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公益的乡村医生——红枸杞图书室田野调查手记

2014-05-12 01:33王子舟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图书馆建设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宁县兴华图书室

王子舟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邱 璐 (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 北京 102218)

戴 靖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 北京 100081))

1 红枸杞图书室的创建

俗话说,中国的枸杞数宁夏,宁夏的枸杞在中宁。作为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滋补品,枸杞是中宁的“红宝”,其栽培历史已有600多年[1]。王兴华创办的红枸杞图书馆就位于享有“中国枸杞之乡”盛誉的中宁县城郊的新堡镇盖湾村。

最开始的红枸杞图书室叫做“红枸杞读书会”,据媒体报道:2004年,自学中医的王兴华在自家诊所里腾出一间屋子,投资1万余元订购了各类图书及《农民文摘》、《宁夏日报》等报刊杂志,创办了这家“红枸杞读书会”,免费向全镇群众借阅,义务在乡村传播科技文化知识[2]。在红枸杞读书会的屋里,四周摆放着满书柜的图书,世界名著、伟人传记、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等各类图书杂志足足有1 000多册[2]。来这里借书的读者有学生、干部、职工。2005年暑假,一名到红枸杞读书会看书的吴桥村学生史涛说:“假期想读书,到县城去太远而且不方便,买书看太贵。到‘红枸杞读书会’借书读,又省钱又方便”[2]。

红枸杞读书会成立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07年4月,中宁县图书馆将红枸杞读书会选为县图书馆的10家农家书屋(阅读点)之一,为读书会送去200多册图书,以期依托当地农民自办的农家书屋,采取送书入户、定期流转的方式,将图书借阅服务送进农村[3]。从此,红枸杞读书会又有了“红枸杞书屋”、“红枸杞图书室”的称谓。

2 走访红枸杞图书室的机缘

王兴华与夫人纪凤霞参加过2011年6月北戴河的“民间图书馆论坛”,因此我们相互之间认识。2013年6月,在中国企业家发展商会杨宗华老师等人的发起及赞助下,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的“乡村图书馆、校园图书角、家庭书架网建设”项目的二期工作启动,王兴华的红枸杞图书室也被民间图书馆筹备组列入了项目二期的计划。2013年8月20—22日,筹备组的王子舟、邱璐、戴靖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史店乡苍湾村李成林的文体大院进行项目落实工作,之后我们顺路乘坐长途大巴前往中宁县新堡镇盖湾村,去见王兴华,进行项目点的环境考察、协议签订、细节落实等活动。

当天12:30我们离开了海原县长途汽车站,大巴行驶了两个小时,约在14:30到了中宁县县城。我们就近找了一家长鼎宾馆办理完住宿手续,马上联系上了王兴华。盖湾村红枸杞图书室就在王兴华的诊所里,诊所在县城东南郊区不远的地方,出租车大约走20分钟就到。于是我们打了一辆出租车前往期待已久的新堡镇盖湾村红枸杞图书室。在出租车上,司机问我们去哪儿,我们说盖湾村红枸杞图书室,司机说不知道,但一说王兴华的诊所,司机就说知道,还问我们是否找王兴华去看病,说王兴华做“埋线”很出名。我们不知道何为“埋线”,司机说是一种中医疗法。约15:10分,我们来到了盖湾村王兴华的乡村诊所。王兴华及其夫人纪凤霞已经在等候我们。

经王兴华介绍,我们见到了“乡村图书馆、校园图书角、家庭书架网建设”项目合作小学盖湾完小的校长刘瑜。由于有病人要医治,仅纪凤霞随我们一起乘刘瑜的车到盖湾完小进行考察。盖湾完小坐落在盖湾村里,校园不算很大,两层的教学楼是2012年9月新落成的,政府投入了165万。盖湾完小有学前班、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共7个年级,每个年级有10多人,全校共有80多名学生、10个教师。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0多岁,八男二女,女教师偏少。校长刘瑜是语文教师出身,但也在小学做全科教学。在小学办公室里,我们与纪凤霞及刘瑜进行了座谈,由王子舟讲解项目宗旨、内容,邱璐就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与大家进行了深度交流。之后,纪凤霞代表红枸杞图书室,刘瑜代表盖湾完小,王子舟代表筹备组,三方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大家还在项目小旗上纷纷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合影留念(见图1)。

