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高海明
张文娣:认准脚下路
■本刊记者 高海明
张文娣,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在探索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新途径中,先后录制出版音像作品、专著多部,发表相关论文近百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1981年第一次站在讲台上起,我一路前行,有时感觉是沿着前辈的脚印行走,有时感觉是踏着前人的肩膀飞行。我就是一个“行者”,认准脚下的路,不停地前行。有收获,也有收获后的喜悦和欢欣,但更多的是体味到了行走的艰辛。路没有尽头,我将前行不止。这是张文娣的一段话,也是她对自己一生追求的概括,体现了一名教师孜孜不倦的求索之路。
人生充满着挫折,人生也需要挫折。但过早到来的挫折,对于当初年少无知的张文娣来说,却近乎摧残。这也使她知道了珍惜,懂得了感恩。
1975年,12岁的张文娣以语文、数学满分及政治优秀的成绩在小学毕业了。她始终觉得上学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学习是她最大的快乐,在她的心中求学才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可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有这么好的成绩,自己却失去了到中学学习的机会。理由很简单,在当地,下放到农村去的独门独户家庭叫“外来户”,“外来户”就意味着啥“好事”都靠边站。
失学在家的张文娣,看不得别人背着书包上学、放学;听不得“老师”“学生”这些字眼。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人不再谈论她上学的事,她也觉得上学机会已远她而去。从此,天真活泼的她变得神情恍惚,身体日渐虚弱,时常出现昏厥,严重时一天昏倒三次。医生确诊为重度神经衰弱。后来,她大姐找人帮忙,终于又回到学校。在学校重新得到了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帮助。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但也时刻担心因没有生产队的推荐信而再次失学,因此,神经高度紧张,整天与噩梦为伴。从那时起,她的身体与“病弱”结下了不解之缘:整天浑身乏力,无精打采,还经常感冒、头痛、头晕,常常连学校的跑操都坚持不下来,有时甚至休克。致使高二时,不得不病休半年。读师范学校时,还得了个“病西施”的雅号。
1981年7月,张文娣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在师范毕业了。按照县教育局“三不”分配政策:师范毕业生不进县城,不回户口所在地,不进中学。她家住在县城,当然不能去县直学校和城关公社,因此被分配到了地处马陵山下、滨临沭河的归义公社。同去归义的共5名同学,报到地点是归义中心校。在公社教育组的第二次分配时,她被留在中心校做了一名小学专职音乐老师。
音乐是一门不统考的学科,学校领导普遍不重视,音乐老师也理所当然成了学校的“补丁”。当语文、数学等统考科目老师因事、因病请假或学校有什么活动需要用人时,她便成了“补丁”。哪个年级需要,补哪里;哪个学科需要,补哪科;啥事需要,做啥事;啥地需要,去啥地。教音乐的张文娣非常羡慕教中学数、理、化的老师。为了有朝一日能成为中学数学老师,她时刻准备着。从师范数学老师那儿借来高等数学自学,一年下来,用16开白纸演练的高等数学题,整齐的码放一起足有半尺多高。
1981年,她报考了数学专科函授,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1982年暑假,她又考入了山东临沂教育学院数学系,脱产进修两年。1984年,在临沂教育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县城一中教高一数学,终于做了一名梦寐以求的中学数学老师。
为了尽快进入中学数学教学状态,她查阅资料、钻研教材,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向他人学习的同时向书本学习。理论书看得更多了,资料查得更广了,课准备得更充分了,教学方法也更丰富、灵活了。听她课的老师越来越多,评价最多的一句话是“每次听张老师的课都有新意”。
2000年,为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教育部在全国遴选1万名中小学和职业学校的骨干教师、校长,开展国家级培训。张文娣荣幸地被选拔参加了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首期培训,从2000年3月开始,在陕西师范大学集中脱产学习培训3个月。
学习期间,张文娣积极参加学院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服从安排,乐于奉献,应培训学院之邀,为陕西师大的数学本科生作了《如何上好一堂课》的报告,得到教授、学生的一致好评。培训学院把此活动作为培训的“亮点”,上报教育部,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肯定,并建议她留下第一手资料。学院又安排她为师大数学系应届毕业生作了一场同名报告,全程录像上报教育部。后来,教育部和全国部分省教育厅师范处的领导到各培训点视察工作时,时任教育部师范司培训处的处长张林逸还专门去宿舍看望了她。90天的培训、学习,张文娣收获颇多,也深深感到大脑思维“打开了几扇窗户”,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和规划。她的结业论文《中学数学变式教学探究》也被评为“国家级骨干教师首期培训”结业论文一等奖。
