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艳霞 张 燕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医院,吉林 永吉 132200)
层级管理在病房护理人员管理中的策略
费艳霞 张 燕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医院,吉林 永吉 132200)
目的分析层级管理在病房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实施策略与实施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病房护理人员管理工作中采取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分层调用,并利用我院自制调查表对实施层级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统计实施前后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病房护理质量显著提升,病房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层级管理模式可促使病房护理人员职业成就感显著提高,实现病房护理的专职化与规范化护理,促使医院病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病房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护理质量
在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医疗保健理念逐渐改进下,人们关于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护理质量是对患者临床治疗与康复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因素[1],同时也是护理工作开展的核心与基础,对医院整体形象有重要影响,然而我国目前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应用还存在诸多不合理问题,难以对现代医学相应需求予以有效满足[2]。为探讨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应用方法,促使各级护理人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我院自2012年11月至至2013年11月在病房护理人员管理工作中采取层级管理模式,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开放性病床186张,配备病房护理人员62人,包括护士长3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3名,护士28名,助理护士15名,收治患者主要为内科患者,有较多危重患者,且病房护理工作繁重。
1.2 方法
①制定层级管理实施细则:首先确定参与研究的科室,展开病房护士层级管理工作开展方案与评定细则制定,对评定条件、破格评定条件予以明确。病房护士先对工作细则展开学习,自报等级后由专家组进行评定并聘用,同时展开月度、年度考核标准制定,对降级与晋升条件予以明确,和财务部相配合制定层级管理奖励措施。②对不同层级护士工作岗位及护理模式予以明确:在对护士层级予以确定后,以护理人员能级为依据设置不同层级护理岗位,其中护士长自专业技术管理模式转变为以护士工作安排、行政管理为重点的模式,主要任务是对高级责任护士与专科护士展开考核与管理。专科护士对住院患者负全责,指导下一级护士对护理工作内容加以落实,对本专科护理工作展开引导,负责本科室科研教学工作。高级责任护士在护士长和专科护士指导下开展护理工作,对初级责任护士业务工作给予指导,对护理工作流程加以安排,同时参与到一线或二线值班中。初级责任护士应在上级护士引导下开展护理工作,根据相应要求观察患者病情并加以记录。助理护士应在初级责任护士指导下照护患者生活,协助其完成非技术性、基础性护理工作。③层级管理具体实施:将高级责任护士和初级责任护士划分为一组全面负责制护理工作,轮流进行休息。护士每日随医师查房,对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熟练掌握,完成查房后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协同本组护士共同展开所负责患者相应护理、检查、临床治疗与健康指导工作,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对本组护理质量展开检查和监督。
1.3 评价方法
对实施层级管理前的2012年1月至11月(实施前)和实施层级管理后的2013年1月至11月(实施后)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进行统计,利用我院专家拟定的护理质量调查表对两时段内病房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优良。
1.4 统计学分析
2.1 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对比
实施层级管理后病房护理质量有显著提升(P<0.05),具体见表1。
2.2 实施前后护理差错发生率对比
实施层级管理前,病房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9.48%(90/462),实施层级管理后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73%(25/528),实施层级管理后病房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
目前在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医院管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已得到有效应用,我国广州、上海等发达城市也逐步开始应用这一管理模式,效果十分显著[3]。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模式可对医院现有人力资源予以充分利用,促使护理管理模式得到优化,可实现以最少人力收获最大效益的目的。
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病房护理人员管理中实施层级管理,通过对实施前与实施后两时段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发现实施层级管理后,病房基础护理质量、护理考核与病房管理质量等均有显著提升,护理差错发生率也由实施前的19.48%降低至4.73%,这一结果陈亚红[4]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层级管理模式可经明确责任等方法提高护士责任心,促使其不断改进工作态度,提高自我工作技能,从而促使病房护理质量不断得以提高。经对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工作状况进行总结,笔者发现,在病房护理人员管理中实施层级管理模式,首先可促使护士长角色合理回位。在病房护理人员中,护士长承担的职责是对科室护理工作展开管理,然而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护士长的工作职责较为繁琐,不仅要对科室内琐碎事务加以管理,同时还要对病历展开审查,对护理记录进行修改,指导护士展开专业工作,另外还需加入到护理班次工作之中,这导致护士长在管理上的精力与时间大大缩小。在实施层级管理后,护士长可从专业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通过抓好高级责任护士与专科护士指导与管理工作,使其负责具体的专业工作即可,这可确保护士长有更多精力与时间开展管理工作。其次,一直以来,我国多数医院不论护士年资与技术职务如何,所做工作都一样,在护士人员中缺少职业发展体系,容易造成高级护理人员异常流动问题。通过层级管理的实施,可给予专科护士与高级责任护士等高级护士充分的专业尊重,在认可其价值的同时给予相应经济奖励,促使其自身学识、专业技能得到提高,职业成就感大幅增强,充分调动起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另外,实施层级管理可为初级责任护士与助理护士提供良好发展机制,引导其不断提升自我,增强自身业务素质,在工作中努力表现以通过技术能力评估,使其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可促使其工作积极性得以充分激发。
表1 实施层级管理前后病房护理质量对比(,分)
表1 实施层级管理前后病房护理质量对比(,分)
时间病房管理质量一级、特级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病历书写质量护理考核患者满意度实施前87.3±2.690.5±2.489.5±2.790.2±3.588.5±3.190.2±4.3实施后92.4±3.495.6±2.893.4±2.297.4±2.593.4±2.796.5±4.2
综上所述,层级管理模式可促使病房护理人员职业成就感显著提高,实现病房护理的专职化与规范化护理,促使医院病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1] 曾拥亚,谢穗雅,黄玉蛾.层级管理在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与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1996.
[2] 郑雪芬.俞忆春.护理层级管理在产科特需病房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0,8(7):1845-1846.
[3] 陈玉珍,冯青嫦,林艳香.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探讨[J].中国医院,2008,12(7):70-71.
[4] 陈亚红,王素贞,戴雪芬.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特需病房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916-1917.
R47
C
1671-8194(2014)23-03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