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秀 杨解人 皖南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安徽省芜湖市 241002
医药学教育是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全面素质教育,应充分体现人文知识体系和科学知识体系的高度统一[1]。但现有的医药学教育过分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轻视人文素质培养[2]。不少医(药)学生毕业后知识、技能结构单一,人文底气不足。这导致医生及药学工作者重疾病、轻患者;重医疗技术,轻沟通技巧;重仪器检验结果,轻患者身心感受[3]。因此,重视医药学人文教育,大力加强医药学人文教育势在必行[4]。除了专门开设《医学人文学》以及相关课程,营造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外[5],在基础及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药理学是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与药学专业基础学科。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和学生们都感到教学内容繁多、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兴趣不浓,产生畏难情绪。同时笔者发现,学生们对医学史、药物史以及教科书中的其他人文知识几乎一无所知,竟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当前医疗活动中的“大处方”、“不选对的只选贵的”、卖药吃“回扣”等少数丑恶现象并不反对。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尚浅,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较差,并采用了“重专业,轻人文”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实,这是大多数青年教师的“通病”。针对这些现象我们猜想,能否将“药理学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相结合”,这不是把人文教育生硬地加到药理学课中,而是把人文与药理学融合在一起,浸润在药理学的知识中,使药理学课程更丰满、更富有生机和人性,也就是“药理学人文教学模式”。
2.1 更新自身教学观念 教师如果只重视教授狭窄范围内的专业知识,传授点滴有限的专业技能,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专业人”或“技术人”。作为现代青年教师,必须彻底根除“轻人文,重专业”的教学观念,认识到人文教育在医学生培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将专业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又能体现人文精神的医学和药学人才。具体体现在: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完善的人格品质、理想崇高、道德高尚、扎实广博的知识技能基础、前瞻眼光和创新意识、良性竞争意识、协同合作精神等。
2.2 提高自身人文修养 教师的思想境界、学识修养、人格人品、言谈举止、气度风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直接塑造着学生的灵魂。而我们青年教师只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但人文知识较欠缺。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如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加强院校间的交流、获取第二学位、阅读著名科学家撰写的人文与科学精神紧密结合的文章、听取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讲座、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等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作为青年药理学专业教师不仅应具有渊博的药理学理论知识,还具备应有的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并能有意识地把人文教育渗透到药理学教学中,融会贯通地运用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逐步提高人文素养。
2.3 充分挖掘药理学人文素材 药理学蕴含大量的人文精神素材,涉及的领域宽、内容广,不仅需要青年教师充分地收集、整理,而且应认真选择合适的内容用于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3.1 人生观教育:将一些科学家的伟大事迹引入药理学教学,是一种人生观的人文素质教育。因为这些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敢于奉献、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于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3.2 爱国主义教育:在介绍药物时,穿插我国的杰出贡献,如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喜树碱、紫杉醇等以及我国的中草药史,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如华佗的“麻沸散”比西方的麻醉药早一千多年,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讲述阿片类镇痛药时插入鸦片战争屈辱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引导学生把读书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激发出学生发奋学习、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糖皮质激素教学中可结合抗击“非典”的战役,对学生进行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3.3 医德教育:让学生在药理学的学习中感受高尚医德的温馨,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病人、尊重病人的精神和品质。医德教育是药理学人文教育的核心,主要包含3方面。(1)人文关怀:一方面为发扬“医乃仁术”精神,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我国医德高尚的医(药)学家的感人事迹,继承和发扬“仁爱救人、廉洁行医、一丝不苟、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传统,不为市场经济、名利欲望所动,抵制医(药)界拿红包、吃回扣等不正之风。另一方面体现在实验课中,除了教实验操作外,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医者无小事”、“生命至上”的观念,尊重和爱护实验动物,培养他们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充分体现人文关怀。(2)警惕药源性疾病:应明确药物与毒物的关系,强调药物具有两重性,并告诫学生临床用药时,应根据患者治疗需要权衡利弊,充分考虑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决定取舍,不可疏忽大意、草率行事。结合临床实例提醒学生,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并始终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改换治疗药物。(3)避免药物滥用:抗生素滥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病原菌产生耐药性;激素滥用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滥用不仅产生身体与精神依赖性,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2.3.4 科学方法教育:不仅在当下的学习中还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教授药理学知识的同时,应着力贯穿科学方法的引导,包括:(1)辩证思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药物也不例外。如有药物就有毒物,药物有药理作用就有不良反应,药物既可治病也可致病;(2)创新精神:为学生介绍药物发现史以及老药新用的事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创新思维。(3)团队合作:从发现药物到临床应用药物,不是一个人完成,是团队合作的力量。不仅是同专业的合作,也可以是跨专业、跨院系的合作。
2.3.5 药理与人文并重:以上所介绍的人文教育素材不是独立的,而是贯穿于药理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人文知识体系和科学知识体系的高度统一。这样的药理学人文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爱国主义、医德以及科学方法教育,为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避免产生畏难情绪,对课堂知识的掌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采用此模式教学后,学生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药学、临床、护理专业近三学年考试成绩均较为理想(见图1),并且此模式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图1 药学、临床医学及护理学专业近三年药理学成绩
总之,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人文修养、挖掘人文素材,使初步确定的“药理学人文教学模式”具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科发展新动向,配以启发式、互动式进行教学,它的特点是更有吸引力、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学方法更合理灵活,并且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堂课的药理学理论知识。通过教学实施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以后的药理学教学中运用。
[1] 刘芳.医学人文教育的回归与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4,(13):59-60.
[2] 曹万鹏.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医学生〔J〕.中国高教研究,2001,(4):14-15.
[3] 陈肖沫.21世纪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8):84-85.
[4] 马存根.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与实践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3,(6):31-33.
[5] 颜家珍,冯泽永,罗丽娟.根据医学特色构建医学人文课程新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4,(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