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阿富汗联合声明中的玄机

2014-05-14 16:53木春山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41期
关键词:阿方中阿声明

木春山

10月29日在阿富汗新总统加尼访华的第二天,中阿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从联合声明的七条内容中可以探究,中阿关系有了深入且实质的发展。对声明的解读能够发现中阿历久弥坚的友好历史,其中当然也包含着中国在政治、安全和经济方面的预期。

其实这则声明是近年来中阿发表的第二份“同名”联合声明。2012年6月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来华参加上合组织峰会期间,中阿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发表的是一份联合宣言。2013年9月卡尔扎伊再次访华时,双方则发表了联合声明,决定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仅仅1年后,2014年10月阿富汗新总统加尼访华,双方在北京又发布新的联合声明,可见中阿合作的广度、深度乃至速度,都超出了此前的预期。

阿富汗纳入中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观察声明含义的一个切入点,就是措辞的变与不变。新声明再次提到了两个具体合作内容——埃娜克铜矿项目和阿姆河盆地油田项目。长期关注中国与西部邻国关系的《中东时报》报道称,这两个项目是中国在阿富汗的最大经济利益。

声明表示:“双方认为,埃娜克铜矿项目和阿姆河盆地油田项目对于促进阿富汗经济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方愿通过友好协商,推动这两个项目取得实际进展。”这是声明中唯一提到的两个项目,足见中方对此高度重视。

和之前的声明相比,新声明依然强调“推动实际进展”,或可视作两个项目至今其实没有取得太大突破。此外,新声明加上了“友好协商”一词,显示双方可能在项目的细节上立场依然有所不同。

中方从没有隐讳这两个项目对中国的巨大利益。包括新华社、中新社在内的官方媒体曾多次报道,对项目遇到的波折表示担忧。

埃娜克铜矿据称有世界第二大的铜储量,中冶集团在2007年联合阿富汗企业投标成功, 2009年项目正式启动,成了阿富汗政府引资的最大项目,被宣传为“旗舰级”。然而由于目标太大,工地频繁遭遇塔利班武装分子的袭击,数百名中国员工被迫撤离。2011年阿富汗矿业部长沙赫拉尼公开表示将极力维护当地秩序,可安全问题始终是悬在中阿经济合作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阿姆河盆地油田项目的遭遇与此类似。2011年3月,阿政府将阿姆河盆地的三个区块油田对外招标,这是阿富汗战争10年来的首次招标。然而中石油拿下标的后,连阿政府内部各派系军阀都想分一杯羹。2012年6月路透社曾报道,忠于陆军总长杜斯塔姆的民兵们就不时上门收取“保护费”,要求利益分成。这种难堪的境况甚至让中石油高层在卡尔扎伊访华时当面向其抱怨。阿方当然一如既往的表示支持油气开发,无奈安稳环境可遇不可求。

鉴于此,应中方要求两次联合声明中都写入上述两个合作项目,希望以此提醒阿富汗重视中国关切。

不过中国在阿富汗的经济利益远不至于此。这次声明和前次不同的最大亮点之一在于,阿富汗纳入到了中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当中。新声明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中阿互利合作和地区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关切安全提早布局

除了经济利益之外,战略方向,特别是涉及到反恐的安全利益也是中国和阿富汗走近的重要因素。这点在前后两份联合声明中都很明显地体现。

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中国最为看重的,或许就是阿方支持中国反恐的鲜明态度。声明称,“不允许各自领土被用于从事反对对方的任何活动。阿方将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坚定支持中方在台湾、涉藏、涉疆等问题上的立场。”

声明第五条也表达类似观点——阿方重申在打击“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方面继续坚定支持中方,将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在阿中资机构与人员的安全保障。

“中国对阿富汗的反恐需求,始终是中方对阿富汗超乎寻常重视的关键,并且早就着眼布局。”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编辑香农如此分析。

2012年,曾有负责安全领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级别人物突访阿富汗,这是1966年以来,中国访问阿富汗的最高级别官员,创下了中国阿富汗外交数十年的一个记录。而此访普遍被视为凸显了阿富汗对中国安全的重要意义。

另外,此访是一次事先没有公开的突然访问,持续时间只有4个小时,这种形式的访问也是数十年来中国外交的一个特例。

这次访问时间虽短,却实现了中国高层对阿富汗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第一,中阿之间签署了中方培训阿富汗警察的协议,这从根本上着眼了“后美军时代”中国如何更好地维护阿富汗的安全,以减少恐怖主义可能发生的环境,防止“外溢效应”对中国边疆地区的同化和影响。

