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琳
(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 陕西 西安 71006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直是图书馆业界持续关注的热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与普遍均等是其应有之义。以往的图书馆业界研究大多侧重于体现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图书馆建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大规模的新城镇化建设在全国逐步推开。笔者以为,随着形势的发展,相较于农村图书馆建设,社区图书馆建设更应引起图书馆业界的关注。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诸命题一直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行业内外围绕其建设思路、建设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方式诸多话题展开了充分的探讨。但是尽管如此,关于“社区图书馆”的话题仍然存在大量的认识盲点。
当前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充满矛盾,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全覆盖的基层图书馆服务,另一方面百姓身边的社区图书馆却寥寥无几;一方面百姓的文化生活需要社区图书馆,另一方面许多已建成的社区图书馆却无人问津,成了摆设;一方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点燃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热情,另一方面资源闲置、无人问津的尴尬现实却又为之蒙上了阴影……凡此种种矛盾与纠结用传统行政化的思维模式去分析、解释已明显力不从心,其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新的高度、在新的视阈下进行新的分析与探究。
公共物品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研究公共事务的一种现代经济理论,其观点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接受。20世纪末,有经济学背景的中国图书馆学人将之用于图书馆学研究中,迅速引起了行业研究者的关注。现在,公共物品理论的许多观点已经成为了研究图书馆活动诸问题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在此笔者基于公共物品理论,以常识为逻辑起点,撷取社区图书馆及其建设与发展中的若干命题,不顾愚鲁,抛砖引玉,陈述个人的困惑与思考,冀望专家同行指点迷津,不吝赐教。
在公共物品理论视阈下思考,顾名思义,就是以反映物品的认知方式去探究客体。依据常识,对一种物品的认知,首先必须弄清楚它是什么,以主体反映客体的本质属性,形成某一概念。然后需要搞清楚它有什么,进一步去探究它的各种具体特征。最后是探索怎么做它,研究物品的提供机制。因此,笔者从概念、特征与提供机制3个维度对公共物品视阈下社区图书馆的若干命题做尝试性的思考与解读,限于文章篇幅,首先在公共物品理论视阈下对社区图书馆的概念与演变规律展开探析。
在公共物品理论视阈下认识社区图书馆,核心与首要命题就是对“社区图书馆是不是公共物品”做出回答与解释。欲对这一命题做出回答与解释,首先必须对“什么是公共物品”有一个大体清晰的认识。因而,下面笔者对公共物品的概念做一简单梳理。
公共物品理论“把整个社会产品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类(后来又分化出介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物品的概念)。所谓公共物品,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消费,而不是专门为任何个人所单独消费的产品或劳务”[1]7。公、私物品的划分主要依据两个标准:竞争性与排他性。“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该物品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享用。排他性是指一个人使用该物品会阻止其他人使用该物品”[1]16。由此,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在公共物品理论应用于图书馆学研究之初,业界普遍认为图书馆是公共物品,后来修正为公共图书馆是公共物品。社区图书馆一向被看做是基层公共图书馆,它无疑属于公共物品。但是,如果稍做进一步的探究就会发现,理解上述命题存在巨大的认识盲点与逻辑困惑。具体表现为社区图书馆有限的图书、座椅、空间,很难让人理解为社区图书馆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虽然说图书有借有还,读者有来有往,但是图书有拒借、也有损耗,读者有闲暇、也有忙碌,理论意义上的共有与共享无法解释现实的竞争与排他。近年来,业界出现了新的提法,认为图书馆是准公共物品,并进一步明确:公共图书馆是俱乐部物品。为了能更接近原意地理解上述命题,本文还需对公共物品的概念及其演变做进一步的梳理。
1954年,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首次提出了与私人物品相对的公共物品的概念,但是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的都是兼有公共物品性质和私人物品性质的混合物品,因此后来的研究者将整个社会产品分为私人物品、准公共物品和公共物品,又将准公共物品划分为俱乐部物品和公共池塘物品[1]7。俱乐部物品的消费存在非竞争性或弱竞争性,但是技术上可排他;公共池塘物品的消费具有竞争性,但是无法有效排他。因此,许多学者将公共图书馆和社区服务都划归为俱乐部物品[1]15-30。
截至目前,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已对社区图书馆给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笔者理解,各种定义有共识也有分歧,有的是实质差异,也有的只是相同或相近内涵、外延的不同表述。由于研究不深,笔者在此不敢妄加评论,故认同“无意于评判各种说法的对错,也无意于寻求一个统一、标准的定义,跳出概念做文章”[2]的立场,仅在此借鉴专家同行的观点,提出自己对社区图书馆的认识。
