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郭卫涛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二中学,455000)
关于发展力量素质的体育游戏及运用研究
张伟 郭卫涛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二中学,455000)
点击游戏:研究运用方法 体现游戏价值
河南张伟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动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名学生受益。
1.海豚爬行(见图1)
游戏目标:发展上肢及肩关节韧带的力量及灵活性。
图1
游戏方法:游戏者两臂交替前撑垫,拖身体前移,直至游戏者两手移过终点线止。以先后到达的顺序排列名次。
游戏规则:游戏者两腿不得用力,否则判犯规。3次犯规不排名次;前进途中,游戏者可以有1次不超过10秒的休息。
教学建议:本游戏适合小学生选用;游戏的主要动作是用手臂撑垫身体前移,因此,两臂交替前撑的距离因人而异,臂力小者,臂前伸距离要短些。
2.立姿双手抛球入篮(见图2)
游戏目标:发展身体协调用力能力,提高双臂抛球的准确性。
游戏方法:游戏者持球,站标志线后双腿屈膝下蹲,双手持球做好抛球前的预备,然后双腿蹬伸,双手向篮筐方向抛球,连投5球,按积分排列名次。
游戏规则:抛球时,脚踏标志线投中无效;抛球时不得故意拖延时间,违例者判一次抛球失败;篮球抛起后碰触到篮筐记1分,命中篮筐记2分。
教学建议:适合小学中年级选用;教师要提醒游戏者体会用力的感觉。
3.仰卧起坐双手投篮(见图3)
游戏目标:发展上肢力量和腰腹肌力量,提高灵巧性和协调性。
游戏方法:游戏者1人先躺在体操垫上成仰卧,两手持球,另1名扮篮球筐,两手指交叉在胸前,两手臂成圆形,站在投篮标志线后,仰卧的游戏者在仰卧起坐的同时用向前上方投球,扮篮筐的游戏者根据篮球的落点,用两臂搭成大篮筐走或者跑去接球,接住一球得1分。
游戏规则:游戏者仰卧起坐同时用两臂向前上方投球,不能坐起后再投球;“篮筐”要在标志线后面接球。如投球者将球投在限制线内,则不准去接球。
教学建议:适合小学中高年级选用;教师要提醒游戏者,投出球的方向是向前,而不能向上,否则会砸到自己;如溜手要及时翻转身体,自我保护;往回递球不要抛,要从地上滚。
4.坐撑前进(见图4)
游戏目标:发展上肢及腰腹力量,提高上肢支撑能力。
游戏方法:游戏者坐在垫子上,两手放体侧,两腿屈膝,脚跟撑垫坐稳。裁判员发令后,游戏者则两臂撑垫,臀提起向前移,待臀落垫后两脚前移,靠臂撑、脚蹬使身体向前移动,直至臀部移过20米终点线,以先到者为胜。
图2
图4
游戏规则:两手臂撑垫时臀部抬起,臀部必有腾空阶段,否则算犯规。
教学建议: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年纪选用;臀部抬起后,屈膝前移,上体略后仰,以增加移动距离;形成前进节奏,可加快前移速度。
5.双人对坐拉力赛(见图5)
游戏目标:发展上肢肌、腰腹肌、背肌的力量及柔韧性,培养游戏者积极配合的协作精神。
游戏方法:两人相对坐到垫子或草坪上,两腿分开,两手体前相牵坐好,裁判员发令后,一个后倒体,一个前屈体,交替重复,直至一人拉不起为止。以拉起次数多少排列名次。
游戏规则:后倒时以后背触垫或触地为1次,否则不计数;交替倒体、屈体,整个过程中不能停顿,停顿视为结束。
图5
教学建议: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选用;两脚相对要固定住,两脚分腿角大,则省力。
6.双足抛实心球接力(见图6)
游戏目标:发展腰腹肌力量及其用力的标准性,培养拼搏精神,提高运动兴趣。
游戏方法:游戏者双脚夹住实心球,在向上跳起的同时,向前抛球,然后向前追到球,两踝夹起再向前跳、抛球,直至实心球抛过终点线,球先过线者为胜。
游戏规则:如球抛出后串道,要重新将球捡回后再夹抛;要两踝夹抛球前进,如踢实心球则为犯规,要在踢球处重新夹抛。
图6
教学建议:适合中学生选用;两踝夹紧后再跳、抛;为提高远度,要在跳起之际快速收腹、举腿;两臀配合下肢动作协同摆动。
体育教学的重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苦役。游戏化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师生积极地投入其中,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游戏的过程。但不是要把体育教学变成游戏,而是要使体育教学有一定的轻松感,使体育教学不致由于丧失乐趣而蜕变为一种对学生的强制,不再是简单的“跟我做”。体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成为学生身体发展的过程, 也成为学生精神愉悦的过程。以上是向学生进行力量训练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为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训练效果,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力量素质是人体进行体育运动的基本素质之一,是获得运动技能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力量素质的发展要全面而又有重点。按肌肉收缩的特点可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按衡量肌肉力量大小,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按其表现的形式又可分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等。
静力性力量的练习方法。这种练习的主要特点是肢体不产生明显的位移,肌肉收缩产生张力,但一般不发生长度的变化。完成静力性练习时,因工作的肌肉一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会影响其血液循环,疲劳出现较早。静力性力量锻炼的一般方法是以最大用力来维持某一动作,主要是注意掌握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手段如下:对抗性静力锻炼;负重静力锻炼;动静结合锻炼。动力性力量练习方法,动力性力量肌肉作非等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游戏活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学生的肌肉造成损伤。
2.游戏活动过程中,学生力量练习的部位应遵循动作形成的规律和动作发展的规律进行,一方面应使四肢、腰、腹、背、臀等部位在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得到锻炼、提高,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发展那些薄弱的小肌肉群的力量。各部位大小不同的肌群协同工作才能有效地完成技术动作,在游戏活动中也要注意,但是切忌突出其中一方面,造成力量素质发展不均衡。
3.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班级学生的体力状况,灵活适度地把握好练习的密度,游戏过程中要使肌肉充分拉长和收缩,游戏完成后要使肌肉充分放松。因为肌纤维被拉长后可以增大收缩的力量,同时又可保持肌肉良好的弹性和收缩速度。力量练习以后,肌肉常会充血,胀得很硬,这时应做一些与力量练习动作相反的拉长动作,或者做一些按摩、抖动,使肌肉充分放松。这样既可加快疲劳的消除,促进恢复,又可防止关节柔韧性因力量训练而下降,同时也有助于保持肌肉良好的弹性和收缩速度。
4.依据班级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体力状况灵活的组织和开展游戏活动,必要时采取分组游戏的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适度地发展,真正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5.游戏练习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练习方法,及时教给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防止憋气或连续大口呼吸,有效保护学生的肺部器官。同时,游戏开始前后要科学合理的组织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让学生的关节、韧带和肌肉得以有效地伸拉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