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旭云, 梅汝焕, 叶治国, 富丽琴, 夏 强, 陆 源
(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实验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主要手段[1],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实验教学研究涉及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体系、教学管理、实验室建设等多个方面。目前高校实验教学研究的研究规模、权威期刊、实验教学对人才的培养、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实验教学研究趋势等诸多问题不甚明了。本文通过对CNKI期刊及核心期刊数据库中有关实验教学研究的论文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以阐明实验教学研究发展变化、规模、权威期刊、研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实验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以“实验教学”为检索词,全文检索,检索年份为1979~2011年,从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万方(WF)期刊数据库分别检索到 158 923、64 671、60 900篇文献。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最早收录的论文分别是1979、1989、1998年。2011年的论文维普没有收全。本文以CNKI全部期刊和CNKI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数据库资料为研究对象(文献检索时间2012年10月1日至2012年11月15日)。为叙述简便,下述核心期刊包括CSSCI期刊。高校相关数据来自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数据(2012年12月24日)。参照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文献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统计[2-4]。
为全面反映实验教学情况,本文采用“全文精确检索”方式,凡有“实验教学”表述的文献均称为“实验教学研究论文”。为比较精确地反映高校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数量,结果中高校实验教学研究论文篇数已减去了非高校实验教学及语言类实验(如中小学、幼儿、儿童、语言类、目录、参考文献、科普等)的文献篇数。
高校实验教学研究发展从发表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数量上可分为四个阶段,1982年前为论文数量不足百篇阶段;1982~1993年为论文数量百篇阶段;1994~2006年为论文数量千篇阶段,2007~2011年为论文数量万篇阶段。1994~2006年发表论文数量进入快速发展期,论文数量从1 405篇增至9 816篇,2007~2011年发表论文数量进入高速发展期,论文数量从13 277篇增至21 057篇,见图1。
图1 1979~2011年实验教学研究论文篇数统计
高校实验教学研究发展从发表于核心期刊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数量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前为不足百篇阶段;1992~2005年为百篇阶段,论文数量从191篇增至825篇,2006~2011年为论文数量千篇阶段,从1 027篇增至3 405篇,见图1。
1992~2011年,高校发表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数量从765篇增至21 057篇,增幅为27.5倍,2011年发表的论文数量相当于1979~1999年的21年总和(20 328篇);1992~2011年,高校发表于核心期刊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数量从191篇增至3 405篇,增幅为17.8倍,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增幅小于总的增幅。2011年高校发表于核心期刊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数量约为高校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总数的16.2%。核心期刊刊发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的作者95.1%是高校教师,见图1。图中:CNKI全部期刊:CNKI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文献篇数;CNKI全部期刊高校:CNKI全部期刊中减去非高等教育的文献篇数;CNKI核心期刊: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中所检索到的文献篇数;CNKI核心期刊高校:CNKI核心期刊中减去非高等教育的文献篇数;VIP和WF分别为从VIP和WF数据库所检索到的所有文献篇数。
2005~2009年,高校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数量年均递增22.6%,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年均增加32.8%。这5年与国家教育部开始开展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尤其是2005年开始的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时间段相吻合。这表明国家在高校实验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实验教育教学培养人才方面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校实验教学研究虽然近5年发展迅速,但就其规模和质量与高校实验教学规模相比仍然偏小偏低。我国大陆地区全日制高校有2 358所,专任教师1 343 124人。2011年发表与高校实验教学研究有关的论文数量为21 057篇,校均8.9篇,人均0.016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为3 405篇,校均1.4篇,人均0.002 5篇。1992~2011年发表实验教学研究论文累计篇数前10位的高校见表2。发表论文最多的浙江大学,年均也仅38.7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年均仅13篇,而浙江大学专任教师和实验室专职人员有约4 000人。
近年来,高校发表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有明显增加,如2011年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前5位分别为西南大学(58篇)、浙江大学(44篇)、清华大学(44篇)、吉林大学(36篇)、重庆大学(31篇),这5所高校均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表2 1992~2011年发表实验教学研究论文累计篇数前10位的高校
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数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实验教育教学对培养人才作用的认识、重视程度及实验教育教学改革情况等。上述统计数据表明,高校对实验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对实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普遍不够重视。以上的统计数据也表明,中央部委所属院校较其他高校要相对重视实验教学研究及实验教学对人才的培养作用。
1992~2011年,《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刊发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量居全部期刊的前两位,分别为5 653篇和4 461篇。统计1992~2011年核心期刊刊发论文量累计居于前6位的期刊为“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 453篇)、“实验技术与管理”(2 065篇)、“中国大学教学”(687篇)、“教育与职业”(670篇)、“中国成人教育”(639篇)和“中国高等教育”(472),分别占核心期刊总刊发量(21 236篇)的11.6%、9.7%、3.3%、3.2%、3.0% 和 2.2%。6 刊所刊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占总核心期刊刊发论文篇数的32.9%。其中“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和“实验技术与管理”两刊所刊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占核心期刊总刊发论文篇数的21.3%。2011年,上述6刊所发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分别占核心期刊总发表论文篇数(3 405篇)的21.7%、18.6%、2.4%、3.2%、2.2% 和 1.4%。6 刊所刊发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占核心期刊总发表论文篇数的49.6%。其中“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和“实验技术与管理”两刊所刊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占核心期刊总发表论文篇数的40.3%,见图2。上述6刊所刊发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量总趋势都是增加的,“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和“实验技术与管理”两刊增量最为显著。
