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东/辑]
水果分公母,可以通过水果的外观辨别公母,从而挑到更好吃的水果。
科普一下:水果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公母,民间流传的分辨水果公母的方法都是依据几种简单的表面形态特征差异发现的,但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差异与水果的味道有关。库尔勒香梨是常见水果中唯一一种能以外形差异判断口味的,然而这种方法被错误推广到其他水果之中,如今甚至煞有介事地变成了“科学知识”广为传播。
驱蚊手机软件是这个夏天网上的大热门,据说它能发出雄蚊的超声波赶走叮人的雌蚊,这也使得市面上的许多声波驱蚊器热卖,声波驱蚊确有其事吗?
科普一下:《北京青年报》曾委托专家对驱蚊软件进行测试,试验结果显示,几款所谓的超声波驱蚊软件均未能发出超声波。连电脑音箱都不敢保证能发出超声波,大部分手机驱蚊软件更无法发出超声波,驱蚊效果也就无从谈起。部分软件还发出“嗡嗡”声和闪烁的蓝光以期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实际的效果只会让你的手机耗电量增加。所以,想要驱蚊,还是使用老法子吧——蚊帐、蚊香、驱蚊水。
影片《催眠大师》把大家对催眠的好奇心激发起来。是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只要轻数“3、2、1”,再打个响指,就能催眠别人?自己会不会被不知不觉地催眠、控制?
科普一下:催眠师与来访者是一种合作关系,信任是前提。这种信任关系也是经过前期了解、访谈等工作达成的。来访者此时为了达成治疗目标,愿意被催眠师带领。而且,没有人能任意操控他人的思想,即使在催眠过程中,催眠师给予的指令也只能在来访者认可的前提下才有效。所以人不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催眠。
曾经有一篇题为《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文章指出,微波炉加热会让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人体不能识别的新分子,这些奇怪的新分子具有毒性,甚至可能致癌。
科普一下:中国微波功率应用及测量技术专家张兆镗教授表示,微波加热完全是物理加热,与常规的明火加热原理基本相同,对食物分子的影响也是相同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也表示,微波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食物本身并未发生化学变化,不会产生致癌物。只要产品合格,不管是微波炉带来的辐射还是食品安全风险,都在人类可接受范围之内,消费者更应关注如何正确使用微波炉,如忌加热时间过长,忌将普通塑料容器、塑料袋等放入微波炉加热,忌使用封闭容器,忌加热鸡蛋等带壳的食品等。
居家生活,大家都喜欢摆上几盆植物为家庭中增添一点色彩。精明的商家会向你介绍“家中摆放这些植物的好处”,比如:“滴水观音除灰尘,龟背竹夜间吸收二氧化碳,仙人掌减电磁辐射……”这些植物,究竟有没有这些功能呢?
科普一下:每当有人装修新家时,总会收到这样的建议:多放些吊兰、常春藤,能吸收甲醛。而新闻上多起甲醛导致白血病的报道,又加剧了人们的恐惧。事实上,植物对甲醛的吸收量微乎其微。因此,要想去除家中的气体污染物,每天开窗通风(当然是选择非雾霾天气)是最好、最经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