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福
基于PBL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尹明福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科学系,云南 德宏 678400)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以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PBL,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BL;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以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灵活应用PBL,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研究PBL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PBL的首创人美国南伊利诺大学神经病学专家巴罗斯认为,PBL是以问题和任务驱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教学方法,重在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克尔森博士则认为:将PBL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时,应以问题作为先导和基础,重在使学习者系统科学地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培养学习者查阅资料、归纳总结、表达理解、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能力;PBL也可作为一种课程,但需要提前设计与学习有关的问题,通过任务驱动促使学习者掌握隐含的科学知识,训练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协作的技巧[1]65−69。还有一些专家认为,PBL是一种学习策略,它能够发挥问题与任务的导引作用,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2]。
通过梳理归纳,笔者认为,PBL是指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将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设计为真实、复杂的学习任务,然后指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难看出,“解决问题”是PBL最显著的特征。它重在设置有意义的、完整的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巩固、深化蕴含在任务背后的知识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PBL的内涵,笔者认为其实施流程应如图1所示,主要分5个步骤:(1)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有趣的、多呈现模式的、答案多样的问题;(2)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并回忆解决问题所需的先决知识和技能;(3) 指导学生剖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4) 根据问题解决方案,指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解决问题;(5) 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对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让学生总结学习的收获,并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找到需要改进之处。
图1 PBL实施流程图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使学生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学习任务[3]。根据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信息资源及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一些主客观因素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笔者对云南省德宏州芒市10所初中20名信息技术课程任课教师的调查走访结果表明:在教学模式上,教师普遍采用的是接受式和“示范―模仿”式,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在教学内容上,重工具操作轻实践应用,重技术轻人文,较少涉及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内容,对人文精神、信息素养、协作意识与协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评价上,教师习惯于传统的讲、学、考,不注重对教学活动评价与考核的优化设计,从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PBL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不仅符合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当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相比,PBL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以下优势:(1) 强调为学生设计真实性的学习任务或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促使学生在自我负责、自我激励、自定学习计划、自我引导的学习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4];(3) 强调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以问题展开教学,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4) 强调小组成员通过交流、协作解决问题,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协作意识,提高协作能力[5]。
如前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PBL,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解决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综合实践活动——Photoshop cs2”这一教学内容,探讨基于PBL的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十三四岁的八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协作和竞争的欲望较为强烈,对网络的兴趣浓厚,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微博、贴吧等网络交流工具,对Photoshop软件的功能与用途已有初步的认识。
该教学内容选自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是Photoshop软件教学的综合实践课,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活动,是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协作能力的训练。该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综合掌握运用Photoshop软件处理照片的技能,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利用网络工具搜索所需信息资源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意识。该内容的教学重点是Photoshop cs2软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难点是利用Photoshop cs2修饰照片。
1. 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打开网络浏览器,登录百度网站浏览相关主题贴吧,如“中国好声音吧”“周杰伦吧”等。在学生初步浏览贴吧的内容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普通贴吧”图签和“明星定制吧”图签,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制作明星定制吧的吧头图签”。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形成解决方案
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一般2~3人为一组),然后从设计风格、色调搭配、整体布局等方面明确“明星定制吧”图签设计的总体要求,引导各学习小组回顾先前所学的基础知识,分析讨论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列出需要考虑和解决问题的清单。教师可以引导各小组学生就图签的色调、风格、整体排版、文字等方面,通过分析讨论确定初步设计方案及其需要的资料和涉及的工具,然后依据问题清单形成图签设计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完善问题解决方案。
3.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解决问题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完成“明星定制吧”图签设计所需的素材,向学生介绍搜集素材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查找设计素材,指导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工具对搜集到的设计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并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向学生明确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指导各小组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和分工,利用Photoshop等工具软件和相关知识,完成“明星定制吧”图签的设计。对于“明星定制吧”图签设计,教师应向学生明确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包括:“图像变换”和“画布大小设置”等基本操作,“选择”和“绘画”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色彩与色调调整中的“色阶调整”和“自动调整”,图层处理中的“图层面板”“图层样式”“文字图层”,滤镜的基本使用方法,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把握各小组的情况,对于各个成员自主完成设计任务的学习小组,要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使设计更加完善;对于所有成员协作完成设计任务的小组,要强调组员的共同参与,尽量避免“搭便车”现象。
4.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与总结反思
作品评价与总结反思,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 教师提供参照标准,并组织各学习小组全体成员讨论所设计的作品还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根据讨论结果对作品进行修改,然后将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对于自主完成作品的小组,可以将小组成员公认的最佳方案作为小组的最终作品。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小组成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2) 教师提供参照标准,并组织学生进行组间评价。教师要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反思本组设计作品的不足,并根据其他小组的评价意见再次完善自己的作品。
(3) 教师对各学习小组的最终作品以及学生的总体表现情况给予评价和总结,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各学习小组。
(4) 学生根据教师评价、组间评价、组内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5) 教师以作业的形式提出强化学习效果的具体要求。
为了解PBL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笔者指导学科教师将上述案例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某初级中学进行了试用。从试用情况来看,将PBL巧妙地融合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改变学生被动参与、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和组织管理下可以以多种方式创新性地解决问题,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可以说,PBL对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效地引入PBL,笔者认为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重视问题的选择,所选择的问题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需求紧密结合;二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征和能力水平,并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否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三是要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亲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交流讨论等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
[1] Barrows H,Kelson A.Problem-based learning: A Total Approach to Education[M].Illinois: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93.
[2] [美]乔纳森.面向问题求解的设计思路:上[J].钟志贤,谢榕琴,译.远程教育杂志,2004(6):15―19.
[3] 陶振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与教材[EB/OL].(2010-08-27)[2014-03-12].http://www.pep. com.cn/xxjs/jszj/jylw/201008/t20100827_784016.htm.
[4] 史瑶.基于“问题解决式”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6):42―43.
[5] 张剑平,李慧桂.问题解决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4―28.
〔责任编辑 张继金〕
G420
A
1006−5261(2014)05−0134−03
2014-04-22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JKGHB-004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3-ZD-042)
尹明福(1978―),男,云南芒市人,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