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在区域竞争中的态势及其应对研究

2014-05-10 10:25鲁孟河
关键词:绍兴区域文化

鲁孟河

(绍兴市人大,浙江 绍兴312000)

区域竞争源于区域间各类主体利益目标的冲突,竞争的核心在于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区域竞争力则是指一个区域在更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推进区域发展一体化是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的重大发展战略。处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最为活跃的长江三角洲和杭州湾地区的绍兴,如何在区域竞争和合作中找准自身的定位,把握机遇,选准策略,增强持续发展的区域竞争新优势,是一个重要课题。

绍兴参与区域竞争的条件、基础与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以及至2020年前,绍兴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市发展也正面临着重大的转型提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绍兴参与区域竞争、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一)外部因素的趋势性变化,使我国的发展遇到不少新的挑战与困难,但国际大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我国发展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国际金融危机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很大冲击,引发全球增长方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大的调整变化。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各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优先课题。国家之间有竞争、有摩擦,但更需要合作,互利共赢是彼此利益的交汇处,这有利于我国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下发展自己。同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没有因为此次金融危机而逆转,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正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中国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我国同各国战略互惠、互利合作的关系将进一步发展,我国与各方利益交汇点将进一步集聚和扩大。

(二)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开启的“包容性”制度转型,当下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由于外部因素的趋势性变化和内生问题的日益显化,依赖要素投入、规模效益的“赶超型”增长方式已渐式微,而目前的制度环境、人力资源状况和技术水平未能显示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创新型社会”的条件和能力。但是所有的问题并没有消解当前发展的机遇。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发展与改革相结合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当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改革窗口”的历史机遇期,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与弊端可以凝聚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三十多年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深化改革提供所需的物质资源。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由此,我国经济社会必将迎来一个平稳持续发展的新时期。

(三)绍兴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一些因基础性因素变化而带来的新的挑战,更面临因“改革窗口”期和“新型城镇化”而带来的新的机遇。当前,绍兴发展虽然由于支持传统增长模式的一些基础性因素发生变化而带来的冲击,如在供给方面,高储蓄提供的充裕、廉价资本,农民工提供的无限、廉价的劳动力已经走到尽头;在需求方面,全球“再平衡”包括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家庭的“去杠杆化”对外部需求形成了制约,使绍兴经济从2011年开始持续下滑,全市经济发展面临资源与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双重制约,产业层次低、新兴产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较为突出。但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先行发展,绍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全市GDP3291.23亿元,同比增长11%,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四位。人均GDP74892元,财政总收入426.4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9.69亿元。这些多年积累起来的基础,使绍兴下一步的发展基础得以稳固,发展平台得以拓展。特别是,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实施和浙江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及舟山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必将加速。绍兴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可利用的资源和市场空间将更大,回旋的余地也更大。随着嘉绍跨江大桥、绍兴港中心作业区等重大交通设施的建成,滨海新城开发建设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龙头效应的释放,必将给绍兴下一步发展增添新动力。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从工业化主导转向城镇化主导,城镇建设步伐必将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趋势,有利于我们顺势而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大城市建设,加快实施绍兴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二、绍兴参与区域竞争、加快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绍兴与上海都市圈第二级城市的差距在拉大,虽然在第三级城市中仍保持一定的优势,但相互间的差距日趋缩小,后来者正在赶上和超越绍兴,发展态势并不乐观。特别是一些长期困扰、没有能够彻底解决的老问题,一些在发展中产生的内生问题,影响着绍兴的区域竞争和科学发展。

(一)市区体量狭小、城市经济规模较小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绍兴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秀丽山水风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行政区划等原因长期屈居于“江南小城”地位。改革开放前,绍兴的行政建置平均两年变动一次,市建置先后三设三撤,级别也从省辖市、地辖市到代管市(宁波管),最后沦为绍兴县城关镇。这样频繁的建置变动和等级的一降再降,使绍兴无法形成一个区域发展中心并发挥它对整个区域的龙头带动作用。绍兴市、越城区和绍兴县政府长期蜗居在101平方公里的狭小市区内,“一城三府”,30多万人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改革开放以来,绍兴中心城市虽经数次扩展,但是地域面积仍显狭小,仅为362平方公里,人口65.26万,分别占全市的4.38%和14.83%。与市区城市体量偏小如影随行的另一个问题是绍兴城市经济规模较小。2011年,绍兴中心城区生产总值546.45亿元,仅占全市总量的16.40%。由于中心城市的规模偏小和资源要素集聚度偏弱,市区长期处于“小马拉大车”的困境,其辐射力和集聚度明显低于国内同类城市。在周边城市特别是杭州、宁波积极扩容的局势下,绍兴中心城市集聚辐射作用不强,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绍兴全市的发展。同时,浙江省实施强县扩权战略及省直管县改革,在县级自主权和发展能力大幅增强的同时,相应的市级层面改革没有跟进,这就使得市级政府对区域和城乡统筹调控的能力大为削弱,造成了明显的“强县弱市”现象,付出了中心城市实力和集聚力相对弱化的代价。