笔者以为,社区图书馆应该明确被界定为社区的图书馆。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目前研究中“‘社区图书馆’这一用语缺乏较鲜明的专指性”[3],如果不清晰界定,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一切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图书馆,或社区居民可以利用的所有图书馆。如此,则会将社区图书馆的研究范畴无限扩大,而无限扩张的论域会将原本的真命题异化为假命题。虽然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各种命题交叉、重复,但是观察各有视角,研究各有侧重,所以“社区图书馆”的命题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服务进社区”、“社区信息学”的“以信息通讯技术促进社区发展”等诸多命题应该有所区别。笔者认同“社区图书馆是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4]的观点,认为社区图书馆服务是社区服务之文化服务的一部分。另外,关于图书馆的概念,“机构说”明显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空间说”特别是“知识空间说”一时又难以被人理解,故笔者目前认同图书馆是场所的观点,将社区图书馆认识为:社区中从事图书馆活动的场所,它是社区文化设施的一部分。
作为社区的图书馆,就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很难做到非竞争、非排他,如果说社区图书馆是归属于公共池塘物品还是俱乐部物品方面仍有分歧、尚有纠结的话,那么将其归入“上位类”——准公共物品范畴是恰当的。
特征一般是指事物的外部特点。目前,公共物品理论的许多研究者已经对准公共物品的各种特征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阐释。除了对不同程度或不同比重的竞争性与排他性进行剖析外,布坎南(James.M.Buchanan)还在其“俱乐部经济理论”中对准公共物品的“拥挤性”做出了分析。布坎南发现准公共物品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在出现拥挤效应之前,每增加一个消费者,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而在拥挤点之后,容纳或供应一个追加的消费者,消费的边际成本将大于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性的”[1]27-28,因而准公共物品的公共性具有不确定性,其“公共性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于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边界就处于动态变化之中”[5]。
因为精神活动是人的天性,精神活动借助于符号记录于文献中,所以阅读文献就成了完善人类精神世界的主要方式。因为人类精神活动能力的限制,一篇文献往往需要反复阅读,这就有了藏书的必要,藏书达到一定数量就产生了私人图书馆。私人图书馆满足的是私人需求,是私人物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文明的进步,阅读文献成了更多人的共同需要,不断增长的读者有了阅读不断增长的文献的共同需求,基于在“文献集藏领域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6]的理性认识,于是在同一个社区的读书人共同出资建设其共同使用的社区会员图书馆。社区会员图书馆满足的是共同出资的社区人的需要,其私人物品性质的比重大于公共物品性质,应该是一种接近私人物品的准公共物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阅读逐渐成为人类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就产生了“搭便车”(只想受益而不愿付出的行为)。社区会员图书馆将“搭便车者”排除在外的做法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是在经济上特别是在道义上明显地得不偿失。这样,社区会员图书馆就逐渐演变为全社区(甚至包括社区外)居民共同使用的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是接近公共物品的准公共物品,可以近似理解为公共物品。作为近似公共物品,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公地悲剧”(公共资源被过度使用)的现象。而当对社区公共图书馆的使用达到“拥挤点”以后,社区居民已很难从社区图书馆获得需要的满足,或者满足需要所支付的公共物品分担成本已大于支付私人物品的成本,社区图书馆由理性选择演变为“囚徒困境”(每个成员从自己的最优策略出发,得到的是全局最劣的结果[1]50)。这时,社区图书馆就可能收费、排他,或者沦为“空壳”,其职能作用被收费、排他的其他私人物品取代。社区图书馆的公共性随之消失,由公共物品又演化为私人物品,开始了再一轮的循环。
以上推测虽然缺乏翔实的史料、严谨的实证,但是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姑且做为个人之见,做为一种猜想。
从改革开放后“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的新城镇化建设,“社区建设”、“社区重建”不断做为一个全新的命题引起了不同领域研究者的反复热议。相应地,社区图书馆也应成为图书馆业界的研究热点。虽然说关于社区图书馆,业界已有大量论述,但是新的时代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问题需要从新的视角形成新的认识,社区图书馆的探究远未告一段落。
笔者以为,对社区图书馆不应广义地理解,如果将社区图书馆的研究范畴无限扩大,无限扩张的论域会淡化对客观真实问题的关注,将原本的真命题异化为假命题。因此,应该保守地将社区图书馆界定为社区中从事图书馆活动的场所,它是社区文化设施的一部分。在公共物品理论视阈下,社区图书馆是准公共物品。基于准公共物品探析社区图书馆的演变规律可发现,社区图书馆这种准公共物品在“拥挤性”的影响下,它的竞争性与排他性会动态变化,它的公共性具有不确定性,甚至会消失。这就使得做为准公共物品的“社区图书馆供给”命题体现出更多的复杂性。限于篇幅,关于社区图书馆的供给模式及其选择的思考笔者将在下篇展开探析。
[1]席 恒.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程亚男.论社区图书馆的建构与发展[J].图书馆杂志,2002(1):54-57.
[3]柯 平,洪秋兰,张 伟.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社区图书馆发展[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1):40-44.
[4]霍国庆,金高尚.论社区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4):54-59.
[5]雷晓康,秦占欣.试论政府利用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理论基础[J].延安大学学报,2003(2):72-75.
[6]王宗义“.公共图书馆精神”科学解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