图2 1992~2011年核心期刊实验教学研究论文篇数
统计1997~2011年每年期刊所刊实验教学研究论文被引频次前10位的期刊,其中3次进入前10位的期刊为“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大学化学”、“现代教育技术”和“大学物理”,累计被引次数分别为 4 259、1 905、161、135、79 次,见图 3。累计被引篇数分别为 67、36、6、4、3篇。1997~2011年CNKI学术趋势所列被引频次最高的10篇实验教学文献(不计外语教学论文)中,“实验室研究与探索”为8篇、“实验技术与管理”为2篇。结果表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和“实验技术与管理”两刊当属高校实验教学研究的最权威期刊。
图3 1997~2011年实验教学研究论文被引次数统计
以“实验教学”为检索词,全文检索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获得1997~2011年各年份的文献篇数Nj(j为年份)及排位前15位的关键词,排位前15位的关键词依次为: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创新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教学质量、实践、实践能力。选取其中有实意的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验室(包含实验室建设)”、“教学质量”、“实践能力”分别和“实验教学”关键词作“并且”全文检索,获得含有上述关键词各年份的文献篇数Mkj(k为关键词,j为年份)。计算含各关键词的各年份文献篇数占“实验教学”相应年份文献总篇数的占比(百分率):100×Mkj/Nj×%,并作图。
含有“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关键词的各年份文献篇数占“实验教学”相应年份文献总篇数的占比见图4。“教学改革”关键词在实验教学研究论文中出现的频率仅次于“实验教学”,呈波浪式升高。2011年,其占比为52.2%。这表明实验教学改革在高校实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一个核心位置,且呈加强趋势,实验教学持续不断的改革,使实验教育教学主动适应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在实验教学研究中,含有“人才培养”关键词的研究论文比例有起伏变化,但总趋势明显增加,从1997年的20.3%占比增加到2011年的52.1%。这说明实验教学对人才培养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实验教学研究者的所重视。含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关键词的研究论文比例显著增加,1997年两者的占比分别为6.0%和 10.2%,2011年两者的占比增加为48.9%和43.1%,分别增长了8倍和4倍多,结果说明实验教学研究中,人才培养研究主要聚焦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说明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实验教学研究者转变了实验教学理念,将实验教学验证理论、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图4 含“教学改革”等关键词的各年份文献篇数占比
2003年以后,含有“创新能力”关键词的论文大于含有“实践能力”关键词的论文,提示高校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实验教学的首先目标。我国大陆地区全日制高校有2 358所,除108所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部分省属重点高校外,绝大多数是教学型高校,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通过文献检索发现,2003~2011年,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发表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中,有“创新能力”表述的论文平均占比为8.7%(2011年为10%)。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性人才为目标,实验教学应据此目标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5],如果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实验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值得商榷的[6-7]。
含有“实验室(包括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关键词的各年份文献篇数占“实验教学”相应年份文献总篇数的占比见图5。含有“实验室”关键词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占比持续增高,2011年达69.9%。此结果表明,实验教学研究中,实验室硬件、软件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和实验教学研究者重视,并推动实验教学的改革和研究。实验室硬件、软件条件是实验教学的基础性工程,加强实验室硬件、软件建设无疑具有促进实验教学的作用,“实验室”在图5中处于“领导”角色表明,高校和实验教学研究者重视实验室建设甚于实验教学的内涵建设。
图5 含“实验室”等关键词的各年份文献篇数占比
含有“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关键词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占比有起伏变化,基本维持在40%左右,含有“教学方法”关键词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占比呈增加趋势,其趋势与含有“教学改革”关键词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占比增加趋势相同,2011年达41.9%。该结果表明,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始终是实验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新的科技成果推动着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
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研究中的两项主要内容[8]。在图5中,含有“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关键词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占比基本保持在14%和5%,显著低于含有“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关键词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的40%占比。据此可以认为,部分与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相关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在论述中没有就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进行完整论述,也有可能研究本身设计不够完整等。
近20年来,高校实验教学研究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2007年以后,实验教学研究规模进入高速发展期,但与高校规模相比实验教学研究规模仍然偏小,高质量研究论文尤甚,即便是引领实验教学研究的高被引论文仍以经验总结型为主[9-17],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实验教学理论、实验教学模式研究论文稀少。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实验教学研究体系和方法,应用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科学、规范、完整的实验教学研究设计,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18-19]等应为今后实验教学研究的方向。
