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霞
“生态课堂”提倡自主学习的方式,崇尚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从个人独立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角色从全权代理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教学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在生态课堂理念下,化学课堂正悄然发生着“化学变化”.
一、复习课的“新”上法
在生态课堂理念下,教师可巧妙运用化学小实验组织复习教学.
例如,在复习“燃烧与灭火”时,通过一个学生和我做对比实验,我将点燃的火柴向上放置、学生将点燃的火柴向下放置,观察哪支火柴先熄灭,引导燃烧条件的探究;用烧杯罩住一高一矮两支燃着的蜡烛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假若处于火灾中如何逃生;通过钻木取火、水上浇油,死灰复燃、杯水车薪、釜底抽薪等成语的化学原理挖掘,让学生理解燃烧条件;通过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实验,让学生理解燃烧离开氧气也可以发生.这样,学生接受了所要复习的知识,都紧跟着教师去思考、探究,师生互动交流达到了和谐的境界.
二、实验的“新”做法
1.老师和学生一起做演示实验
一次听课,这位老师的独到之处是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做演示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乐趣,减少了学生做演示实验的压力.学生和老师同时演示“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学生的镁条燃烧一会儿就熄灭了,而老师手中的镁条燃烧了好长时间,学生能明显地观察到老师将夹持镁条的坩埚钳慢慢由集气瓶口伸入集气瓶底,所以燃烧时间长,而学生由于缺乏实验经验,坩埚钳的位置一直没有改变,所以镁条一会儿就熄灭了.这样,教师的角色从全权代理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
2.将习题中的一些实验、课外的一些兴趣实验改成演示实验
在组织学生实验探究时,学生都能很好地做实验,并能分析实验原理.但学生做课后作业时,却非常不理想.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课上会课后不会呢?听了苏州景范中学一位化学老师的课,我深受启发.在讲“燃烧与灭火”时,这位老师做了9次演示实验,分别是:装红磷和白磷的两支试管放入热水中、白磷直接放入热水中;用试管直接罩在热水中的白磷上方使之燃烧;对试管中的红磷加热使之燃烧;用高锰酸钾粉末和浓硫酸混合点燃酒精灯;用冷的铜线圈熄灭蜡烛火焰;加热后的铜线圈不能熄灭蜡烛火焰;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混合熄灭蜡烛;用一个纸圈和套在螺丝刀金属柄上的纸圈对比哪个容易被点燃;铁粉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观看视频实验2次,分别是用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点燃火柴;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实验.学生实验14次,分别是:用倒水、倒沙子、镊子夹住灯芯、湿抹布扑灭、剪去灯芯、烧杯罩住蜡烛、玻璃片压住火焰、吹灭、踩灭9种方法熄灭蜡烛;点燃火柴对比,一根竖直向上、一根向下放;用3个棉花球分别蘸水、酒精、酒精与水体积比2∶1的酒精溶液点燃.这堂课,让我们享受了化学实验的盛宴.这位老师将习题中涉及的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让学生分析出化学原理,所以我理解了学生不会做题不是学生的错,是老师没有呈现一个真实的实验情景.用学生的眼睛,用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衡量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才是最客观的.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得到彰显
听了苏州化学教研员毛明老师的一堂课,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课堂中有巨大吸引力.同样讲燃烧,毛老师在讲台上非常忙碌地准备着2个实验,我们都在猜想,他既不用红磷,又不用白磷,怎么讲燃烧条件.上课了,毛老师首先展示了课前就在准备的一个实验:“纸盒烧开水”,让学生分析原理,对比另一个在酒精灯上一点就着的纸盒,让学生分析燃烧条件.这个实验,取材方便,也没有什么污染.然后用试管中黄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的黑色粉末,让学生猜想是什么物质,并用磁铁检验,毛老师站在凳子上,将试管中的黑色粉末慢慢散入空气中,只见火星飘逸,蔓延到一张报纸上,将报纸引燃,毛老师迅速用脚踩灭,演示灭火过程.毛老师告诉学生,为了做成功这个实验,他请教了上海师范大学的黄程杰教授,用草酸亚铁加热分解出的铁粉才能进行此实验,教育学生不要小看此等小实验.接下来他联系生活实际,火箭中的燃料燃烧反应、炸药中的炸药如何爆炸、新型爆炸材料使用原理,让学生理解燃烧的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后来毛老师挖掘教材中“烧不坏手帕”的实验,设置4个对比实验,将手帕改成纸巾,用纯酒精,酒精和水体积比2∶1,酒精和水体积比1∶1,酒精和水体积比1∶2的不同浓度酒精实验,发现纸巾有时被烧坏了,鼓励学生质疑和科学探究,并联系上海静安区教师住宅楼火灾,教育学生将来如果做建筑师,一定要设计火灾避难所.最后讲解《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故事,听得学生、老师都意犹未尽,不知不觉下课铃就响了.毛老师风趣幽默的实验表演,对小实验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丰富的文学修养,语重心长的德育教育,无不彰显出教师的人格魅力.在仰慕大师的同时,我们更要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让化学课堂充满趣味性、探究性,让学生充满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