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梅,徐 速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我国近五年情绪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陈 梅,徐 速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为比较准确地了解国内情绪这一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利用Bicomb及SPSS软件对从中国知网中查询到的2008—2013年的440篇文献绘制了情绪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情绪研究热点主要包括2个维度和3个热点:2个维度为情绪能力与情绪状态、情绪调节策略与效果评估;3个热点分别为情绪和决策关系的研究以及情绪的ERP研究、情绪的理论研究及调节策略、情绪状态的心理测量学研究.
情绪;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1.2 研究工具
由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崔雷教授和沈阳市弘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20.0作为主要研究工具.[8]
1.3 研究进程
首先,确定高频关键词.其次,建立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再次,进行聚类分析.将共词矩阵导入SPSS20.0中,采用样本聚类,得出关键词聚类树图.第四,结合聚类结果,运用SPSS20.0对共词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出情绪研究热点图谱.最后,将聚类和研究热点图谱内容结合起来对情绪领域的当前热点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
2.1 高频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分析
440篇文章所呈现的关键词个数为1 997个,总频次为3 919次,对标准化后的33个高频关键词进行排序,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33个高频关键词,总呈现频次为487次,占关键词出现总频次的12.43%.通过前33位的高频关键词的排列顺序,可以初步认识到我国情绪研究领域近五年来的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可以看出,除去情绪之外的前10个热点分别为:情绪调节(36)、青少年(22)、消极情绪(22)、积极情绪(22)、横断面研究(21)、儿童(19)、情绪智力(19)、抑郁(18)、情绪理解(17)、ERP(17).
表1 前33位高频关键词排列顺序
这一结果初步表明,情绪研究主要以儿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以横断面研究、ERP为主要研究方法,围绕情绪调节、情绪理解、情绪智力、积极和消极情绪等主题.但是,要了解高频关键词之间隐含的重要信息,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关键词共现技术来继续探索.
2.2 高频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挖掘关键词之间隐含的关系,采用Bicomb软件对33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生成词篇矩阵.通过SPSS20.0将词篇矩阵生成为一个33×33的相似矩阵,然后再转化为相异矩阵,如表2所示. 表2中,数值越接近1,表明相应的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远、相异度越大;反之,则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小、相异度越小.[9]
从表2可以看出,各关键词与情绪这一核心词的距离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为:积极情绪(0.994)、情绪调节(0.878)、记忆(0.699)、效价(0.697)、发展(0.541)、决策(0.469).这个结果说明已发表的文献中,将情绪与积极情绪和情绪调节结合起来论述的成果,多于将其与其他4种关键词的结合.采用上述原理,对表2中的其他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情绪和积极情绪与情绪调节较多地结合在一起(距离最接近);发展、决策和效价较多地呈现在一起.结果初步说明,已发表的关于情绪的研究成果当中,经常论及积极情绪和情绪调节以及积极情绪记忆、发展和决策与效价的关系.
表2 高频关键词Ochiai系数相异矩阵(部分)
2.3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展示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远近关系,反映出情绪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使用SPSS20.0对表2的高频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情绪研究领域关键词聚类图
从图1可以看出情绪研究分为3大种类,具体分布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高频关键词分为3类.
种类1为青少年学业情绪发展的现状(见图1中的种类1),由情绪记忆、效价、学业情绪、情绪启动、注意、青少年等关键词构成.学业情绪作为一种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密切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均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对这一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将研究对象由研究初期主要关注消极学业情绪,开始逐渐把眼光投向愉悦、自豪、放松等积极学业情绪[10];在研究方法上将观察法和神经心理学的方法(如:外周生理测量,对面部及体态情绪的系统观察以及使用fMRI、PET、ERP等方法在线测量其神经活动)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当中,与传统的自我报告式问卷法和实验法相结合,从多个角度对学业情绪进行研究[11];学业情绪控制领域的研究者提出了价值理论(control-value theory),该理论为整合架构学业情绪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旨在为学生设计出一种情绪健康的学习环境,为教师设计一种更具有职业性的教学环境.[12]
表3 情绪研究领域关键词聚类表
种类2(见图1中的种类2)是情绪的发展及其与决策之间的关系,由两小分类组成:小类1为幼儿情绪认知发展状态,包括情绪理解、同伴接纳、心理理论、情绪认知、幼儿、情绪状态6个关键词;小类2为情绪与日常决策之间的关系,由情绪、决策、情绪调节、认知重评、记忆、发展6个关键词构成.幼儿情绪认知发展领域的研究者们仍将研究重点放在儿童对情绪和不同情境之间关系的认识这一方面[13];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者通过使用包含两种基本情绪的社会情境故事任务探查了3~6岁儿童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和情绪理解的发展状况[14];社会决策中认知和情绪的关系研究领域中,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具有现实意义的日常生活决策的研究当中,例如对消费决策、旅游决策等的研究[15];情绪调节这一领域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并重,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方法[16].
