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2014-05-22 10:37王广权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县域工业

王广权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县域地区在不断推进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发展过程和路径。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对于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地区的条件各不一样,因而发展模式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根据县域自身的发展阶段、区域环境、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等条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的。以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依据,可将县域经济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 服务业) 驱动型。当前,许多县提出“工业立县”和“工业强县”等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强调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是指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比重都占主导地位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有些县域的工业产值已经在经济总产值中占据绝对优势,形成了工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当前,我国县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还较低,发展的空间很大,县域地区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要避免走传统工业化的弯路,顺应当前我国工业向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的趋势,高起点规划,走出一条符合县域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

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

当前,阻碍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自治区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区,率先在我国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非公中小企业的待遇不够平等。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国有,轻民营”、“重大型,轻小型”、“重外来,轻本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依然存在,没有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竞争”。调查显示,对招商引资来的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年限要比本土企业长2年;在税收减免方面,外来企业比本土企业可获得更多的减免税优惠;在贷款方面,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一般资产较少,偿还能力差,银行为规避自身的经营风险和降低经营成本,一些大银行不愿给中小微企业贷款,一些中小微企业不得不靠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来运营,加大了企业的负担。

(二)法治环境有待改善。我国在法律和司法上对中小企业给予了充分保障,但在执行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司法效率方面。在一些商业纠纷案件发生后,中小企业往往不得不选择“私了”的方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第 20 条规定,“要严格执行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财产,不得非法改变非公有制企业财产的权属关系”。但好的政策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侵害非公有制企业合法财产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

(三)税费负担较重。目前的税收政策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比如对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双重征税,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者普遍反映缴税不合理。我国目前的增值税分为 17%和 13%两档,欧洲平均为 10%,日本为4%。此外,企业的营业税为营业额的5%,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税分别为营业税的 7%和 3%,企业所得税下调后仍高达25%。中小企业要交7%的增值税,25%的所得税。对小微企业实行包税制,不管企业赢利还是亏本,一律按全部营业额的一定比例征税,缴税额度对有些行业来说偏高。企业除缴纳“五险一金”外,还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附加费,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双重收费,以及文化建设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临时性收费。

(四)部分行业准入难。在市场准入制度方面,目前政府行政审批手续过于复杂、繁琐。在工商注册、生产许可、证照年检等方面,准入限制过多,门槛过高,甚至出现拖延、搁置现象,效率低下。

(五)服务意识不强。部分行政执法部门“管理”的观念较浓重,为企业服务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服务不到位,对企业“关心、呵护”少,“管、卡、拖”现象时有发生。 现在行政审批透明度仍然不高,不按规定审批、审核,甚至不给好处不办事的现象仍然存在,“三乱”现象屡禁不止,以罚代管现象普遍存在。

二、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消除对非公企业的认识偏见;要建立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选聘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员上岗;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改善司法环境。坚持平等、公平、公正、统一及效率原则,切实提高审判、执行效率,及时审理、执行各类涉及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案件,努力提高司法效率,使各类纠纷尽早解决。要进一步树立起平等意识、保护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整治“庸、懒、散、奢、贪”,解决非公有制企业打官司难、投诉难、执行难问题。加大依法保护私有财产和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的力度,坚决打击侵害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着力整顿治安秩序。增强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识,做到依法办事,依程序办事,坚决杜绝和纠正违规、违法行为。

(三)放宽准入领域。对垄断行业领域的产业政策进行调整,改变政策的倾斜性,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强化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调动非公有制企业的创业热情和多元化发展的积极性。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规范管理,整顿和取消限制市场准入的不合理规章制度,真正为企业减负、松绑。

(四)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求,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合并同类项,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要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问责制度,减少和杜绝人为阻力。□

责任编辑:刘 佳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县域工业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考选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
以思想观念大转变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