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媒体微博的意见性信息表达
——以『青岛中石化输油管爆炸』为例
□李杰
随着媒体在微博中影响力的不断增大,研究媒体微博的文章越来越多,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媒体微博”得到22,789条结果。大致浏览其题目,发现对媒体微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对媒体微博营销方面的研究;分别针对不同类别的媒体微博进行考察;对某一官微或者几个官微就行研究。而针对媒体微博的意见性信息研究很少,研究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媒体微博意见表达更少。笔者发现,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媒体微博所发表的意见信息有着一定的规律。本文试图找出这个规律并思考其优劣势,以期媒体能够更好地运用微博这个平台发出更有力量的意见信息。
一、相关概念。
意见性信息:信息可分为事实性信息、意见性信息、情感性信息。这里的“意见”指的是各种各样的看法或想法。①意见性信息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即为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有着明显界限,对新闻评论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在新媒体尤其是微博兴起之后,这些都发生了变化,媒体在微博中的意见表达是 “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相结合,不同报道样式与评论样式穿插组合运用”。②在微博中,媒体关于某个新闻事件发表的一个表情、一个词、一句话都能代表媒体的意见。
媒体微博:据《2011—2012年媒体微博运维白皮书》数据显示,2009年是媒体纷纷上线微博的始发年,截至2012年11月18日,新浪微博媒体机构帐号总数达到1.8万左右。媒体微博粉丝数量也不断上升,接近新浪微博用户总数的二分之一,即每两个新浪微博用户中就有一位用户关注了某一媒体官微。由此可见,媒体利用微博能够产生巨大影响,“官方微博依托于母媒体业已具备的资源,通过网上网下有效合作、通力传播,可将某社会议题止于舆论中心位置,最终形成全社会都关注的话题,完成针对受众的社会现实建构。”③
突发性公共事件: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媒体运用微博平台成功引导了多起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良性发展。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事件确定:2013年11月22日上午,青岛黄岛的中石化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导致62人遇难,属于突发性公共事件。此事件伤亡情况以及处理结果等引起各方关注。
主体确定:本次研究以新浪微博为平台。根据2014年1月新浪微博风云榜媒体影响力榜单,选取前50名媒体;分别在这50名媒体的微博中输入“青岛”进行搜索,得到33个报道此事故的媒体。
资料内容来源:对这33家媒体关于此事故的微博进行搜集,共有599条,其中,含有意见性信息表达的微博共有165条。以下数据的得来都基于对这165条微博的内容分析。
三、研究建构。
本文主要从搜集到的165条微博的表现特征和话语方式两方面来建构。表现特征主要有:表达形式主要有纯意见、意见+新闻、意见+新闻+图片、意见+新闻+图片+链接、意见+新闻+链接、意见+链接+图片、意见+链接等7种形式。意见来源:这些微博并不都是原创,有12%来自转载,转载来源主要有其他网络媒体、纸媒、网民等。时间分布:关于此事故意见性信息表达分为两个阶段,事发阶段从11月22日延续到11月30日;处理阶段分为两个时间段,12月3日到12月11日,1月8日和10日、11日。意见主题:意见性信息表达透露出4个主题,即为伤亡祈福、安全生产反思、问责、灾后救援。表达情感主要有悲伤、坚强、愤怒、反思、冷静、赞美等情感。
话语方式主要有:话语形式主要有纯文字、纯表情、文字+表情、文字+图片、文字+表情+图片等五种,句式构成包括陈述句、祈使句、反问句、感叹句、疑问句等。
一、意见性信息的表现特征。
(一)表达形式注重图文并用,夹叙夹议。表达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对微博来说,在突发性事件中,尤其是伤亡惨重的事件中,图片和表情比文字更具有说服力,多种形式的结合也是媒体微博的常用方式。如《新闻晨报》在11月23日21:56发的微博,既有为死伤者祈福的祝愿,也有事故最新发展情况,并加入链接配发祈福图片。图文并重,夹叙夹议。在165条意见性信息中,占比例最大的表达形式是意见+新闻+图片,其次是意见+新闻。这两种形式最能体现微博的特征,符合微博用户快速浏览的习惯,并能在简短的140字数限制内充分表达意见信息。
(二)意见表达突破原创,重视与纸媒结合,来源多样。媒体微博引用来源比例最高的是纸媒,与母媒体结合并进是一些媒体提高影响的策略。《环球时报》11月26日9:28发表的意见引自《京华时报》,追问青岛黄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虽然,媒体在微博上表达意见来源多样,但是其意见主要还是原创。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其独特视角,保持影响力。