种类3为情绪状态的研究(见图1中的种类3),由两小类构成:小类1为情绪的心理测量学研究,由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心理健康、心理测量学研究、信度、大学生、情绪智力7个关键词构成;小类2为情绪面孔识别的ERP研究,包含注意偏向、情绪面孔、ERP、抑郁、焦虑、横断面研究、情绪劳动7个关键词.近年来,情绪状态成为信息加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术语,研究主要采用大量的认知任务,大量的研究发现了“情绪一致”效应[17];在情绪状态研究这一领域当中,由于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们逐渐更加关注对积极情绪(包括高兴(happi-ness)、喜悦(joy)、兴奋(excitement)、愉快(enthusi-asm)、满足(contentment)等(Clark,1989))的研究[18];有研究者通过情绪刺激系统编制方法,建立了一套本土化、标准化的适应于情绪研究需要的具有多个选取标准的中国情绪影像材料库[19];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者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并确定了个人资源在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即积极情绪通过增强个体内与个体间资源,优化个人的健康与幸福[20];情绪面孔研究领域中,研究者发现了相对于消极面孔,积极情绪面孔的识别率更高;女性被试存在情绪单侧化效应,而男性没有[21].
2.4 情绪研究热点知识图谱与分析
为了深入发掘关键词背后隐含的信息,采用SPSS20.0对33个高频关键词构成的相异系数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结合聚类分析结果,绘制出情绪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结果见图2.
通过图2可以看出,情绪研究热点主要有3大主题领域:情绪和决策关系的研究以及情绪的ERP研究(领域1)、情绪的理论研究及调节策略(领域2)、情绪状态的心理测量学研究(领域3).
领域1主要为情绪和决策关系的研究以及情绪的ERP研究.根据领域1中各个关键词代表点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前期的情绪研究主要从一些相对具体、单一的情绪状态,如焦虑开始,然后逐渐转移到相对宏观的层面进行研究(焦虑表示的点远离中心位置),如情绪与决策之间关系、学业情绪的研究等展开.这些研究中,ERP是一个热点研究工具,越来越多的学者借助ERP这一新兴手段来研究情绪.
图2 2008—2013年我国情绪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领域2主要涉及情绪的理论研究及调节策略,从领域2的关键词代表点的分布可以看出,情绪认知、情绪理解、同伴接纳、情绪记忆等关键词紧紧围绕着幼儿这一关键词,表明我国近五年来情绪研究主要围绕幼儿进行情绪记忆、情绪认知以及同伴接纳等方面的研究.
领域3主要是情绪状态的心理测量学研究,结合各关键词代表点距离中心的位置可以看出本领域以消极情绪为源起,过渡为对积极情绪及心理健康的探究.而在这一演变的过程中,心理测量学是主导的研究视角和评估手段.
图2以更直观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情绪研究主要围绕2个维度和3个热点分类展开.维度一为情绪能力和情绪状态(左右分,情绪能力包括左边部分的情绪理解、情绪认知等,右边部分的抑郁、焦虑等属于情绪状态),维度二为情绪调节策略与效果评估(上下分,情绪调节策略包含上边部分的情绪调节、认知重评等,情绪调节策略的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下边部分的心理测量学研究、信度等);3个热点分类分别为:情绪与决策及其关系的ERP研究、情绪的理论研究及调节策略、情绪状态的心理测量学研究.图2进一步揭示出,近五年国内情绪研究成果对单一、具体的情绪状态的研究较为关注,如对焦虑和抑郁等情绪的研究;情绪研究主要围绕情绪认知和心理测量学研究(横轴),心理健康和决策(纵轴)展开;共同关注的焦点是学业情绪和情绪状态(坐标的中心点).
综上所述,国内情绪领域近五年内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2个维度和3个热点:2个维度分别为情绪能力和情绪状态,情绪调节策略与效果评估;3个热点为:情绪与决策及其关系的ERP研究、情绪的理论研究及调节策略、情绪状态的心理测量学研究.
可以看出,国内有关情绪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不足:第一,当前的研究更侧重于对理论的梳理与完善,而较少提出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不能更好地为生活服务.第二,相对于对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的较为丰富的研究,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情绪状态的干预研究(尤其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绪状态)还比较缺乏.第三,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为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得出粗糙的结论,对这一领域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十分有限.第四,研究对象主要为儿童、青少年,而缺少对生命全程的关注.
