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蜂业气象指数保险需求调查与分析

2014-05-25 00:35:07梁崇波刘进祖吴忠高王星张永贵安康
中国蜂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蜂农蜂业政策性

梁崇波刘进祖吴忠高王星张永贵安康

(1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北京100029;2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北京100093)

北京市蜂业气象指数保险需求调查与分析

梁崇波1刘进祖1吴忠高1王星1张永贵1安康2

(1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北京100029;2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北京100093)

蜜蜂产业对人类健康、农民致富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受自然天气影响程度较大。探索如何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与分摊机制就成为了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不断思考和期望解决的课题,而农业政策性保险是全面构建蜂业生产扶持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针对北京市养蜂农户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需求特点、参加保险的意愿及对蜂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天气因素,开展了蜂业气象指数保险需求调查,对气象指标的选择、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和参与保险的蜂农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为制订科学的蜂业气象指数保险条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蜂业气象指数保险;风险;需求分析;建议

1 引言

蜜蜂产业被誉为“空中农业”、“生态农业”。蜜蜂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营养保健品,更重要的是蜜蜂授粉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据美国农业部统计,蜜蜂为各种作物和瓜果授粉所产生综合经济效益是所获得的蜂产品经济效益的132倍,为此,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发展蜜蜂产业。但蜜蜂产业“靠天吃饭”特点突出,受自然气候影响非常大,近年来,我国气候变化异常,干旱、地震、洪涝、冻害等灾害频繁发生,这些极端天气给蜜蜂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是给重灾区蜂业生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蜂业气象指数保险是蜂农应对气象灾害时有效的风险转移工具。2007年政府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其中包括积极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与分摊机制,之后每年的政府一号文件都提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如今,农业政策性保险在我国得到了全面推广。北京市农业政策性保险自2007年5月启动以来,至今已逐步建立了23个险种,财政给予了农业政策性保险大力支持,确立了政府主导下的商业运作模式,实现了“风险分散到位、财政支持到位、市场化运作到位、制度保障到位”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四到位”。

北京市是我国养蜂重点省市之一,全市有200多种蜜粉源植物,其中主要蜜源植物有47种,面积达80多万公顷,蜂群饲养量23.6万群,年产蜂蜜1000万kg,蜂王浆11.3万kg,据测算,全市最大载蜂量可容纳60万群。但北京养蜂的现实情况是走小农经济发展道路,蜂农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一旦遭遇自然灾害,自救能力差。为弄清北京市蜂农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需求特点、参加保险的意愿及对蜂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天气因素,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广泛开展了蜂业气象指数保险需求调查,从而制定和推行最适合北京市的蜂业气象指数保险条款。本文针对北京市昌平区和密云县160位蜂农进行《蜂业气象指数保险需求评估问卷》调查和分析,这160位蜂农全部参加了养蜂专业合作社。

2 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调查区域

问卷选取北京市两个养蜂重点区县——昌平区和密云县,分别位于北京市西北和东北部,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昌平区山区占全区总面积的53.6%,林木绿化率达到60.60%,年平均气温11.8℃,年平均降水量584毫米;密云县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9.5%;林木绿化率达到69.31%,年平均气温11.3℃,年平均降水量661.3毫米。主要蜜粉源植物为荆条、洋槐、酸枣,辅助蜜源有山桃、山杏、荆芥、益母草、板栗等,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是旱涝灾害、连阴雨天、冻害、雪灾、大风和冰雹等。

2.2 问卷设计

为摸清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对养蜂生产的影响方式及影响程度,掌握养蜂生产的第一手材料,为保险条款的制定提供准确依据,使保险合同中的指数评估、保费等关键条款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和更具可操作性,设计了《蜂业气象指数保险需求评估问卷》,问卷涉及了19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蜂场基本信息、养蜂成本、收入情况、蜜源植物情况、养蜂主要风险及影响程度、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了解程度、加入保险的意愿和积极性等。

