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礼忠
何为探究式教学?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它来自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探究式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来探究自然,是通过“做、中、学”来学科学,而不是将学生看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我国的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中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的误区
新课程实施以来,探究式教学方式在积极推进,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探究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物理探究式教学目标确定的误解
很多初中物理教师认为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没有对学生、教学内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的教学目标没有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或者是偏重知识与技能,对另两个维度目标不够重视,有的教学目标设定得过高而不具备操作性.
2.对物理探究式教学内容确定的误区
探究内容难度的确定应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些探究内容过于繁杂或过于简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就是难度确定的理论之一.现阶段有些教师认为物理教学无非是物理学科知识的传承,没有必要应用这种费时的教学方法,把物理探究式教学当做应付教学检查或开展公开课的教学形式.另有些初中物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偏爱探究式教学,让探究式教学承载了实现物理课程所有目标的重任,几乎是每课必实验,每实验必探究,把探究式教学当做物理教学活动的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3.探究作业布置的误区
探究活动完成后,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缺乏创新.为了应对中考,大多数教师无论课堂探究活动如何生动活泼,但课后作业却仍以知识的巩固为主,大量布置与探究活动不太关联的重复训练题.
二、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改进的策略
1.合理确定探究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探究活动始终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因此设计探究式教学目标应注意:教学目标针对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所能达到的行为变化,而不是教师是否能完成的教学任务.所以陈述时应该使用“学生能”、“学生可以”等语言.
例如,在“科学探究:透镜”的教学目标表述如下:(1)学生能正确判断他们从未见过的透镜是否属于凸透镜还是凹透镜;(2)学生能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探究式教学目标设定必须同时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群体合作的,都会让学生在心理上的自我激励、自信心的增强.
例如,在讲“杠杆的平衡”时,教师利用生活中的杠杆(如杆秤、钳子等)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自己所认识的杠杆,并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杠杆的平衡原理.学生在有效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增强了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习动力驱使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联系生活过程中,学生积极思维,热情交流,“说说自己”、“听听别人”,不但认识了自己过去没有注意没有发现的杠杆,而且在倾听与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信息共享的快乐.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讨论,在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同时,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可以看到,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了发展,过程方法得到了领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体验,物理课程的内在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2.恰当选取探究内容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物理知识都适合用探究的形式来讲授,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不能事事都探究,有些目标必须通过探究才能完成,而有些目标则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达成.要遵守探究式与传授式等其他教学方式相互补充的原则,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皆承载不同的教学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组织不同程度的探究活动,通过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结合进行,使教学具有时效性.
通常适合探究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1)物理学基本概念与定律,物理概念与定律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学生所学的概念和规律是科学家早已建立的,要让学生真正接受这些概念和规律,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科学推理等各种物理思维方法,排除各种次要因素的干扰,抓住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概念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灵活地运用.例如,密度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内容,在密度概念形成的教学中,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先通过测量比较不同体积的同一种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再通过测量比较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相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而不同物质的这个比值一般不同.再经过是否可改变这个比值的思考,从而引入密度的概念.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了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物理量,而且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2)物理学探索性实验,这是初中物理探究课堂的最主要部分.(3)与物理学相关联的多学科综合性问题.(4)现实生活中的物理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善于从现代日常生活中寻找探究性课题并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内容选定后,还应遵循部分探究与全部探究相结合的原则.设计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创造条件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让学生完整地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由于探究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任务的限制,在具体设计探究活动的过程时,要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用系统的观念进行有意识的设计,逐级推进,系统安排 .不同的探究内容侧重不同的探究要素或环节,只需选取少数探究内容体现科学探究的全部要素.
3.创新布置探究作业
为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完成后,作业布置通常要以下面几点为依据:(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采用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2)留课外阅读的作业.课外阅读的作业,不但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留想象的作业.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书本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4)留由师生共同建构的开放性作业.知识来源于生活,要多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 .
例如,在讲“杠杆”后,我设计如下作业:(1)让学生上网调查从古至今,人类对杠杆的应用与研究;(2)请学生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制作小杆秤;(3)请学生回家利用身边的器材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这就是新课程标准中重要培养目标之一.这样才能把早已生成的封闭型的学科作业改为由师生共同建构的开放性作业,让学生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让物理作业与时代一起发展.
总之,探究式教学活动是一个开放的探究性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复合主体互动的过程,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良好的交流平台,使学生敢于并善于交流,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突出学生在探究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