(三)时效性突出,但关注时间短。在事故发生当天,这33家媒体关于事故意见表达共54条,极具时效性。在随后几天,救援不断进行,媒体官微根据最新进展不间断发微博,表达情感。但是11月22日之后关注度一直在下降,1月8日、10日、11日三天有媒体微博继续跟进。
(四)意见主题以“伤亡祈福”为主。面对伤亡惨状,“祈福”是所有人最该做的。媒体在微博上除了坚持客观性的职业素养,更有了一般民众的情怀,在“理”之外更有“情”。根据数据,“伤亡祈福”的主题在所有主题中占67%。问责同样不能少,媒体微博的意见表达中,问责占到16%,是除了“伤亡祈福”之外比例最高的。其他主题包括“灾后救援”和“安全生产反思”分别占10%和7%。
(五)情感以“悲伤”为主调,“坚强”和“反思”亦不可少。情感的流露是意见表达的必要因素,意见性信息表达是带有强烈主观感情的话语。在媒体对于这次事故的6种情感,即 “悲伤”“坚强”“愤怒”“反思”“冷静”“赞美”中,“悲伤”是媒体微博对事故表达出来的的最多的情感,共90条,占55%。“坚强”和“反思”亦不可少。
二、意见性信息表达的话语方式。
话语方式主要是指微博语言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研究话语方式是对媒体微博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意见性信息表达的一种微观审视。根据内容分析结果,本文研究主要从话语形式、话语成分、句式构成三方面考察。
(一)话语多以“表情”呈现,文字其次。微博媒体意见信息话语形式有“纯文字”“纯表情”“文字+表情”“文字+图片”“文字+表情+图片”等5类。“纯表情”比例最高,占43%,这些表情主要以“蜡烛”和“爱心”构成,还有“愤怒”等表情。
(二)话语成分中“表情”运用最多。微博的意见性信息的表达和传统媒体不同,有了更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在此次文本分析中,话语成分共包含4个方面,“表情”“词语”“一句话”“一段话”。为了更好区分,笔者根据表达者语言和标点符号,将有些四字词语作为一句话看待,如《人民日报》11月22日15:07发微博说“祝福平安!”;有2句或2句以上的意见表达作为“一段话”。“表情”“词语”“一句话”“一段话”所占的比例分别是43%、1%、26%和24%。
(三)句式使用以“祈使句”居多,其中祈使句中的“请求句”比例最大。句式按照表达语气、主语性质、句子数量、句式整齐等分为很多类,本文根据表达语气的分类方法归纳出165条微博使用的句式,有陈述句、祈使句、反问句、感叹句、疑问句。研究发现,祈使句是最多的,主要以“愿”“请”两字开头表达“愿安息/安好”“请伤亡数字停下来”等意思。在百度百科中搜索“祈使句”,其作用是要求、请求或命令、劝告、叮嘱、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根据祈使句的作用结合165条微博内容发现,要求、请求、命令的作用都有所体现,其中,在祈使句中表达请求作用的最多。
一、研究总结。本文主要研究媒体微博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意见性信息表达,针对搜集到的165条微博,从表现特征和话语方式两方面进行研究。
从表现特征来看,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媒体在微博中的意见信息表达形式注重图文并用,夹叙夹议,能够紧跟微博突破传统;在意见来源方面做到了突破原创,重视与纸媒结合,充分利用微博平台;在时间分布方面时效性突出,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意见表达出来,但是持续时间很短,随热度下滑而逐渐消声;在意见主题方面以“伤亡祈福”为主,民心所向;在情感方面以“悲伤”为主调,“坚强”和“反思”同样需要。
从话语方式来看,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媒体微博话语多以“表情”呈现,文字其次,这是媒体利用微博的优势但也造成意见信息表达深度不够;话语成分以“表情”运用最多;句式使用以“祈使句”居多,其中祈使句中的“请求句”比例最大,这是面对伤亡惨重的公共事件的共性。
二、离真正的意见表达更近还是渐行渐远。根据以上研究数据来看,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媒体微博意见表达主要停留在浅层方面,以表情或词语、一句话等表达意见或情感,主题主要集中在“祈福”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微博信息更新速度快、字数限制等原因,媒体在微博中一直在追求时效,却缺少深度。如何保持媒体本身的严肃和沉稳,又符合微博的自身特点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
①涂光晋:《新闻评论的历史性变迁》,《中国记者》,2004(12)。
②谢金文:《新闻传媒中意见性信息传播初探---兼谈传播者的素养要求》,《新闻记者》,2005(6)。
③新浪、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3新浪媒体微博报告》,第五部分第四节第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