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与检验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4-05-10 12:35云利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8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模块化

云利萍

摘 要 工业分析与检验作为一个工作行业领域覆盖非常广泛的专业,近年来面临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化企业需求脱轨的境地。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就业方向为导向,以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为宗旨,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上构建“课程一体化、专业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在深度优化课程结构体系的同时,探索贴合时代与企业需求的工业分析与检验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工业分析与检验;教学体系;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8-0087-02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人们认识到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学情现状。一方面是课程模式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就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感觉学不到实用的东西;另一方面从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基础,致使学生听不懂、学不会,造成学生“学不懂,用不上,留不住”。教师感觉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劳动得不到认同。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厌学、自信心不足、自律意识差和无法安心在传统课堂学习的问题,教师也对如何教当下的学生感到茫然,传统的理论牵引教学模式面对高职教育对象显得十分无力。因此,结合实际探索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实用、够用”为依据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重组课程结构。

1 工业分析与检验模块化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模块化是在分析各专业学生任职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编排出合理的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化,使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就能掌握一项职业岗位能力。课程教学模块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实施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组成一组内容相关和循序渐进的单元技能;教学模块中应有实训环节或仿真模拟操作,与学生技能竞赛标准相融合,与职业资格标准(考证)相融合。

教学内容的筛选应遵循“四维依据”:一是以用人单位对一线岗位从业者素质的现实需要为依据;二是以中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知识、技能需要为依据;三是以中职学生入学文化水平起点和学习能力特点为依据;四是以学科特点为依据。课程模块应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划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使学生学习的选择度更大,一方面保证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获得所需要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得某些课程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能够通过选修其他课程(如技能性课程)获得足够的学分,顺利完成学业,使教学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更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更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 工业分析与检验模块化教学构建目标

1)把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实践课进行整合,结合综合实训、技能竞赛和岗位技能考核,初步形成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以学生能真正得到收益为落脚点,以就业为导向,教学贴近就业、贴近生产实际的课程教学体系。

2)树立为专业服务的理念,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探索学生个性发展空间,使文化课教学模块、专业课教学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3)改革现有的单一的以书面试卷闭卷考试为主的课程考试体系,完善学分制,形成以综合全过程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技能技术资格证书(考证)和技能竞赛为支撑的学生评价标准,逐步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

3 工业分析与检验模块化教学构建的措施

进行课程体系的整合 工业分析与检验课程体系的整合,要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应用型的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要融入国家职业标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递进式课程框架,遵循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心理认知规律,实现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认知规律的有机结合。同时新教学体系还要满足三年正规的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要,进而满足不同等级的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获取以及继续教育的需求,可实现多学制并存及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为一体,形成灵活、开放的弹性课程结构。

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服务质量 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加大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此外,要想培养出高级分析检测技术人才,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关键。目前职业院校内教师多数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在分析检测实践方面经验不足。因此要在不断加大校内专业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同时,多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实践教师直接参与实践教学,并定期派出专业教师下厂进行实践锻炼,尽快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以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推进“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模式 当前,多数职业院校确立了“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以知识教育为支撑,构建工学结合框架下具有专业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工业分析与检验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大量走访企业和相关专家,通过论证确立了工学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本专业2011级的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核心课程按照项目化组织教学,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以企业真实的化验项目为载体,完成真实的检验任务,更加贴近岗位实际,由项目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2012年该教学模式全面展开。

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不断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将课程考核分为专业理论知识考核(占30%)、专业技能考核(占30%)、学习过程考核(占40%),由于增加学习过程考核,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方面的考核,使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落到实处。但同时也存在学习过程考核实际操作难度较大,职业素养养成方面的考核需进一步加强和明确。在理论知识考核中,除采用闭卷笔答方式,还可采用学生自主出题、自主制定评分标准、自主判卷等多种形式,以培养学生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判断等多方面的能力。在专业技能考试中需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

当前企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现代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是必然的选择,企业也必然会对产品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检测。因此,对分析与检验技术的要求会更高,对从事分析与检验工作的人才要求也会更高。如何培养出企业迫切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改进,逐步开展“课程一体化、专业模块化”的教学模式,经用人单位反馈,在该模式下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有效地缩短企业岗前培训时间,有效地节约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迈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丁敬敏.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3]杨龙,周学军,皮燕萍.对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改革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0(11):49-51.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基于模块化控制系统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模块化住宅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从模块化中得到的二氧化碳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