第二个目的是实地考察了阿富汗的现状,包括对中国企业、使馆官员的交流,为中国加强布局阿富汗提供直观信息。

就在此访前3个月,时任总统的卡尔扎伊访华出席上合组织峰会。中国与阿方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宣言,阿富汗同时成为上合组织观察员国。而上合成员国抱团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打击恐怖主义。由此,阿富汗已被纳入到了中国反恐同盟的大棋局当中。

2014年中阿联合声明中有关反恐的措辞,与此前联合声明的相关措辞有些许不同。也能看出,中方重视的内容有所变化。

比如前次联合声明提到“强烈”反对“三股势力”;本次声明的提法是“坚决”反对“三股势力”,执着的态度更进一步。阿方重申反对“东突”的内容,与去年的措辞一样,但在本次联合声明中的位置前移。打击非法移民、贩卖人口和禁毒等联合执法活动位置则相应靠后。这种变化也反映了中方对反恐的高度关注,与今年以来中国边境反恐形势趋紧有着必然的联系。

另外新声明中也体现出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精神。声明第五条比此前声明多出这样一句话:“中方对此(阿富汗反恐)表示感谢,将为阿方举办反恐、禁毒等领域培训班,为帮助阿方加强能力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这与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提到阿富汗问题的“五点主张”一脉相承。李克强特别提到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正是阿富汗政府所乐见的。

中美在阿富汗不是制衡,是合作

李克强的讲话引起与会现场近50国代表的热烈掌声,阿富汗总统加尼在随后的讲话中不仅对中国的援助表示感谢,而且用“五环外交”为中国给予阿富汗的帮助做了最好注解。

作为最大邻国的中国,被称作是其外交的第一环;伊斯兰国家为阿富汗的第二环;美国、北约等西方国家是第三环;亚洲其他国家是第四环;联合国等其他的国际组织则成为了阿富汗外交的第五环。

中国成为单独的一环足以看出阿富汗对中国的感激之情和托付之意。中国政治大国的责任在阿富汗有了“用武之地”。

这个大国政治责任当然也体现在中阿联合声明中。第二条对此有着深刻阐述——“中方希望看到一个团结、稳定、发展、友善的阿富汗支持‘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和平与和解进程。阿方赞赏并欢迎中方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是国际社会最早支持“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和平进程的国家之一。早在2001年阿富汗政府成立时,中国就派出了工作组筹备在阿外交事宜。几个月后中国驻喀布尔大使馆迅速开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苏联入侵阿富汗的30多年后,中国在阿使馆首次完全恢复正常运作,体现出中方对阿富汗新政府的强大支持。

“有人问,你们中国来阿富汗,有什么需要?我回答,我们不谋任何私利,要说有利益,最大利益就是使阿富汗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几个月前刚被任命为中国首任阿富汗事务特使的孙玉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此解释中国对阿富汗问题的热心。

一些外国分析人士对中国的阿富汗影响力也非常重视,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编辑香农认为,中国考虑的阿富汗政治利益,主要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开放形象。

阿富汗在中阿联合声明中赞赏中国的“建设性作用”实际上也透露出这层意思。同时这段话还能解读出,中方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在阿富汗的战事和重建中起到“主导作用”。一是因为美国和西方国家直接参与到了军事打击当中,中国并未出兵;二是美国同样直接插手了阿富汗政府人员组成,社会安保重建工作,而中国基本上在外围帮手,并未深刻介入到阿富汗内政当中。所以“建设性作用”,不能解读为“主导作用”。

至于有西方媒体和专家认为中国在阿富汗“搭西方便车”、填补西方力量“真空”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中美在阿富汗其实有着共同利益。

中阿联合声明中几次提到,“阿富汗保持和平与稳定是本地区国家的共同期待。双方同意在地区层面建立信任。”美国虽然不是地区国家,但是美国的利益已经深入到了阿富汗,未来还有上万美军非战斗人员在阿富汗的基地内进行相关训练,因而联合声明的这段话,其实暗示中国、美国,以及在阿富汗保持势力存在的其他国家间的合作有相当大的余地。中国官方其实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并持开放态度。

路透社7月曾引述孙玉玺的话说,中国与美国在阿富汗创造了合作的典范。中国进入阿富汗制衡美国不仅没有可能,而且这一想法是冷战思维的体现,不切实际。将来美国在阿富汗重建过程中也很重要,中美将来在阿富汗仍然不是制衡,是合作。

一个现实的例子更能说明问题。2012年5月中美联合培训阿富汗青年外交官开班式在华举行。他们在中国接受15天培训,之后转往美国再接受15天培训,以便通晓中美行政管理和社会实践的精华。这一项目迄今已举办了3年,2015年照旧。

猜你喜欢
阿方中阿声明
遗失声明
路过人间的姑娘
中阿关系
一堂生动的分式复习课
那段青春,我几近迷失
水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