图1 纪凤霞、刘瑜与项目组成员在校园里合影

“乡村图书馆、校园图书角、家庭书架网建设”项目旨在乡村构建一个覆盖社区、学校、家庭的阅读环境,即通过社区图书馆、学校图书角、家庭书架的互相联络、沟通,使得以乡村少儿为主体的阅读群体在其主要活动空间中都能够实现方便阅读。项目的具体运行方式为:由捐资方提供资金支持,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购买优质图书向有基础的乡村图书馆提供,再由乡村图书馆馆长负责在临近小学建设班级图书角,经过一定周期的阅读活动之后,选出若干阅读突出的学生,由乡村图书馆馆长向其发放家庭书架(含二三十本图书)。

3 红枸杞图书室的发展现状

红枸杞图书室所在的王兴华诊所,一楼的大门左侧有一块黑板,上面两行大字写着“中国民间图书馆协会/红枸杞图书室”,下面是宣传语:“中外经典、政治历史、长篇小说、农业科技、畜牧种植、画报杂志,面向全县,免费借阅。奉献爱心,回报社会”(见图2);右侧挂着一块中宁县农业局授予的铜牌“农民科技树屋”,编号为96009。

从右边外部楼梯上诊所二楼,就进了红枸杞图书室。图书室由3间屋子组成,右面的一间是书库,里面书架上摆放了有2 000多册图书,桌子上摆放着八九种杂志(见图3)。左边靠里的一间是阅览室,里面有沙发、茶几,茶几上也摆放着一排杂志;左边靠外的一间也是书库,书架上也摆放着一些图书,但数量不多。

图2 王兴华诊所的一楼门口

图3 红枸杞图书室右间屋里的内景

纪凤霞陪我们参观了图书室,之后我们在沙发上坐下交谈起来。据王兴华说,现在是农忙时节,读者来的很少。就是平时,读者也很少。主要是年轻人越来越不看书,反倒是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长。

但是我们参观后感觉除了王兴华说的这些原因,他平时接诊病人多,忙不过来,以及图书室在二楼,平时锁着门,这也会使读者越来越少。如果图书室设置在一楼接诊室里或者旁边的房间里,可能读者还会多些。我们将这个想法告诉了王兴华,并决定在“乡村图书馆、校园图书角、家庭书架网建设”二期项目中,给王兴华接诊室里配备一个书架,再配些少儿爱看的绘本及成人看的保健、卫生方面的书,以方便就诊者在等候时能进行阅读。王兴华听了我们的建议很高兴,表示期待我们项目组的配书到来。

4 王兴华及其“埋线疗法”

王兴华的主业是乡村医生,他的专长是中医里的“埋线疗法”。他一见到我们,三句话不离本行,开始大讲起来他的“埋线疗法”(见图4)。

小时候王兴华家里很穷,直到上初中时还买不起书包,他每天只能用麻绳把书本一捆便背着上学。王兴华的父亲有文化,从小念过私塾,三字经、百家姓都会背诵,只是晚年得过半身不遂,平时腿疼,拐着走路。王兴华的姐姐是乡村卫生员,“四清”运动时,她还有一本介绍针灸的小册子。王兴华总爱翻看这本小册子,而且还试着学针灸,每逢阴天下雨,他就给父亲扎针,一扎就不疼了,后来竟然也敢给左邻右舍的村民们扎针。王兴华的父亲1981年去世,时年73岁。

1968年,王兴华初中毕业,1970年他开始当中宁县新堡镇盖湾村的赤脚医生。同年11月10日,王兴华去了县城,在新华书店看到一本像红宝书一样的红塑料皮的《新医疗法汇编》(甘肃省卫生局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定价0.75元,内部发行),不禁爱不释手,买了下来。这本书里有一章专门讲沈阳军区中医针灸的先进经验——“埋线疗法”,从此他就知道了这个治疗方法。所谓“埋线疗法”就是将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埋入穴位,通过物理性、化学性长效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内脏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现代针灸替代疗法。

经过一番研究,王兴华从1988年开始用“埋线疗法”治疗病人,20多年的治疗实践让他感到这种疗法是一种痛苦小、疗效好、花钱少的农村实用技术。王兴华先后为1 000多名“三炎”(胃炎、气管炎、关节炎)顽固患者解除了病痛。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兴华发现“埋线疗法”还有数病同治、对人体无副作用、无后遗症等特点,如治疗胃病、关节炎、气管炎时可以同时治疗前列腺、头疼、皮肤病、妇女病等收到了一法治多病的神奇效果[4]。

