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
在古代官场,有进士出身头衔,比现在有博士头衔还厉害,进士出身的官员,自觉、别人也认为比其他出身的同级官员荣耀得多。因此,古代官员的学历注水,就主要表现为科举考试中的舞弊。
一般来说,科举考试到了会试阶段,舞弊的难度相当大。舞弊多发生在乡试,因为乡试是在省区范围内由地方官主持。因此,主持考试的地方官自主权比较大,有机会暗箱操作,徇私舞弊。通过乡试的读书人,就是举人,距离进士就一步之遥了。
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全国连续爆出三起大的乡试舞弊案,把年仅20岁的顺治皇帝气坏了。
这一年的十月,有人实名举报京城附近的顺天府刚刚结束的乡试存在严重的舞弊行为,有个名叫陆其贤的举人,通过贿赂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由这两个考官找人代替考试。举报人名叫任克溥,时任刑科右给事中。
顺治皇帝得到举报,非常生气,下旨严训查明,结果大抵属实。顺治皇帝遂下旨:官员买卖文凭,属于严重的贪赃枉法!科场为国家取材大典,关系最重。何况顺天府近在朕和朝廷眼皮底下,居然还发生这种恣意贪墨行私,贿买文凭,欺罔朝廷和天下的事情!于是,将李振邺、张我朴等七人斩首,家产籍没,将他们的家人流放到尚阳堡(今辽宁省开原县东四十里)。
斩了这些人,顺治皇帝还不顺心,又下旨将顺天府先前的乡试结果作废,他要亲自主持顺天府的乡试——重新考!复试的地点、时间和题目,都由他决定,并严旨申明:那些先前报名,但这次不参加考试的,将他们的名字永远革除,永远不准再考,并且抓到京城来,严加审讯他们究竟有没有舞弊行为,如查实,严惩不贷。
次年正月十七日,参加考试的士子们被八旗兵押着进入考场。顺治皇帝宣布考试结果,有八人因文理不通,被革去举人。顺治皇帝处理了有关官员,有25名举子被流放。
顺治十四年,江南、河南乡试也发生科场舞弊案,顺治皇帝下旨严查深究,处理结果是:河南乡试舞弊案,案情较轻,将主考官黄锓、丁澎流放尚阳堡。
次年三月,顺治皇帝在瀛台亲自主持江南乡试的复试,将14名文理不通的举子革去举人,2名主考官斩首,17名同考官处以绞刑,8名作弊的士子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
顺治皇帝治理科场舞弊案虽然有些苛严,打击面有些扩大化,但是比起那种放任“学者型官员”学历注水的做法,还是更有利于净化官场风气的。
(摘自《南都周刊》2014年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