3 调查问卷分析

3.1 问卷调查人员的年龄结构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60份,收回153份,有效问卷153份,其中昌平区52份,密云县101份,乡镇范围共涉及15个,其中昌平区涉及6个乡镇,密云县涉及9个乡镇。蜂农年龄40岁以下有11人,占总调查人员的7.2%,年龄最小的28岁;年龄40岁至50岁的有56人,占总调查人员的36.6%;年龄51岁至60岁的有60人,占总调查人员的39.2%;年龄61岁以上有26人,占总调查人员的17.0%,最大年龄为78岁。由此可见,饲养蜜蜂人员的年龄大多是40岁至60岁之间,共116人,约占调研问卷群的70%。

表1 调查人群的年龄和数量

3.2 每箱蜂饲养成本分析

通过将问卷汇总,两个区县采取分别将每户蜂农的每箱平均饲养成本(蜂具、药品、白糖和其它等项)相加累计得出每户每箱成本,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两个区县的每箱蜂的饲养成本。

表2 每箱蜂饲养成本

3.3 影响养蜂产值的主要自然因素

调查问卷对影响蜂业产量的16项自然因素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普遍认为荆条花期前干旱、荆条花期连阴雨、荆条花期干旱、洋槐花期大风为影响蜂蜜产量的主要因素,占总比重的63%以上;其中有25%的蜂农把荆条花期前干旱当作首要风险,16%的蜂农把荆条花期连阴雨当作首要风险,有12%的蜂农把荆条花期干旱当作首要风险。

3.4 影响养蜂产值的主要人为因素

调查问卷对影响蜂业产量的8项人为因素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普遍认为蜂产品售价太低、饲料糖价太高、病虫害、农药中毒为主要因素。

3.5 降雨与蜂业生产损失的关系

在调查问卷中,涉及降雨量的不可预测性(比如有的年份降水不足,有的年份降水过量、年降雨量的不稳定)造成损失占蜂业生产损失总量的百分比。在153份调查问卷中,有90%的蜂农认为最近10年中,该地区的降雨量不稳定;有63.5%的蜂农认为一半以上的损失是由于降雨量不足或过量导致的,有36.5%的蜂农认为全部损失是由于降雨量不足或过量导致的。

图1 调查人员提供的自然因素对蜂业产值影响的百分比例

3.6 蜂农的风险应对策略

昌平区和密云县两地的主要蜜源植物是洋槐和荆条,蜂产品生产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至7月,蜂产品收入约占全年总收入的80~90%。在调查问卷中,关于降水量不足或过量引起的蜂场损失,82.4%的蜂农没有得到过政府补贴,开展自救;11.8%蜂农得到过政府补贴;5.8%的蜂农因没有得到任何形式救济,而选择改行。

图2 调查人员提供的人为因素对蜂业产值影响的百分比例

3.7 蜂农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认知

在调查问卷中,涉及了蜂农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认知了解程度情况,鉴于北京市农业政策性保险启动较早,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机综合业,因此,85%的蜂农都听说过农业政策性保险,其中50%的蜂农对农业政策性保险有一定了解,只有4%的蜂农家庭参加过农业政策性保险,并从中受益。

3.8 蜂农对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购买意愿调查

为了解蜂农对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潜在购买意愿,在问卷中向蜂农提出了是否有兴趣参加蜂业保险的问题,79%的蜂农表示有兴趣购买,17%的蜂农表示不确定,4%的蜂农表示没有兴趣购买。

4 结论

通过对北京市密云县和昌平区两个区县160户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北京地区蜂农面临的主要气象风险是干旱、连阴天、降水,建议保险引入降水指数和连阴天指数;二是蜂农对农业政策性有一定的了解,购买意愿强烈,尤其是养蜂大户、专业养蜂和曾遭受自然灾害损失严重的蜂农购买意愿更为强烈;三是蜂农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自救能力差,急需政府出台全市性的蜂产业扶持政策;四是蜂农养蜂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越高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认知度越高,更有利于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推广。

表3 蜂农风险应对策略

5 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显著优势

蜂业气象指数保险是一种新型的保险产品,它是把特定气候条件对蜂产业的损失程度指数化,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并对蜂产业造成一定影响时,蜂农就可以获得相应标准的赔付,因此,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5.1 蜂农的保障水平得到提高

