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宽+陈春红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快速向前,社会的发展又急需教育的发展和创新,而教育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突破传统,与时俱进,才能创新与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影响巨大,我们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同时也应把教育作为全局性和基础性的后备力量,把教育的发展置于国家战略地位.这就要求教育的改革必须把课程教学改革包括其中,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虽然信息技术本身无法引发教育革命,但它却能在教育革命中产生重要作用.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问题,信息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则既能促进教师的教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但若使用不当或没有正确的理念,也会给教育教学带来困难.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 构建信息化环境实施教学活动, 构建教学内容信息化处理后的学习资源, 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进行知识建构.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便携、快捷、准确以及信息处理功能强大等特点, 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将高中数学的知识、内容恰当呈现, 形成学习资源. 通过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景实施教学, 让学生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来探究、发现、获取、验证、建构数学知识,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 并且形成自觉运用信息技术来学习数学的意识.
二、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简单
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把计算机设备当成了电子黑板,将教学课件当成了电子板书,课堂教学中还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快速地浏览着屏幕上的板书,可谓是用“机灌”代替“人灌”,一堂课下来,速度是提高了(因为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但学生却缺少思考和知识建构的机会,只是被所谓的教学课件牵着鼻子走,单靠看和听,学习知识的效率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整合中如果不能正确处理教材、学生、信息技术与自身的关系,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课件而忽略课前备课,上课只是打开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这使得课堂教学变成了简单的电脑操作,上课过程要受电脑牵制,其实质与传统的教学没什么区别,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这显然是整合中的一大误区.
2.教师掌握的技术知识不足
整合中,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对学科教师的技术水平提出了高要求.教师首先得学会做课件,并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但是实际教学中课件制作需要花费的时间很多,从备课到设计教学过程到精心制作出较理想的教学课件,需要花掉教师将近一周的时间.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工作负担较重,再加上班级管理等其他工作,及个人、家庭因素,时间精力不允许,因此每堂课都使用课件或经常使用课件上课都很有难度.再者,相应的教育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不到位,很大一部分教师有心无力,连公开课也只能请别人帮忙制作课件,如此一来课件的制作者和教学者思想难免脱节,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
3.学生的知识有限
很多学生知识积累较少,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低,特别对于来自农村及信息设备差的学生这个问题更加明显.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主要目的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影响整合的因素除了环境、教师等因素外,最终要取决于学生.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都将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
4.盲目追求课件教学
有的教师乐于使用课件进行教学,但课件制作的前提是教学设计,有了好的教学设计才有可能制作出好的教学课件.若不能从教材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对教学做出合理的设计,再华丽的表面功夫也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有些教师把课程整合简单理解为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使用课件,理解成信息技术课件与数学内容的简单叠加,于是盲目否定并完全舍弃传统教学手段,其结果是不顾教学内容的需要一味地使用课件教学.而课件制作又费时费力,所以就出现了不顾学生的学习需要,没有依据教学目标,纯粹为了课件而课件的情况.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变成播放课件、念课件的课,这样非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还模糊了教学目标,不利于教学的进行.
信息技术对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方便的教具,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创设教学情景,也可以使用现成的课件、资源库,综合利用各种资源,选择能够揭示所需问题的数学本质的资源组织教学,形象直观地演示数学对象,动态地展现数学关系,揭示数学本质,表达数学思维,创设出展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进入学习情境去感知、理解、建构数学的意义,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