级建立了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有非正式的、正式的和基本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在合作学习中能倾听、表达、反思,为小组目标的实现及学习的成功而做出努力。

再者,合作学习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促进发展”的课堂。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自信心被激发,合作学习的结果体现了语文素养的提升:有时是对问题解决达成共识,发展了思维;有时是表达了自己的阅读感悟并分享了同伴独特的体验;有时是语文知识、技能的互查互助;有时是语文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等等。合作学习的语文课堂还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帮助他们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建立良好的班级归属感,学会尊重、欣赏他人,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问题2:语文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个学习的渐进过程,教师必须进行适当地调控与介入,教授学生组成这个过程的每个步骤,让学生有机会练习这些步骤,并且清晰地定义合作学习的标准和参数。通常情况下,学生并不习惯扮演小组合作学习要求的各种角色,并且不具备合作的技能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所以,如果缺乏教师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必然就会流于形式。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决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后,教师首先要做的,是确定合作学习的目标及期望的学习结果。四年级《维生素C的故事》,要求学生练习说故事,这是对学生的理解、表达、想象等语文能力的综合考量,有一定的难度,而学生平时较少练习讲故事,不会说,不敢说。因此,课堂上我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练习,再推选出代表参与班级展示,集体评议中领悟讲故事的方法,积累讲故事的经验。

课堂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首先,要向学生具体而清晰地讲述合作学习的任务,达成任务之后的奖励。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在小组中到底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展示成果。其次,合理分组,明确小组中每位成员的职责。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异质组合,每小组4—6人,尽量都有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承担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任务。

在《维生素C的故事》小组合作练讲前,我告诉学生在分好的四人小组中,将随机抽取一位同学主讲,其他三位同学是军师,大家讨论,是否用抓关键词或是提炼主要问题的方式记住了内容,哪儿讲得生动,哪儿还可以再改进,比如,加上一点儿想象,表情、语气还可以怎么样等等。我要求成员之间互相倾听,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最后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准备在全班展示。我还和大家商讨了评价标准,“记住故事内容、讲得清楚连贯、加上合理想象、表现落落大方”,小组就可加星。如果小组代表讲得绘声绘色,就会被授予“故事大王”的称号。

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适时介入或干预。或是进一步明晰小组任务,或是帮助学生解决合作中的困难,或是发现学生观点有冲突时巧妙协调,或是鼓励不积极的同学大胆表现,或是肯定好的做法并及时向全班推广。

课堂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结合自评、小组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尤其要引导学生总结与反思:我积极参与了吗?教师或同伴是怎样学的?我和小组成员合作愉快吗?我收获到了什么?还有问题吗?等等,并给他们时间整合、交流与反思,使他们获得理性认识。

(作者单位: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阅读延伸

加里·D.鲍里奇博士在其著作《有效教学方法》的第九章中,论述了“合作学习与合作过程”,简要摘录“角色分配”相关内容。

小组中可以有如下角色(David Johnson & Roger Johnson,1991):

总结者——向小组解释和呈现主要的结论,看看小组是否同意,并且为小组在全班面前的展现做准备。研究者——为小组提供主要的信息,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是研究者。监察者——对照课文、练习册和参考书检查有争议的陈述和结论的真实性,确保小组没有使用不充分的事实,或者不会受到来自其他小组更精确结论或观点的挑战。组织者——他不仅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物质条件,如物品、材料、设备、参考资料等,他还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进行。记录员——他承担写出本组成果或结论的任务,不是他自己的观点或报告,而是小组共同的结论和报告。支持者——可以是小组内积极参与者和性格外向者,他的任务在于小组成员完成任务或活动时,进行赞扬,当小组成员泄气时,可以进行鼓励。观察者——记录有关小组进展的信息,这将在全班讨论或教师询问时有所帮助,当遇到一个小组或个别小组成员无法克服的困难时,向班长或教师报告。

上述任何一个角色的职能都能成为小组领袖。在分配这些角色时,要确保对每一种角色承担的具体责任给予解释和示范。教师还可以对小组所有成员承担的责任提出如下要求:

1.当你不理解时,立刻请其他组成员清晰地解释他们的观点。

2.确保参照参考资料或课本检查你和你的同伴的答案。

3.鼓励你的同伴继续努力向前、扩展他们的观点,超越已有的成就和期待。

4.不管你赞同与否,让每个人不受打扰地陈述完毕。

5.如果你不是真的想改变你的主张,不要强迫自己。

6.批判时对事不对人。

猜你喜欢
成员语文课堂语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两只挂钟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我家的新成员
课题组成员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