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序:企业家的“志业”

2014-05-12 13:13谢丹丹
中外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志工慈济妈妈

谢丹丹

在慈济,为什么做慈善的人不叫义工,而叫志工?

在慈济人眼里,义工是在空余时间,义务为他人提供帮助的人。而志工,是将付出、服务人群当做志向,愿意在“空余”之外也尽可能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人。

在两年前,仇序还是一个常常为公司的事儿忙得焦头烂额的年轻企业家,慈济志工于他来说,还没有特殊的意义。

2012年7月21日,一场真正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了北京城。当绝大多数人陷入“愤怒声讨”的时候,仇序发现有一群人的表现与众不同——虽然也是老百姓,但他们没有抱怨,而是迅速地组织起来,前往灾情最重的房山开始灾后援助。

这些人就是慈济志工。

到7月28日,这些慈济志工已经从各地调配来9.5万件救灾物资,分装成了即将亲手送到灾民家中的5000个生活包。

仇序意识到,这些人不简单!不仅不空谈,而且做起事来绝不含糊。

这,是仇序与慈济的初相识。

2012年11月份,想一探慈济究竟的仇序,来到了慈济本会所在地中国台湾花莲,参加了“实业家静思生活营”。而这三天的经历,为他开启了一扇大门。原来世界上还有“志业”这一说!

“我突然发现人生还有一个轴,还可以多一条路,那就是志业。”仇序回忆起那时慈济带给自己的震撼,还很激动。

从此以后,他开始频繁参加慈济活动,出现在慈济重大事件的现场。就在采访不久前,他刚结束在丽都酒店安抚马航乘客家属的工作。一年多的时间,仇序已经把做慈济从个人的兴趣,发展成了“志业”。

收获另一种喜悦

仇序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工作,后来回国创建了现在的公司。“我是幸运的一代。有机会读书,并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看到了世界阳光的一面。”

实际上,世界还有另外一面。

有灾难、有贫穷。参与慈济的活动以后,仇序有了更多机会看到世界的另一面。

2013年7月,仇序参加了慈济到河北涞源的访视。其中一户被访视的人家,给仇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户人家很奇怪,院子里很是杂乱。树倒了,一间茅草屋被掀掉了顶,玉米堆了大半个院子。

进屋的门只能开一条缝儿,靠墙堆的玉米占了2/3的空间,仇序一行只能挨个从门缝挤进去。屋里黑黑的,散发出一股霉味,灶台上有很厚的一层灰。睡觉的床在一个小角落里,旧衣服已经占去床的一大半。这家主人是一位独自生活的妈妈。

他的丈夫在外打工,儿女上学,周末则住到舅舅家,很久没回过家了。这位妈妈体弱多病,独自一人居住,院落已经很久没有打扫了。完成全部访视任务后,志工们商量着帮助这位妈妈打扫房间。他们采购了除霉味的生石灰、洋灰、地板革,扫帚和簸箕,还有干净的被子和枕头。十几个人,不到一个小时,便将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

妈妈看着整洁的房屋,流下了眼泪,“因为房间太脏,我女儿很多年都没跟我一块儿住了。这个家现在这么干净,她回来可以和我一块儿在炕上躺躺了。”

这句话,让仇序感动不已。原来自己小小的举动,竟能帮助一个妈妈实现多年的心愿。这让仇序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

正如慈济基金会创办人证严上人所说:我们没有办法选择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和深度。

回家后,仇序将这个故事讲给女儿,作为礼物。因为帮助这位妈妈那天,正是仇序女儿的七岁生日。

把感恩推而广之

除了在助人中收获内心的愉悦,慈济带给仇序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状态的改变。

慈济里有一种氛围,让人不得不谦卑,不得不感恩。

慈济人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十分和善,连走路都轻轻的。他们与人说话时,双手放在身前,微微弯腰,在说话结束时总是加上一句“感恩您!”。活动现场,慈济人总是90度弯腰,手举得高过头,把物资恭恭敬敬地交给受助者。在慈济世界里,他们每个人都有发自内心的欢喜。

在慈济里,仇序处在一个人和人之间彼此感恩、又很尊重的环境里。他学会了缩小自己,更多地去爱别人。仇序说:“以往,由于处在老板的位置上,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自大、傲慢的状态。而在慈济里,我学会了谦卑无我,学会了感恩。”

慈济有一句话,叫“纳米良能”,是说: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缩小到10的负6次方时,就变成纳米级大小了。缩小自己,如同纳米般细微,就能发挥无处不在的微妙量能。

无论是同事还是朋友,仇序都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喜欢他们,感恩身边所有的人。仇序不再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而是鼓励员工的优点。周围的人,也受到感染,彼此开始用一种正能量的爱作为连接,人与人之间崇尚珍惜、彼此感恩。同事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

对别人有好处

在慈济大大小小的活动中,总是能看见仇序的身影,他比以前更忙了。但事实是,他在各方面干劲儿都越来越足。在仇序心里,和慈济的兄弟姐妹一起去帮助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帮助别人,会让他心态很平和、日子更充实。家业、事业、志业也安排得更加井井有条。

尤其是在事业上,他找到了新的思路。以前在事业上遇到的很多问题,他都从慈济找到了答案。

以前,在公司运营上,仇序总是陷入纠结与困惑:“做这个事情到底能不能赚钱?”“万一投入了,有风险怎么办?”

仇序在慈济里学到了做事做人的基本价值观——那就是要对别人有好处。在慈济,判断事情的标准是能否给人带来价值。而同样,仇序把这条标准运用到了企业中。什么对于企业而言是有价值的事情?对员工是否有好处?对客户是否有好处?对环境是否有好处?现在无论多复杂的问题,仇序都不再纠结于是否赚钱,而是用这三个判断标准来衡量。

现在,仇序是慈济的见习培训志工。不久后,他还会成为委员志工,将这份志业一直做下去。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仇序觉得自己好像从一个平凡的人变成了电影里的“阿凡达”。他喜欢这个时候的自己。

责任编辑:李靖

猜你喜欢
志工慈济妈妈
在慈济的世界获得新生
这里让废旧物品新生!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