表1 绍兴与相关城市市区主要指标比较(2008)

表2 绍兴市辖区与所辖各县(市)比较(2011)

表3 绍兴主要发展指标在长三角区域和浙江省的地位(2011)

(二)要素资源短缺是一个长期制约的因素。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绍兴经济发展要素瓶颈制约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用地、用电、用工、融资以及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承受能力脆弱。资源要素严重不足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矛盾、保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生产成本上升和利润空间压缩的矛盾已成为制约绍兴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受制于绍兴自身经济、城市规模、要素短缺的限制,在当前区域竞争格局中,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绍兴经济发展所保持的脆弱平衡,经济赖以高速增长的出口导向路径受阻,其经济发展速度由原来处在浙江省及长三角地区的领先地位,跌至殿后位置。绍兴经济以传统纺织、食品制造业为主,产业层次较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201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居全省第8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绍兴处于杭甬两大城市之间,中间有萧山、余姚等县市的阻隔,接受两大城市辐射较少。再加上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能力较弱,对下辖各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明显不足,导致杭州与宁波对绍兴各县市要素吸引力增强,特别是杭州和宁波对诸暨、上虞的经济辐射能力远远超过绍兴中心城市。近几年,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一些大企业及其总部向杭州、宁波迁移,绍兴区域竞争的形势更加恶劣。

表4 绍兴部分经济指标在长三角和浙江省的位次(2011)

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上海、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等城市属于第一层次的城市;常州、绍兴、舟山、镇江、嘉兴等城市属于第二层次;湖州、扬州、南通、台州、泰州等城市居于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内,绍兴处于中等水平。近几年,嘉兴、台州、常州等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展迅速,而绍兴因为外向型经济的平衡被打破,其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

表5 绍兴主要经济指标与周边城市的比较(2010~2011)

(三)城市化进程中内在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最大驱动力,城镇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使其成为工业化的平台和载体。但是,绍兴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遍地开花的分散式工业布点。这种缺乏以城镇为依托的分散工业化模式,既不利于形成工业化的集聚效应,也不利于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三个不协调:一是城市化与非农化不协调。目前绍兴的非农就业比重已超过80%,而城市人口比重却不到60%,表明城市化与非农化进程很不协调;二是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不协调。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扩张远快于城市人口扩张;三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协调,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使一部分本已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非农人群享受不到现代城市文明的成果。另一方面,小城镇建设水平偏低对城市化带来不利影响。按一般规划原理,建成区达到3平方千米是小城镇建设的规模门槛,低于这个门槛则会使人均公用事业费增加而不经济。绍兴乡镇行政区划虽经数次大调整,但大部分建制镇建成区面积达不到这个规模。在建制镇人口上,目前全市在3万人以下的镇占了一半。在城镇建设中,忽视城镇的功能建设和环境建设,盲目跟风模仿,定位不准、特色不显等问题也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文化发展颇具优势但文化整体实力不强。绍兴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市。文化是绍兴面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辈出的名人,是绍兴这张“金名片”的三个醒目标注和标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绍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先后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市”“文化强市”和“文化休闲城市”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这些年绍兴的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绍兴的文化建设,还只是零打碎敲,大气不足,品牌滞后,产业散小,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2011年绍兴文化产业增加值111.8亿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3.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作为文化产业主体的文化服务业不到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5%。放眼全国,绍兴文化大而不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离文化强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当前绍兴参与区域竞争的态势分析

北接上海、西承杭州,融入长三角是绍兴融入区域一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趋势。在国家批准实施的长三角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框架中,绍兴是被确定为“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沿(杭州)湾发展带”的区域,也是属于“加快沿江、沿(杭州)湾,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的区域。在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布局沿海和沿湾都市经济圈发展的格局中,绍兴与杭州、甬舟和温台一起是7个设区市之一和9个集聚区之一,并列为重点发展和先行发展的区域和城市。在这些区域统筹、一体发展的宏观布局中,绍兴是属于优先开发、政策倾斜的城市,其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都市圈和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绍兴而言,不利因素及负效应同时存在,当前一个阶段甚至有不利因素超过有利因素的趋势。