[1]刘凤泰.关于实验教学改革的问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3):6-10.
LIU Feng-tai.Questions abou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00,17(3):6-10.
[2]化柏林.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的分类与处理流程[J].情报科学,2007,25(5):1332-1336.HUA Bo-lin.Classification and process in bibliometri and analytic research[J].Information Science,2007,25(5):1332-1336.
[3]李远明,胡魁菊,祝方林,等.基于文献聚类的高校科研成果量化分析[J].现代情报,2011,31(6):113-117.
LI Yuan-ming,HU Kui-ju,ZHU Fang-lin,et al.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document clustering for university research[J].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2011,31(6):113-117.
[4]汤建民.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的计量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7(5):45-50.
[5]严加红.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分类与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1):140-144.
YAN Jia-hong.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f lection about the goal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institution s of higher learning[J].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03,32(1):140-144.
[6]刘灿红,陈 娟,何学武.构建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8(3):138-139.
LIU Can-hong,CHEN Juan,HE Xue-wu.Construction to develop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practice teaching system[J].Education and Vocation,2008(3):138-139.
[7]李 哲.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实创新能力[J].高教探索,2007(6):191-192.
[8]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7(1):88-91.ZHONG Zhi-xian.University teaching model reform of the top ten[J].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07(1):88-91.
[9]张学军,王锁萍.全面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4-6.
ZHANG Xue-jun,WANG Suo-ping.Reform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all roundly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ies[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5,24(1):4-6.
[10]孙文彬.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148-151.
SUN Wen-bin.Reform and practice ofopening innava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6,25(2):148-151.
[11]荣 昶,赵向阳,蔡惠萍.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12-14.
RONG Chang,ZHAO Xiang-yang,CAI Hui-ping.Exploration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creativity cultivation[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4,23(1):12-14.
[12]冯 端.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5):1-4.
FENG Duan.Laboratory is the heart of modern universities[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0(5):1-4.
[13]孙连荣.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1):4-5.
SUN Lian-rong.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in university[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3,22(1):4-5.
[14]曹中一.“三性”实验的内涵与特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4):10-12.
CAO Zhong-yi.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s of the “Three Properties” experimentation[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3,22(4):10-12.
[15]郑春龙.实验室层次开放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78-80.
ZHENG Chun-long.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of the grading opening of local university Lab[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5,24(1):78-80.
[16]陈宁宁,林善法,郑育华.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7):102-104.
CHEN Ning-ning,LIN Shan-fa,ZHENG Yu-hua.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pening laboratory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4,23(7):102-104.
[17]孙小权,邹丽英.实验室开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4):107-109.
SUN Xiao-quan,ZOU Li-ying.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Lab management in opening mode[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5,24(4):107-109.
[18]孙一民,李明弟,李大勇,等.我国高等教育实验教学体系研究现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7(2):250-254.
SUN Yi-min,LI Ming-di,LI Da-yong,et al.Research statu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2012,27(2):250-254.
[19]赵建华.西方大学本科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91-94.
ZHAO Jian-hua.Review ofstudi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the west[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2,31(10):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