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推出,将有效分化恶劣天气对蜂业生产的风险,补偿蜂农的自然灾害风险损失,有效扶持蜂业生产中的“弱势群体”,使蜂农抵御风险和恢复生产的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保障了蜂农的利益,同时,借助保险的杠杆作用,能够成倍放大财政支农、强农、惠农政策效果,从而助推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5.2 克服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蜂业气象指数保险能有效规避由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保险公司划定的统一保险风险区域内,蜂农以统一标准购买保险,当灾害发生时获得同等赔偿,额外的损失由蜂农自己承担,这种以第三方方式出现的严格客观规范的赔付标准,极大地解决了蜂农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调动了蜂农的生产积极性。

5.3 管理成本低,操作简便

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管理成本低,操作简便,一是保险条款是标准化的,赔付指标已确定;二是不需要对蜂产品或者蜂农进行监督;三是一旦发生灾害,保险公司只需依据条款和气象数据,对每位蜂户进行一对一的赔付。

6 建议

6.1 强化保险宣传

北京市启动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在全国尚属首例,虽然北京蜂农对保险的认知度比较高,但只有4%的蜂农家参加过农业政策性保险,因此要充分发挥媒体优势,采取蜂农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有效载体,多渠道加强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宣传,提高蜂农风险意识,让蜂农认识到蜂业气象指数保险是我市推进蜂产业发展重要举措,不断增强蜂农参与保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6.2 加大财政支持

蜂农属于低收入水平的弱势群体,虽购买保险意愿强烈,但购买意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费的高低,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属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因此要不断加大政府支持和工作指导力度,通过财政补贴来带动蜂农购买保险,逐步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度。

6.3 获取准确数据

准确的数据是制定保险条款和实施赔付的前提,为确保相关气象数据的准确、公正、公平、公开,保险期间内的实际气象数据以保险范围内的气象观测站观测发布的数据为准,并需要得到北京市气象局的认证。

6.4 梯次推进实施

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在我国保险行业险种中是一个创新品种,是一个新鲜事物,要通过分析当地蜂农的认知度、需求意愿、组织化程度及当地近20年内的气象数据,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险条款,以点带面,梯次推进,不断完善,稳妥有效地推进,逐步扩大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险水平。

6.5 加强风险管控

一方面要加强业务风险管控,防范道德风险。蜂业气象指数保险不仅对蜂产业来讲是一个保险业务领域的新突破,还是在指数保险的新尝试,都应将防范风险规范贯彻于全部工作的过程之中,既要有详实的情况调研和科学严谨的理算;另一方面要严把承保数量这一关。对已加入养蜂合作社的成员作为保险对象,在承保时,查询合作社社员的身份(农业部印发的标准《养蜂证》)和交纳蜂产品的产品记录,确保投保蜂群数量的真实准确。

[1]陈小梅.天气指数保险在我国的应用研究.金融与经济,2011(9):90-92.

[2]曹雪琴.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和天气指数保险的应用——印度实践评析与借鉴.上含保险,2008(8):53-58.

[3]王文静.开展气象指数农业保险的前景分析.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1):78-80.

[4]朱俊生.中国天气指数保险试点的运行及其评估——以安徽省水稻干旱和高温热害指数保险为例.保险研究,2011年第3期:19-25.

[5]刘进祖,梁崇波.北京蜂业实现快速发展.中国蜂业,2005(5),32-33.

猜你喜欢
蜂农蜂业政策性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蜜蜂杂志(2022年5期)2022-07-20 09:53:58
2022-2024 年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
海洋与渔业(2022年2期)2022-05-18 07:25:38
河南卓宇蜂业
蜜蜂杂志(2021年10期)2021-12-06 03:15:28
河南卓宇蜂业
蜜蜂杂志(2021年3期)2021-10-19 10:00:56
罗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体系批判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42
中蜂产业一线蜂农群体现状调查
——以金华为例
中国蜂业(2021年6期)2021-08-02 02:57:00
河南卓宇蜂业
蜜蜂杂志(2021年11期)2021-02-18 07:21:30
追花寻“蜜”
蜂产业蜂农技术需求偏好研究
——基于武汉市黄陂区的调查
中国蜂业(2016年11期)2017-01-04 13: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