一、绍兴在长三角和上海都市圈的定位与态势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历来是我国城镇最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核心经济区,是国内最早形成的城市群。长三角地区16个主要城市大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这些城市纷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使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主导地位和龙头作用更趋明显。《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后,长三角区域由要素合作到制度合作步入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轨道,这为加快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依据“规划”,长三角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一从国际坐标系中来定位的长三角城市群,为世界级城市群的崛起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既给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每一个成员提供了发展的契机。置身其中的每一座城市,既要抓住机遇,抢占发展制高点,也要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寻求其有自身个性特色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绍兴与长三角都市圈中的城市,历来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往,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绍兴与它们的联系更为频繁密切。尤其是作为长三角都市圈首位城市的上海,绍兴更是直接接受其辐射和扩散,绍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无不打上受大上海影响的印记,上海也是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受惠获利最直接最多的大都市。近几年,上海以其“天时地利”优势,确立了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物流四大中心地位和总部经济所在地,具备了引领江浙地区和长江流域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大综合实力。位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都市圈核心层中的绍兴深切地感受到,越是和上海实现深度融合,城市发展就越快;越是和上海实现无缝对接,区域和城市就越能快速崛起。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绍兴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进程中,由于受交通区位、发展平台、城市实力等因素的制约,在与上海的对接和融合力度、程度上均落后于苏州、无锡、嘉兴等城市。未来一个时期,随着嘉绍跨江通道的建成和沪杭甬高铁的投入运行,绍兴的交通约束将得以化解,绍兴连同台州、温州等城市与嘉兴、苏州、上海之间的南北轴线城市,将会极大改变绍兴与上海的区位关系。未来绍兴作为长三角都市圈核心层中的重要成员,其发展目标应锁定在进入第一层级城市,争取与杭州、宁波、南京、苏州等城市比肩而立。

二、绍兴在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定位与态势

环杭州湾地区分布着杭、嘉、湖、绍等中心城市和密集的中小城市,是浙江经济重镇和区域发展领航地区,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民营经济活跃和县域经济发达构成该区域两大特点和亮点。环杭州湾地区历来地缘相邻、人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融,经济交流密切,人员往来频繁,区域和城市合作具有较好基础。杭州都市经济圈,即以杭州市区为核心,包括市域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5县(市)和海宁、桐乡、德清、安吉、绍兴、诸暨6县(市)在内的圈层状区域,构建“1327”①的发展体系,进行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建设杭州都市经济圈,是浙江省沿海、沿湾发展战略和长三角都市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绍兴作为与省会城市杭州空间距离最近的一座中心城市,完全可以而且应该积极依托杭州这个紧邻和强邻,作为自身发展的大平台,并与杭州及周边城市联手培育和打造区域增长极和都市经济圈,共同推进环杭州湾区域乃至浙江省又好又快地崛起。

然而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对于绍兴是把双刃剑。杭州经济总量虽然数倍于绍兴,并占据着一省行政、文化、科教、金融、商贸等优势,但杭州对于绍兴整体上的极化和吸附作用明显大于辐射、扩散作用。杭州核心区与绍兴之间隔着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萧山区,杭州的产业转移和要素扩散,很大程度上被萧山所截留和吸纳。同时,杭州市本身还处于城市扩张和要素集聚阶段,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有限,并且与周边市县存在产业竞争关系。特别是杭州实施跨江发展战略,调整行政区划,建设大江东新城,市区面积由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直逼绍兴中心城市的柯桥组团。目前,杭州与绍兴在交通轴和城镇轴沿线上已呈犬牙交错、互相重合之势,其对于绍兴人才、项目、企业及各类要素形成了较强的吸附力。两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绍兴明显处于弱势和不利地位。另一方面,杭州都市经济圈以周边县市为主要成员,绍兴经济相对发达的诸暨市和绍兴县都受其影响。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发展给绍兴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更使得绍兴辖区内的各县市与中心城市离心加剧,绍兴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更为困难。

三、绍兴在宁波都市经济圈的定位与态势

宁波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的一座城市,它的港口条件在长三角首屈一指,是具有全球意义的深水良港。宁波的发展定位,是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长三角南翼重要对外贸易口岸。绍兴与宁波传统上的联系,主要是依托宁波“借船出海”,利用宁波的港口优势,发展绍兴“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获批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的战略地位更加凸现。此外,宁波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区域和余慈城市组群建设,也对绍兴滨海及虞北地区产生吸附和极化效应。绍兴作为海洋经济区这一战略版图中的一员,要更紧密地加强与宁波舟山的联系,在实施海陆统筹、联动发展中找准自身的定位,以主动出击和甘当配角的姿态,积极呼应和融入“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②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在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强省中占据一席之地。目前绍兴在海洋经济区中的“本钱”并不多,但绍兴在海陆统筹和联动发展中仍有很大的潜力和机会。

位于杭州湾南翼的绍兴,受杭州和宁波两个都市区的夹击,加上金华“中部崛起”的屏蔽影响,发展日益艰难。未来一个时期,绍兴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如果没有重大突破和跨越,其“左右逢源”之势将逐渐变弱,而“东西夹击”之势则会更为凸显,甚至面临来自东西南方面“三分绍兴”的危险。

