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刚,程云章
(1.上海理工大学;2.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0093)
依托大学系统 融入行业园区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探索
郑 刚1,2,程云章2
(1.上海理工大学;2.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0093)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论文首先对依托大学系统、融入行业园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内涵进行了解读;然后对如何依托大学系统和行业园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推行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人才培养成效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大学系统;行业园区;现代职教体系;专本硕联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由此,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以全面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改革发展新阶段,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唯一的一所专门为医疗器械行业培养医疗器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院校,自2003年以来,学校依托大学系统、背靠行业园区优势,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已初步建立了颇具行业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
1.依托大学系统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内涵。我校自2003年起,加入上海理工大学(以下简称上理工)大学系统,成为大学系统内相对独立的从事高等职业教学的办学单位。学校利用大学系统优势,与大学系统内的“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签订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共建协议》,旨在上理工大学系统内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专本硕联动”机制,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本师资互聘、产学研基地共用、实习就业共享、学生专升本对接等五个方面的联合运行机制。同时,学校根据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布局需要与上海市医药学校开展了5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工作,从而构建了完善的现代职教体系,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多层次人才培养需求。
2.融入行业园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内涵。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健康产业,它是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医疗器械工业年产值约1500亿元,占医药总产值的十分之一,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生产总值是1∶1的关系,医疗器械产业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医疗器械产业属于一个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技术复合的产业领域,它涉及机械、电子、化工、医学、计算机、法律法规等多个学科领域,医疗器械产品有低值易耗的一次性产品,也有一台仪器价值几千万的医学影像设备,由此可见,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多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我校原隶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是国家唯一专门培养医疗器械类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目前也是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唯一培训基地,因此学校在医疗器械产业领域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为医疗器械人才培养奠定了强有力的行业背景。
我校浦东校区地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园区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园区核心是现代医疗服务业和医疗器械产业。园区已落户了包括西门子、德尔格、上药集团等医疗器械知名企业百余家,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等高端现代医疗服务机构,国家级的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医疗器械贸易服务平台等也已建成。园区极其有利的条件,为学校医疗器械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习实践条件。
1.“中高职贯通”,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2011年,学校与上海市医药学校对接,合作招收培养5年一贯制的中高职学生,采用3+2的两阶段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上海市医药学校进行中职阶段学习,经考核合格后,学生直接进入我校进行二年的高职阶段学习。
“中高职贯通”学生培养特点是,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学习内容中高职阶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课程体系采取“教学平台+课程模块+职业递进”的课程结构模式,在中高职学校两大教学平台上共同实施的课程模块,利用职业递进的课程内容实施中高职贯通一体化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5年一贯制课程体系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打破了原来中职、高职两个阶段自成系统的培养计划,而是按能力递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除了强化语、数、外、计算机等文化课基础课程外,适当加入专业基础课程并加强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教学;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后,注重专业模块教学,拓宽专业面,夯实专业技术,加强专业实训和毕业综合实践等高职教学环节。
2.“专本硕联动”,搭建职教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学校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系统,采取“专本硕联动”的方式,搭建职教人才培养的“立交桥”。通过与上理工本科学院联合制订3+2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高职分类教学、本科大类招生,强化专业技术”的专本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实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专本联动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厚基础课程、深专业基础、宽专业口径为理念,保证应用型本科适应性的要求;并以高职专业模块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优势,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保本科本色,创高职特色”的教育目标。
学校综合考虑学生特点、个人需求和学习考评等因素,在大一第二学期采取分类教学,一部分学生进入改革试点班学习,另一部分学生进入创新班学习;创新班学生按照3+2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学生经过3年高职学习后,如果通过上海理工大学组织的专升本入学考试,学生就进入后2年的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大类学习(录取比例占创新班学员的50%左右);学生后2年的本科阶段学习主要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原有专业模块实践教学知识背景为优势,再一次强化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通过5年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系统学习,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等得到了全面发展,与传统4年制本科相比,3+2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适应能力。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利用3+2学生专业知识接触时间早、动手能力强等特点,组织学生参与硕士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工作,一部分学生以此为契机提高了科研水平并考取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而真正实现了“专本硕联动”的职教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3.利用行业资源优势,建立医疗器械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学校通过融入医疗器械行业与产业园区,开展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实践活动。组建了教授与行业专家组成的联合师资队伍,企业兼职教师必须具备高职称、高职务、高学历的要求,他们主要担任实践教学、专题讲座和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目前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达到了50%以上,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校所有的专业课程要求配备企业老师,并建立了专业主任、专业带头人的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的双负责人制度,以便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教学、教学研究等活动;学校利用在国际医学园区的地利优势和行业资源优势,与园区内外的30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0多家医疗卫生和科研单位等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合作开展了学生实践教学、就业实习、专家教师互动、科技服务与社会培训等一系列工作。
学校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委托,从2003年开始为全国医疗器械监管行业培训了28期学员,覆盖了31个省市,目前我校是全国唯一的医疗器械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由于培训工作显著,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于2013年授予我校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1.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结构得到了优化,适应了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我校对医疗器械类专业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探索,人才培养专本硕多层次得到了初步的完善,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得到了优化。目前我校培养的专科、本科和硕士(大学系统培养)学生可以适应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服务、销售、维修、安装调试、研究开发等不同的岗位需要。由于专业基础扎实、技术技能娴熟,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极强,形成了专科生源有保障、本科生源有质量、工程硕士有潜力,就业对口率高、岗位适任度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良好局面。2.育人条件有了极大改善,职教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我校自2003年加入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系统以来,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专本硕通道等育人条件得到了有力的依托;同时,学校先后于2008年和2010年批准为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重点培育高职院校、国家骨干建设高职院校,并于2013年10月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学质量工程成果显著,目前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及上海市精品课程18门,上海市重点课程23门,上海市教学团队9支,上海市教学名师4人。在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方面,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100多项。3.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得到了社会高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我校经过多年的现代职教体系人才培养探索,其效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日本对临床工程技士的要求极其苛刻,而日本第一个外国人获得临床工程技士资格的是我校与日本滋庆学园联合培养的临床工程专业毕业生,至今已有30多人获此证书并在日本的医院就业,得到了日本同行的高度好评。国内大型医院的设备管理部门、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等单位均积聚了众多我校校友,基本形成了医疗器械行业的人才全覆盖。2013年我校被评为上海高职院校中唯一一所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单位。
我校按照国家对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要求,依托大学系统的资源,背靠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和行业优势,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为支撑,构建并实践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工程硕士”这一条行之有效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践证明,构建并实施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人才培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职业教育规律和人的需求规律,是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马树超,郭扬,张建华.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各地努力程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29).
[2]罗伟其.加快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EB/OL].http://www.gdhed.edu.cn/main/www/131/2010-02/113370. html.
G642.0
A
1674-9324(2014)20-0211-03
郑刚,男,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程云章,男,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兼校长助理,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