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推广实用技术,聘请上海专家孙文善博士做微创穴位埋线技术的临床应用的讲座培训之后,王兴华开始使用一次性微创埋线器械给病人埋线,其“埋线疗法”的技术又有了提高。现在上门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自治区各县市都有来做埋线的患者,尤其是西海固的村民,甚至农闲时一来就是一卡车人。2013年4月,王兴华还参加了在洛阳市举行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针灸风采全球行’洛阳站埋线专家委员会暨多针法、手法研讨会”,他在这个会上向人介绍了他的“埋线疗法”之后,有个在俄罗斯行医的都大夫(男,40多岁)专门来到大西北中宁县住了7天,跟王兴华学习埋线技术。

如今,王兴华已成为中宁县及西海固地区远近闻名的中医名家。他的诊所每天尚未开门就有患者在那里等待。

5 红枸杞图书室今后的发展

8月22日晚,我们民间图书馆筹备组三人与王兴华、纪凤霞夫妇一起吃过晚饭后,回到长鼎宾馆住宿。第二天,王兴华、纪凤霞夫妇一大早就接我们到一家面食馆吃当地的蒿子面。在两次吃饭的时间里,我们与王兴华探讨了他的红枸杞图书室今后发展的问题。

图4 王兴华和戴靖讲中医心得

王兴华说,他办私人公益图书馆不缺空间,仅其诊所上下楼就有300多平米,也不缺经费,他每天看病的收入比较可观,完全能支撑图书室运行下去。现在最缺的就是精力与时间,加上现在看书的人太少,他只能是将主要精力用在诊所业务上。老伴纪凤霞负责当地的卫生防疫等工作,每天也很忙。他们有两儿两女。大儿子是宁夏医学院卫校毕业的,现在乡镇卫生站工作,他也会埋线疗法;二儿子在卫校学的是牙科,现在银川开诊所;大女儿是铁路学校毕业的,现在银川工作;小女儿在美容店里做埋线美容。现在全家都很忙。

谈起今后行医的想法,王兴华说他现在只是个乡村医生,还没有执业医师的资格,因此不能异地行医。但他热爱这一行,他的“埋线疗法”在中宁县做的是最好的,他很想将这个技术传播开去。2013年初,他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节目中10个乡村医生的事迹,非常感动。他给全国100多个乡村医生发函,想办一个“埋线疗法”的培训班,免费向大家传授这门农村实用的医疗技术,但遗憾的是竟然没有一个回函。王兴华说:“我行医不保守,我的目的就是造福天下。我给自己写了两幅对联,一幅是‘病人是医生的朋友,医生是患者的亲人’,已经挂在了我的诊所里,那是对患者说的;还有一幅 是‘弘扬华佗精神,泽被天下苍生’,这是对我自己说的,想作为我的座右铭也挂出来。”

王子舟提到,中医从宋代以来逐步形成了儒医传统,而儒医传统中本身就包含着慈善、公益精神。这一点与民间公益图书馆体现的现代公共思想、公益精神是能融会贯通的。开诊所、办图书馆都是“泽被苍生”。打针吃药,是治人生理疾病的;借书看书,是治人精神疾病的。二者如果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起到了互扶、互助、互补的作用,也会形成一个诊所的特色。邱璐、戴靖也说道,王兴华的诊所每天就诊的群众很多,老人、妇女、孩子数量大,如果能在候诊空间里提供免费的书刊供大家阅览,那么群众的受益就更大了。王兴华也觉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他说他身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要当好一个传播知识的志愿者,他要把他的红枸杞图书室继续办下去,并把它办成自己的一个品牌。

[1]郭 荣,温淑萍.宁夏中宁县枸杞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建议[J].甘肃农业,2007(11):31-32.

[2]新堡农民王兴华自费创办读书会[EB/OL]. (2005-08-22)[2013-09-06]. 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5-08/22/content_4939783.htm.

[3]孙家玲,黄永锐. 依托农家书屋中宁图书馆服务进村[EB/OL].(2007-04-16)[2013-09-06].http://www.n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4/16/content_9800723.htm.

[4]王兴华.开展埋线疗法的体会和展望[EB/OL].(2010-06-30)[2013-09-08].http://hi.baidu.com/313042703/item/21d8d59256249 e17924f419b.

猜你喜欢
中宁县兴华图书室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兴华市林湖乡:村企联建共走振兴路
2009~2018年宁夏中宁地区风的时空分布特征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气象灾害对中宁县枸杞生产影响的评估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摄影作品欣赏
中宁县初中教师体育健身现状研究与分析
关于中宁县国有林场改革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