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透油田复合热载体吞吐可行性分析

2014-05-15 01:34赵明国张明龙杨洪羽
特种油气藏 2014年2期
关键词:混合气采收率岩心

赵明国 ,张明龙 ,杨洪羽

(1.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2.中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 定边 718600)

引 言

海拉尔苏德尔特油田为特低渗透油田,其特点是储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孔喉半径小、非均质性及敏感性强、天然然能量不充足等[1-4]。目前各国对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主要方式为注水开发、蒸汽吞吐、注气开发等。由于储层渗透率低,注水开发会造成注水压力大,特低渗透层动用程度差[5]。蒸汽吞吐是一种有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方式,高温热蒸汽可以降低原油黏度,从而增加原油的流动能力,但由于注入的蒸汽数量和携带热量的限制,导致对地层的加热半径有限[6]。注气开发过程中,气体可以进入较小的孔隙,扩大波及体积,但由于特低渗透油田的非均质性,导致气体指进现象发生,见气后产量递减较快[7]。在复合热载体吞吐过程中,复合热载体中的CO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较高,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原油形成混相,大幅度降低原油黏度,增加原油的膨胀能,进而降低残余油饱和度[8];而水蒸汽可携带热量,对地层和原油具有加热作用;N2的导热系数较低,可提高蒸汽的热利用效率,增加蒸汽的携热能力[9]。为了给矿场试验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因此进行了室内物理实验研究,探讨特低渗透油田进行复合热载体吞吐的可行性。

1 实验条件

①实验用油,取自海拉尔苏德尔特油田的脱气原油与煤油配制的模拟油,地层温度为67 ℃,黏度为 4.32 mPa·s;②实验用水,选取油田采出水;③复合热载体物质的量组成为:N2为 75.97%,CO2为 11.34%,水为 12.78%;④混合气物质的量组成为:N2为 87.01%,CO2为12.99%;⑤实验岩心,取自海拉尔苏德尔特油田贝47-检57井的天然岩心,将其捣碎填至填充管,填充管长度为30 cm,直径为3.8 cm,最高耐压为70 MPa,形成上层渗透率为 0.1×10-3μ m2、中层渗透率为 0.5×10-3μ m2、下层渗透率为 0.8×10-3μ m2的非均质岩心填充管,平均孔隙度为18.56%;⑥吞吐参数,注入温度为300 ℃,注入压力为27 MPa,注入量为629.1 cm³(标),焖井时间为8.8 min,放喷压力为7 MPa。

2 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为恒温箱(200 ℃)、蒸汽发生器(320 ℃、35 MPa)、压力传感器、活塞容器、高压恒速恒压泵、回压阀、油气分离器、气体质量流量计、真空泵等。

3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主要包括:①测定岩心模型渗透率、孔隙度,饱和地层水;②将岩心恒温至地层温度后,将模拟油注入饱和水的岩心,直至流出液全部为油,计算岩心中油水饱和度;③将岩心内压力稳定在7 MPa,关闭岩心进口端,并将出口端回压设置为7 MPa;④将300 ℃的复合热载体(或混合气、水蒸气)在27 MPa压力下从岩心出口端注入629.1 cm³(标),关闭阀门,在注入压力下保持8.8 min,然后用回压阀控制出口压力为7 MPa,打开出口阀门,使油气吐出,直到岩心内压力降低到7 MPa且没有流体流出为止,分别计量油、水、气的体积;⑤按过程④重复上述实验过程,进行5个周期吞吐实验。

4 实验结果分析

4.1 吞吐效果对比

4.1.1 采收率

由表1和图2可知,在同样吞吐条件下,混合气、蒸汽、复合热载体3种介质中,各周期复合热载体的周期采收率及累计采收率最高,其次为混合气,水蒸汽的采收率最低。每周期复合热载体的采收率比混合气平均高0.37%,比蒸汽吞吐采收率平均高1.92%。

表1 三种介质各周期采收率对比

图2 3种介质各周期累计采收率对比

4.1.2 含水率

由表2可知,在相同条件下,蒸汽和复合热载体吞吐过程中(混合气吞吐不产水),蒸汽吞吐的含水率为61.18%~82.12%,而复合热载体吞吐的含水率为5.38%~39.13%。各周期复合热载体吞吐的含水率平均比蒸汽低54.13%。

表2 水蒸汽与复合热载体含水率对比

4.1.3 气油比

由表3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混合气和复合热载体吞吐过程中(蒸汽吞吐不产气),混合气吞吐的气油比为 240.56~1 007.86 m³/m³,而复合热载体吞吐的气油比为 187.80~697.21 m³/m³。各周期复合热载体吞吐的气油比平均比混合气吞吐低166.74 m³/m³。

