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艳
摘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同时也需要创新型实训基地做保障。创新型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与鉴定的实践教学单位,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教学基础设施与状况直接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为此,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密切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就如何打造中职学前创新型实训基地的新品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中职;创新型;学前专业;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3-0076-02
一、建设总体目标
(一)服务目标
经过两年的建设,建成“一个基地、一个中心”,即集教学、科研、管理、培训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和抚顺市早教培训中心,成为市内引领、省内一流、国家知名的品牌专业。同时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兼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产学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教师队伍。
(二)规模目标
基地建设面积达到5 184平方米,加大专业“内嵌”和“外联”实训基地建设。改建与新建早教实训室、模拟幼儿园实训室、电子钢琴等13项实训室。充分运用抚顺市幼儿园和辽宁省众多幼教园进行合作的平台,加强与知名品牌幼儿园的联系与沟通,在巩固现有6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吸纳新成员,新增校外实习基地10个。
(三)等级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利用学前教育专业的资源优势,拓展社会服务渠道,面向社会大力发展月嫂、蒙氏、奥尔夫音乐、亲子等培训。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成辽宁省名牌。经过两年的建设使基地的基础设施、实训设备、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在国内处于中上等水平[1]。
(四)实习实训目标
通过“内嵌”和“外联”的实习实训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实习实训平台,学生通过实训室来完成不同技能课的学习,可在“内嵌”式幼儿园进行一年级的见习、二年级的实习,又可通过“外联”式的幼儿园接纳更多学生的实习,通过校企合作补充特色课等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产学结合,使学生全方位地得到了真正的岗位锻炼,实现了学校与企业有效对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掌握从事学前教育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身体健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五)预期效益
1.增强学生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效率,改善就业前景
校内学前实训基地涵盖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实训整合,完全按照幼儿园实景和工作而设计,使学生全面掌握幼儿园的工作工作职责、工作方法、各岗位操作流程等,避免了实训与企业真实情况脱节的现象。真正为用工单位培养出操作技能熟练,了解幼儿园制度、规程、文化,能迅速上岗并适应岗位要求的人才,拓宽了学生的发展空间[2]。
2.为学校创收
我校幼儿园经过几年建设,现有8个教学班级200名幼儿,是抚顺市示范幼儿园,抚顺市园本教研基地园,幼儿园多次承担市、区级观摩活动,为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的必要条件,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效益。
3.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通过两年努力打造了一支职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的由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5名;建成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人才库,兼职教师达38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以上,使“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显著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达到区域内中职学校领先水平。
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一)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综合素质与岗位能力”双向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分析与调研,继续从综合素质和岗位能力两方面赋予新的内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升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体系设置
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一是关注市场需要,按照工作岗位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参照,将职业能力培养所需要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二是顺应学前教育的发展要求,及时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前沿动态,积极开发精品课程及校本教材。
(三)教学模式
探索“4+1”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推行“4+1”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4”指教、学、讲、创,“1”指每门课程自身的特性内容,如舞蹈(舞)、钢琴(弹)、声乐(唱)、美术(画)、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练),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四)教学评价模式
实施多样化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发展潜力,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与态度等方面良性发展。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理论知识测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并把平时的专业竞赛成绩,幼儿园实习、见习的成绩等按百分比折合在内,克服了学生突击复习应对考试的弊端,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考察学生掌握幼儿教学技能的情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定期举办各种技能大赛,每年组织毕业学生进行汇演,把学生的技能展示给用人单位,并把成绩记入档案[3]。
三、校内实训基地细化建设项目
(一)教学实训室
1.新建电子钢琴实训室:完成《钢琴》、《幼儿歌曲与弹唱》教学。
2.搬迁与改建理实一体实训室:进行微格、特色课教学法演示与指导。
3.改建美术、手工实训室:满足学生的美术、手工实训教学需要。
4.新建试唱练耳、欣赏实训室:满足乐理、试唱练耳、欣赏等音乐理论课的教学需要。endprint
5.新建多功能展演厅: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社会公益演出排练及本专业课程的汇报展演场所。
6.进行教师队伍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
7.模拟幼儿园实训室:使学生在校期间了解并熟悉幼儿园的各种教学、活动场景,是理实一体教学的体现。
8.改建教师、学生琴房:更好地进行教师的专业实训课教学和学生的实训训练,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
9.美术专项教室:完成对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
10.多功能大厅:进行幼儿活动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幼儿园活动的教育教学能力。
11.幼儿游戏大厅:培养学生指导幼儿游戏活动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幼儿游戏的教学。
12.幼儿蒙氏教室(早教教室):以游戏为主,从日常生活着手训练,营造良好的学习境。丰富教具,让幼儿自发性的主动学习,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适时地协助与指导。
13.资料室:为学生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教材、教具、玩具等资料。
(二)教师队伍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前专业实习学生提供优异的教育教学人力资源。学前教育实习基地现有教职工38人,有校外兼职教师20人,企业外聘教师9人,其中高级教师13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组织的教育活动多次参加市区级教学观摩,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五、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分析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的实习实训内容完全覆盖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内容。基地与实际条件氛围基本吻合,能满足400名学生的实习实训需要。实训基地理论实践一体、产教结合,正常运行资金来源于学校实习实训消耗的专项资金以及学生的部分学费。
实习实训作业采取多元化评价模式,包括平时技能实训课的考评计分、实习实训理论测试卷考评计分、实习实训的操作考评计分、以赛代考等。以上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考核的选项及选项的分数比例,评出综合等级[4]。
教学实训基地实行学校、教务处部室、教学人员三级管理体制,学校负责课程安排、实训教学,教务处进行监督检查;总务处负责设备维修、保养;财务处负责经费的管理与使用,实训教师负责培训教学。
幼儿园实习基地实行校长负责制,由校长任法人代表,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任副园长,负责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园长负责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幼儿园重大事情由园务会(校领导、园领导、家长委员会组成)决定,幼儿园管理制度健全。有独立财务处负责经费的管理与使用,保证实习实训的完成[5]。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一部分学生升入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一部分学生直接进入幼儿园任教,极少有学生转行。
参考文献:
[1]张杰.打造品牌专业建设创新型的金融专业实训基地[J].会计文苑,2010,(12)
[2]杨水根.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
[3]张晓宏.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J].首都教育学报,2011,(4)
[4]柳秋华.关于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技能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
[5]张靖.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