2001年8月,张文娣调入首都师大附中,开始了她创新教育教学的摸索、尝试。按照学校的安排,她担任创新教育实验组的管理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及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当时,张文娣提出了创新教育实验班“三年初中课程两年完成”的设想,得到语文、英语老师的响应,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两年完成初中三年的全部教学任务,这是对学生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张文娣以了解北京教育教学、研究学生学习特点为起点,珍惜每一次业务进修和一切可以学习、交流的机会,吸取多方经验和教改经验。反复研究教材,对知识重新整合,教法、学法同时设计,力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夯实基础,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的目的。
经过创新实验,张文娣越来越体会到做“研究型教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验要求她做研究、创新型的教师,研究促进实验实施。两年中,为海淀区教师进修做报告《试题的编制》一次,应邀到河南、上海等地执教公开课和报告两次,著作《中学数学变式教学与能力培养》于2001年12月出版发行,论文《中学数学变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于2002年9月获海淀区“首届科技成果”一等奖。
2003年9月,圆满完成了第一届创新教育实验班的初中实验工作后,张文娣被学校派往合作校——北京市师达中学。她认真分析年级情况,提出了“自律自治”的管理措施和目标,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律、自治能力,开展自习示范班、两操示范班的申请与评比,强化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营造年级内励志向上的文化氛围。2010年7月,张文娣被派往首师大附中西校区,担任教学主任,负责教学、科研、教务的管理工作。她在教师培训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学习与指导相结合的策略;在教学交流上,采取公开示范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监控上,采取深入课堂与统计座谈相结合的措施;在作业监控上,采取分层布置与个性设计相结合的办法。这一系列方法的实施,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1年5月,张文娣出版了专著《张文娣讲数学》,同年12月,该书获得“海淀区创新成果奖”。2013年2月,《张文娣讲数学》又获得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张文娣和同行交流
《教育》旬刊:您的“变式教学”思想是怎么产生的?
张文娣:1991年暑假,我参加了上海青浦教改经验总结大会——“十年巨变”。对于我来说,这次上海之行收获颇丰,数学教学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感触很多,记了3本笔记,买了一本“学会学习”。上海之行虽不足万里,却胜读万卷书。通过学习我得到了启发,确定了后来研究的方向,为我今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我还记得研讨会上,著名数学教育专家顾泠沅先生在经验总结时说:“关于习题的变式训练,我们已经很成熟,效果不错。至于变式在其它领域的应用还有待研究。”就是这一“变式训练”与我发生了“撞击”,形成了“共鸣”;这一“有待研究”引发了我的“思考”。2001年12月,我的著作《中学数学变式教学与能力培养》出版发行,并被教育部师范司选定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必读教材”。
《教育》旬刊:您认为学生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
张文娣:“课堂”不仅限于“教室”。学生应该有教学环境的创新。为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学生环境,结合北京特殊的地理资源,我和同事们开设了以“博闻广见、卓有通识”为基本理念的“博识课”,确定了“人文素质方面的知识以亲历性强的参观体验为主,科学素质方面的知识以专家学者和老师们的讲解为主”的教学思路框架,在能够调用的资源范围内尽量做到每月有相对集中的主题。目前,“博识课”已成为首师大附中面向创新教育实验班学生开设的一门校本课。它依托北京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以亲身体验和动手实践为主要特点,以专家讲座、参观调查、动手实践和论文写作等为教学形式。
《教育》旬刊:您认为家庭教育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张文娣:“聪明”的孩子与“优秀”父母共居一室,也会发生“碰撞”,也会出现“不和谐”。通过一个学期创新教育的实践,发现一些家长素质高,工作也很出色,但与孩子沟通、对孩子教育却不尽人意,甚至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我经过与家长交流,形成共识:开设“创新教育互动大课堂”,以解当前家长之困惑,满足孩子“渴望家长理解”之需求。
创新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它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共同探索,特别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更需要相互结合、相互推动,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惟其如此,素质教育才会顺利实施,才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的人才。为此,我们开设“创新教育互动大课堂”。其目的是更好地为家长提供一个接受现代教育理念、交流彼此育儿经验的互动平台,共同探索适合实际、并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教育方式。其形式为聘请知名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学校领导与教师、学生、家长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