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冰
职业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制度探析*
◆陈汝冰
通过对偏远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院信息化教学状况的查访、分析,以及对同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职业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制度从必要性、相对稳定性、激励性、可靠保证性分别进行论述。
职业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制度
21世纪是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能力必定是支配和操纵社会的杠杆。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向社会各领域渗透,随之带来社会各方面游戏规则变化,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因此,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当今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化发展变革之快:由“单一能力作用”向“多元化能力作用”转变,由“个体能力作用”向“群体能力作用”转变,由学校教学中形成能力向社区网络扩散,由“直接能力发挥”向“间接能力作用”转变,由“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向“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转变[1],乃至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一体化向多元化推进。
职业学院是传播知识与技能的基地,承担着培养实用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职责。要造就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求的创新人才,首先必须有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教师。知识经济时代不但要求大学教师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更要求培养的人才也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2]。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是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必将给人类生存、生活及学习方式带来影响。职业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质量。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职业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信息化时代教师核心能力和素养的标志。因此,职业学院教师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8年1月发布的《信息和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指出了一条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新技术需要新的教师职责、新的教学法和新的教师培训办法[3]。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教育技术培训是“新世纪教改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偏远地区职业学院教师信息化素养(淡、低、差、慢)现状和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的实际,笔者在吸取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偏远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制度的制定提出几点见解。
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制度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不能一蹴而就,信息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要求是动态的、变化的,但也是有指向的[4]。因此,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制度是必要的。比如,教师上岗前都必须通过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在岗教师必须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合格证;教师培训的固定时间可以安排在寒暑假;每个学期要举行教师信息化课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比武;每年度或者每学期需邀请信息化教学专家来校进行信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每年度或者每个学期都有不同层次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教师赴外地、外校求学取经;每月按学科群举行若干次信息化教学整合研讨;等等。尤其考虑到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汉语水平较低的特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特殊的规则。总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应当采用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灵活机动,优势互补[5],摸索出适合该地区该校实际情况的、相对稳定的制度细则。制度的活力在于执行。
分层培训 按年龄段、技术能力等级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计划,制定相应的措施,因材施教。对于那些年龄偏大、信息化教学知识薄弱、信息技术能力较低的教师,可以编入初级班,使他们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基本能力;对于那些有信息化教学基础、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教师,可编入中层班,进行开放性训练,使他们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并给他们构建多媒体教学的舞台,使之拥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对于那些已具有中级水平并能如实进行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师,应编入高层次的研修班,以便开发其资质潜能,使他们按照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迁移能力、融合能力、交往能力、评价能力、协作能力、监控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动手与课程开发设计能力)分类研发,或按项目专题(如最佳课件设计、多媒体教学优质课、单一学科及其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模式、多学科及其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模式、跨学科及其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模式、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课题项目研究等)分期探究,使其生发出独到别致的、合理完善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
培训内容要及时更新 笔者考察了近年来的培训情况并访问了一些曾经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发现培训注重于理论讲授,偏废了实践动手;有些培训课题内容重复;有些培训内容缺乏前沿思想、操作性较差。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必然会给信息化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因为学科教学法与信息技术知识的融合产生的是一种新的、特殊的、动态式的教学法,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知识要求与教师核心能力素养的标志。因此,教师培训的内容要以学科及其教学法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前提,以信息化教学前沿理论和最新信息技术为依据,不断地更新培训内容。
建立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 本着激励的原则,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热情和探索的科学态度。在适度照顾少数民族教师和年龄偏大教师的前提下,把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培训作为教师鼓励、奖励的指标之一,把取得信息化教育技术培训合格证作为教师入职、进职、晋级的必要条件;常规管理要把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实绩与教师的日常考核联系起来。对教师的教学特别是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动态考核,对优秀的学习者和研究者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并与教学效果综合考虑[6]。具体操作起来,不妨从某一学科入手,鼓励其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探索网络课程、构建教学网页,从而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成人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并且对可以立即应用的知识感兴趣,他们的学习动机大都与他们的工作发展、学习提高、生活改善、自身完善和社会服务等联系在一起[7]。参加培训的职业学院教师往往很注重实用性和时效性,因此要极力开展探究式、研讨式学习活动,促使教师把所学得的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教学实践,采取传、帮、带的办法或点面结合的途径,或按学科群体分类,使教师投入信息化教学课题项目研究中,以奖励为原则,使教师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建立专家制度保障机制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培训不仅需要制度完善,而且需要培训专家到位。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专家应该是既有专业素养又有理论素养,还有实践经验。此培训专家一般可从外校和本土信息化教学的“领头羊”中产生,“领头羊”是在长期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以及系统的教师考评中锻炼成长的。这就是说,要让具有教学实践经验、精通各学科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以及通透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师充当信息化教学培训的专家。只有这样的专家能心领神会地理解教师在教学中懂得什么、缺少什么,课件应该怎样设计;同时,这样的专家懂得进行教师培训时应站在哪个角度,用何种思维方式、何种思想方法及何种教学方法讲课。
设立保证机构 学科内容和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往复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必定会遇到技术方面的应用困难,仅仅依靠在培训时得到专家的指点、引导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系列的外部条件支持。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所有外部条件中,学校是最直接的促进因素,主要包括校长的支持、资源的准备、培训的参与、教学的交流等方面[8]。比如,学校必须成立信息化教学指导中心和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为教师的日常信息化教学排忧解难。
完善信息化网络设备 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必备条件是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整合,这为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了环境保障。当前,信息技术已经不同程度应用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各高校的教学,应软硬件齐抓,尤其注重相关教学资源的收集、整合,逐步建立资源库。这就要求组织各科教师通过下载、制作、收集、网上订购等途径,建立分门别类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开展各种信息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科研及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条件。目前,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正拟建设“网上学科在线”,构建自主学习资源库,以此协助教师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信息化能力发展,力求构成师生喜闻乐见的网上互动交流学习栏目,如资源共享平台、网上课堂、网络教室、在线测评、互动辅导、教学参考、手脑并用、网上实验室。
[1]王文君,王卫军.国际视野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趋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2(6):112-116.
[2]李天龙.大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途径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06-109.
[3]赵健,郭绍青.设计专题学习网站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J].电化教育研究,2011(1):85-89.
[4]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5):103-109.
[5]王涛,吴昊.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青年作家,2011(6):90-92.
[6]李友彪,程同舟,宋瑞,等.提高偏远地区高职学院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初探[J].科技信息,2006(12).
[7]方明建.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原则和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0):33-36.
[8]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5):103-109.
G650
B
1671-489X(2014)08-0035-02
10.3969/j.issn.1671-489X.2014.08.035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偏远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类别:一般B类。课题批准号:2013LXO32)。
作者:陈汝冰,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物理教学、物理文化、物理学史和物理教育等研究工作(0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