为促进我国情绪领域的研究在未来几年内取得快速、高效的发展,国内学者还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突破:第一,在理论相对完善的基础上,加大实证研究的力度,掌握经济学、决策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探寻出对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策略.第二,加大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绪状态的研究,增加对情绪状态的干预研究,这一方面目前研究较少,需要更多的学者投入,以丰富其研究成果.第三,丰富研究方法,后续研究者可以将更多的先进研究方法(如fMRI、PET、外周生理测量等)引入到情绪领域当中,以便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研究成果.第四,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更多地关注包括儿童、青少年在内的生命全程.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4-365.
[2]石林.情绪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综述[J].心理学动态,2000,8(1):63-68.
[3]罗跃嘉,黄宇霞,李新影,等.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事件相关脑电位系列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05-510.
[4]窦凯,聂衍刚,王玉洁,等.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3,36(1): 139-144.
[5]张维香,倪涛涛,焉钰.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就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1(1):59-61.
[6]陈悦,刘泽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3(2):149-154.
[7]任红娟,张志强.基于文献计量的科学知识图谱发展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12):86-90.
[8]崔雷.书目共现分析系统《用户使用说明书》[EB/OL].(2011-01-16)[2013-09-12].http://cid3adcb3b569c0a509. skydrive.live.com/browse.aspx/BICOMB.
[9]郭文斌,方俊明,陈秋珠.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脑认知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6(8):89-91.
[10]孙芳萍,陈传锋.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1):204-206.
[11]徐先彩,龚少英.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1):92-97.
[12]Phye G D,Schutz P,Pekrun R.Emotion in education[M].California:Academic Press,2011.13-36.
[13]刘国雄,方富熹,赵佳.幼儿对不同情境中的情绪认知及其归因[J].心理学报,2006,38(2):216-222.
[14]陈璟,李红.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1(1):7-13.
[15]王沛,乔玉柱.大学生日常消费决策中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J].心理科学,2006,29(3):716-720.
[16]王敏,郭文斌.我国近十年情绪调节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心理研究,2011,4(5):56-59.
[17]刘兴华,钱铭怡.焦虑个体对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偏向[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5):337-339.
[18]董妍,王琦,邢采.积极情绪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的进展[J].心理科学,2012,35(2):487-493.
[19]徐鹏飞,黄宇霞,罗跃嘉.中国情绪影像材料库的初步编制和评定[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7):551-561.
[20]王振宏,吕薇,杜娟,等.大学生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个人资源的中介效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 (7):521-527.
[21]王艳梅,张宇君.分视野范式呈现的情绪性面孔的加工[J].心理科学,2010,33(3):573-575.
【责任编辑 曹 静】
The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Based on Hotspots Research of the Research of Emotion in Recent Five Years in China
CHEN Mei,XU Su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accurate hotspots and emphasis of the research of emotion in China,the research uses the software of Bicomb and SPSS to analyze 440 papers from 2008 to 2013,which are selected from CNKI.The research suggests the following results:the hotspots of the research of emotion are around two dimensions and three hotspots.Two dimensions are: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emotional state,and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effect evaluation.Three hotspots are: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ERP study of emotion,theoretical study of emotion and regulation strategies,and psychometric study of emotional state.
emotion;research hotspot;mapping knowledge domain
B842.6
A
1009-5128(2014)07-0048-06
1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国学术期刊
总库中查找主题为“情绪”的有关文献94 659篇,本文献将期刊年限设定为2008—2013年,来源类别设定为“CSSCI”.其次,剔除刊物征稿要求、无作者的文献、无关键词的文献、刊物总目录信息、征订启事、会议信息、产品介绍信息、影评等与情绪热点无关的文章后,最后确定的有效文献为440篇.对得到的资料进行规范化处理:将事件相关电位和ERP合并为ERP;负性情绪和消极情绪合并为消极情绪;横断面研究和横断面调查合并为横断面研究;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调节合并为情绪调节.
2013-10-10
温州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教育研究方法(3160603601030905)
陈梅(1988—),女,安徽六安人,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徐速(1969—),女,浙江永嘉人,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发展心理学研究.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1]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行为.情绪对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不良的情绪体验可能会带来对健康不利的因素,积极情绪会改善生活质量.[2]19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开始对情绪进行长期而深刻的研究,近五年,出现了很多有关情绪的研究成果.罗跃嘉、黄宇霞、李新影和李雪冰研究了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负性情绪刺激在认知加工中具有某种优先权.[3]窦凯、聂衍刚、王玉洁、刘毅和黎建斌等对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方式、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关系紧密;前两者可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4]张维香、倪涛涛、焉钰在对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就业绩效关系的系统分析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情绪管理能力已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显性因素,情绪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情绪适应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在不同方面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绩效.[5]综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可知,情绪对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对情绪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使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至关重要.采用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知识图谱法[6-7],绘制了情绪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
1.1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