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于辉 张燕平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更重要的是,它是推广和贯彻国家技术标准的基础和依据。所以,让技工学校的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推动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健康发展,使中华民族融汇到世界先进科技的新时代。这门课程,在普通中等技工学校中使用的是劳人版《公差与配合》这本教材,而用于高级技工学校的教材则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众所周知,这两本教材的内容是有区别的。但是,针对教学目标而言,则是大同小异的。简而言之,教学目标应该达到“三会”,即:会读、会查表、会计算。
首先,会读。即会阅读图纸上所标注的内容。图纸,是工程技术界的通用语言,它集对象的几何特征、技术条件和相关技术要求于一体,是我们生产过程的依据和准则。通过《公差与配合》的教学,应该使学生能够读懂图纸上关于公差与配合的项目以及具体内容的标注。譬如,关于尺寸的标注,国标规定,除了标注基本尺寸之外,还要标注尺寸公差。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第一,可以只标注极限偏差,第二,可以只标注尺寸公差带,第三,则可以同时标注公差带和极限偏差。除了尺寸之外,与公差与配合相关的标注还有形位公差、配合及其配合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公差等等。这些内容的标注,也有具体的规定和不同的标注形式。对于这些内容,我们既要从图纸上准确地识读它们,更应该了解他们所表达的意义。这就是会读的要求。这一“会”,是教学的重点,没有这一“会”,其他两“会”则是无垠之作。
其次,会查表。即会查相关项目的国家标准的数值表。这些数值表包括:标准公差数值表、孔和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表、孔和轴的极限偏差数值表、配合的相关图表、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数值表、螺纹公差数值表等等。这些数表,大部分表列数值都是直接的,均可以简单地查出,但是有些数值表的数值并不是直接的,而是要通过修正的,则要求我们掌握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譬如,轴的基本偏差的数值,可以直接从轴的基本偏差表中查得一一对应的数值。可是,由于轴的基本偏差数值,是采用通用规则确定的,而孔的基本偏差的数值,是采用特殊规则确定的,数值表的使用也就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国标规定,对于孔的基本偏差的数值,当精度等级小于或等于IT8的K、M、N和小于或等于IT7的P至ZC的数值,除了在主表内查出一个对应的数值之外,还应该再加上一个在附表中查得的Δ值。这说明,对于同一个性质的参数,使用同样性质的数值表,它确有不同的查法,我们必须掌握它。同样,对于孔或轴的基本偏差数值,我们可以采用上述的方法获得,我们也可以从它们的极限偏差表中去获得,而且更简便。这进一步说明,除了掌握基本的技巧之外,还应该去追求更优的方法。除了上述之外,譬如形位公差的数值表,应该如何正确地选择主参数,就要求我们只有在明确了标注的意义的前提下,才能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
第三,会计算。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懂理论、会操作的技能型人才。技工学校的教师,必须让学生能够把所学得的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这才是我们的根本职责。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要求,就是能够正确地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的计算。这主要表现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尺寸控制,如控制零件最大合格率的中间尺寸计算,可以采用极限尺寸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标准公差的方法。又譬如,关于工艺过程的编制和解算工艺尺寸链的问题,它们都同公差与配合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另外,对于具有形位公差要求的零件的合格性的判定,由于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具有相互补偿的功能,也必须进行正确的计算,才能正确地判断零件的合格与否。
在技工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人们会普遍地认为,公差与配合的教学,是极其简单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要真正达到“三会”的教学目标,你首先必须熟练地理解和掌握国家标准的规定和具体意义,同时又必须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其规律,才能肩负起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