表3 混合气与复合热载体气油比对比

通过以上混合气、蒸汽和复合热载体3种介质在同样条件下的吞吐效果比较,复合热载体吞吐的采收率最高,含水率低于蒸汽吞吐,生产气油比低于混合气吞吐。混合气吞吐机理主要是利用高温降黏,以及气体溶解降低油的黏度和原油体积膨胀;蒸汽吞吐是利用高温降黏[10]。而复合热载体吞吐除降低原油黏度和原油体积膨胀外,所含水蒸汽在地层中容易形成分散的水滴,这些水滴在喉道处形成水锁,起到调剖、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因此其吞吐效果比较好。但水锁增加流体流动的附加阻力,降低复合热载体的注入能力,因此进行复合热载体吞吐时必须考虑注入能力[11-13]。

4.2 注入能力对比

表4 三种介质注入能力对比

由表4可知,在同样吞吐条件下,复合热载体的注入能力(指单位时间单位注入压力下的注入量)低于混合气和蒸汽。各周期复合热载体的注入能力比混合气低16.36~39.98个百分点,平均低30.46个百分点,而且吞吐周期越多,降低幅度越大;各周期复合热载体的注入能力比蒸汽吞吐低8.10~21.69个百分点,平均低15.2个百分点。可见,与混合气吞吐相比,复合热载体的注入能力明显降低。这主要是复合热载体在地层中形成水锁,此外,特低渗透油田地层具有水敏性,在高温下水敏程度加强,造成了复合热载体的注入能力降低[14]。与蒸汽吞吐相比,复合热载体的注入能力降低幅度较小,如果适当增加注入压力或减少注入量,在特低渗透油藏进行复合热载体吞吐是可行的。

通过上面分析,在特低渗透油藏进行复合热载体吞吐具有非常好的采油效果,但注入能力较低。因此在实际进行复合热载体吞吐时,应加入适量耐高温防膨剂或表面活性剂,降低水敏和水锁的影响,增加复合热载体注入能力。

5 结 论

(1)在同样吞吐条件下,每周期复合热载体吞吐的采收率比混合气吞吐平均高0.37%,比蒸汽吞吐采收率平均高1.92%;复合热载体吞吐的含水率平均比蒸汽吞吐低54.13%;复合热载体吞吐的气油比平均比混合气吞吐低166.74 m³/m³。

(2)由于水锁及水敏影响,复合热载体吞吐的注入能力比混合气吞吐平均低30.46个百分点,吞吐周期越多,降低幅度越大;比蒸汽吞吐平均低15.2个百分点。

(3)在特低渗透油藏进行复合热载体吞吐是可行的。但在实际进行复合热载体吞吐时,应加入适量耐高温防膨剂或表面活性剂,降低水敏和水锁的影响,提高复合热载体注入能力。

[1]姚慧山. 创新油田开发技术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108.

[2]延吉生,孟英峰. 我国低渗油气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和技术需要[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26(5):46-47.

[3]张国辉,任晓娟. 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及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1,30(2):94-99.

[4]李建民,武新生,李永刚. 苏德尔特油田潜山油藏注水开发实践及认识[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1,30(5):52-55.

[5]蔡珺君,占天慧. 低渗油田注水开发调整技术现状[J]. 石油地质,2012,26(11):148.

[6]寇磊,严志虎,姬洪明.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技术研究[J]. 辽宁化工,2010,39(10):1076-1078.

[7]郭平,李士伦,杜志敏,等. 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2,24(5):46-50.

[8]杜朝锋,武平仓,邵创国,等.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室内评价[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17(4):63-64,76.

[9]霍进,黄伟强,彭通曙,等. 浅层特超稠油油藏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应用[J]. 新疆石油科技,2007,4(17):17-18.

[10]王洋,蒋平,张建强,等. 气体辅助蒸汽吞吐研究进展[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2,16(6):6-8.

[11]雷茹,任小娟. 低渗透砂岩气锁伤害方式对比试验研究[J]. 岩性油气藏,2008,20(3):124-126.

[12]付美龙,刘国霖,王荣茹,等. 新型防水锁处理剂的研制与应用[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20(2):55-57.

[13]马洪兴,史爱平,王志敏,等. 低渗透砂岩水锁伤害研究[J]. 石油钻采工艺,2004,26(4):49-51.

[14]何文祥,刘乙前,马超亚,等.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伤害的试验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11,18(2):96-98.

猜你喜欢
混合气采收率岩心
保压取心工具连续割心系统设计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钻探岩心定向技术在地质剖面解译中的应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页岩有机质纳米孔混合气表面扩散数学模型
宝马F02车发动机故障灯异常点亮
Acellular allogeneic nerve grafting combined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repair of long-segment sciatic nerve defects: biomechanics and valid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页岩气岩心评价体系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