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开发思路

2014-05-20 13:08柴爱平
教师·中 2014年2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思路

作者简介:柴爱平,男,汉族,陕西榆林人,中共党员,本科,副教授,专业带头人,武威市骨干教师。

摘要:课程是高职学校的产品,也是高职学校的灵魂。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其难度自然不言而喻。本文以“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为背景,介绍了开发的思路与方法,希望能够给读者以借鉴。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思路;方法

在生源日趋紧张,高职学校面临重新洗牌的今日,提高核心竞争力是高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竞争力其实就是学校在同类院校中的学术地位,这个地位不是靠乞讨得来的,是靠品牌专业争来的。讲专业建设必须讲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专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那是因为课程是专业的细胞,一个学校可以没有专业但不能没有课程,若干课程的有序组合就可以形成专业,一系列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课程将赋予专业灵魂并转化成为学校的品牌。

课程始终处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课程开发与设计是一种综合教学各个要素的综合设计,强调系统计划和整套操作,这就要求课程设计必须关注三个基本问题,即课程要素始终处于运动之中;课程结构要素之间存在联系;课程功能要素和作用大于要素自身。

高职学校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传统的“理论+实践”的授课方式已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建与设计,通过对知识的“解构”与“重构”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真正地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基本流程

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这个过程是一个科学系统的过程,它的起点是市场调研,要通过校企双方参加的论证会,对原来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重新确定一个动态的、系统化的、能力递进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学习领域的课程要通过多个学习情境来实现。所谓学习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及其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多个“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设计的过程是一个演绎的过程。许多教师为如何设计情境而绞尽脑汁,课程改革遇到的最大困难也归至于此。归结为如何选择载体、确定几个单元、完成哪些内容。对于载体的问题对专业课程一般可选择项目、案例、模块、任务等,而对于基础课程可以是活动、问题等。但无论是什么课程都应该把握这样一个检验标准,就是完成了一个学习情境的学习就完成了本学习领域的课程,通俗一点讲就是学习了一个情境就学习了一遍本门课程。而多个情境的设计绝对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叠加,而是为了类比、演绎、归纳其中的规律和要点,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情境的数量应该是大于等于三的,原因在于:一个不具有对比性,两个具有偶然性,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情境才能完成“信息隐喻、情境类比、意义建构”的进步,就是所谓的“三生万物”。完成的内容要把握三个原则:可迁移性、可替代性、可操作性。可迁移性强调载体内容应具有范例的特征使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可替代性强调要有规律性、普适性。可操作性指的是情境内容设计在教学上要因地制宜,在经济上要开源节流。

同一门课程的载体可能有十几种,这样情境设计就有十几种可能,因此,在情境设计上要考虑到教学实施的现实性与经济性,要结合学校实际的软硬件进行设计,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二、“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开发

“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是武威职业学院能源工程系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岗位基本领域课程。

1开发思路

以“一条主线(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双科结合(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课证融通(电子产品装接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为思路,以作品为载体,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思路,进行开发。

2行动领域分析

从业人员通过识读电路图,根据电子产品设计要求采购电子元件,判断元件质量,根据装配图正确安装元件、焊接、调试及维修,自觉遵守安全和各种技术规范,对完成的工作进行必要的记录与存档,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和企业6S管理制度。

3学习目标

本课程将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目标相结合,通过完成完整作品逐渐培养学生电子技术方面的技能,初步形成解决

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达到电子装接工(中级)水平,为今后取得高级资质打下良好基础。

4情境设计

本学习领域课程由六个学习情境组成,以产品作为载体,各学习情境之间呈现递进的关系,符合认知规律即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体设计见下表:

5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中主要运用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讨论法、小组汇报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做合一。学习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6考核

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三级抽考(学院、系部、专业)和结果考核(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期中过程考核又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主要考核学生的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期末考核主要检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始终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认真贯彻“一条主线、三级抽考、实践第一”的教育教学思想。下一步完成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最终可以将课程开发为一门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向晓汉,倪森寿.《电器控制系统的制作、调试与维护》课程的开发〖=A〗.《机械职业教育》编辑部.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无锡:机械职业教育,2008. 学习情境一

(模拟)

学习情境二

(模拟)

学习情境三

(模拟)

学习情境四

(数字)

学习情境五

(数字)

学习情境六

(数字)

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低频信号源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数码显示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简易抢答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报警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思路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