绍兴应对区域竞争的策略

未来一个时期,绍兴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风尚文明的现代化绍兴的要求,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中集聚区域竞争新优势,打拼区域发展新版图。

一、以生态型大城市建设为载体,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放大体制机制竞争优势

绍兴市区体量偏小,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强,大城市建设受行政区划束缚,已经成为影响绍兴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区域竞争加剧和周边城市快速扩张,绍兴更痛切地体认到城市发展平台狭小和体制束缚所带来的弊端和障碍。为此,要在调整行政区划、突破大城市建设“行政梗阻”和激活开放开发机制上下大功夫,重塑区域竞争新优势。

(一)调整行政区划。绍兴在21世纪初时实现了一定范围的行政区划调整,但这次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绍兴城市发展的体制和空间束缚。现在,绍兴应对区域竞争的一个必须选择的战略决策,是再次调整行政区划,打破行政体制束缚,加快实现绍兴中心城市的集聚发展。(1)撤销绍兴县建制,设立柯桥区。镜湖新区并入柯桥区。在条件适宜时,择机东扩,撤销上虞市,设立上虞区,建设绍虞都市区。绍兴县撤县设区后现行机制将保持“五年不变”(原绍兴县的事权不变;经济管理权限不变;财税体制保持不变;享受的优惠政策保持不变;机构、人员待遇维持不变);(2)设立袍江区;(3)原绍兴县域的平水、王坛、稽东、兰亭、漓渚、富盛、陶堰镇等划入越城区,原绍兴县域的孙端镇和上虞市域的沥海镇划入袍江区。滨海新城归入国家级的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两个区块之间的要素流动和功能互补,解决袍江国家级开发区空间不足、功能提升的资源限制等问题,释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滨海地区的带动效应。袍江区和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4)绍兴高新区归入越城区,实现越城区政府职权归位、责权对称,使高新区的开发规模逐渐在地理边界上与越城区实现一体化深度融合,又使整合区域充分享受国家高新区的优惠政策。近期柯桥区的加入和上虞沥海镇的划入,将有助于中心城市的GDP占到全绍兴市的50%左右,对扩大绍兴中心城市首位度意义巨大。

(二)突破大城市建设中的“行政梗阻”。在调整行政区划和整合开发区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突破组团式大城市建设的“行政梗阻“,加快实现城市集聚发展。一是确定柯桥组团的重心定位不再是建县城和县域中心城市,而是建设市域中心城市组团。柯桥组团按照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的定位,突出其商贸、会展、物流等功能,其组团建设规划真正融入绍兴中心城市建设规划。二是改变在原有行政体制格局下绍兴大城市各组团封闭式管理、多主体分散式运作的现状,建立统筹协调组团融合发展的机构、平台和机制,制定对各组团融合发展具有引领和约束力的“路线图”和“行动计划”。

(三)激活开发区体制机制新优势。重点是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开发区的体制机制优势,放大开放开发政策的辐射效应。绍兴高新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着力解决体制机制弱化、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对开发区恢复实行“充分授权、属地管理、封闭运作、自求平衡”的运行机制,完善国土、规划、财政、税务、工商、城管等部门的授权管理体制,做到职权下放,编制下划,人员下派,经费下拨;市级部门在开发区设立的分局,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要充分整合资源,集聚要素,用足政策,鼓励企业到开发区、高新区申报科技项目,设立企业总部,扩大政策“红利”。

二、以特色产业城市建设为载体,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打造一个同周边城市有合理分工、错位发展的城市现代产业体系,使绍兴的产业转型升级走在全省的前列,是建设具有绍兴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参与国内外竞争合作的基础。

(一)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在绍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以纺织、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特色和模式,构成了绍兴同周边城市差异化竞争和错位发展的条件与基础。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绍兴传统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化和低端化水平,必须进行适应现代产业体系的改造提升。运用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纺织业,加快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拓展,推进产品的差异化和市场的多元化,促进传统纺织业向现代纺织业转变。提升机械、化工、黄酒及食品饮料等特色产业的层次和水平,促使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建设建筑强市。

(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兴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坚持以增量促存量,项目引进与项目创新并举,不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占比。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要选择利用好政府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具体模式。要放宽市场准入,创新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依托重大功能性基础设施项目、大型交通枢纽和产业基地,优化政策环境,吸引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总部、研发中心、现代服务业大集团、大公司,建设形成一批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鼓励民资参与绍兴市区现代服务业改革和发展,发展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服务业,推进专业市场的升级改造,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加快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步伐,发展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服务专业教育,完善服务业人才机制,在现代服务业各个领域引进、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正确处理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关系。绍兴的传统产业,如纺织、机电、食品等,虽然其中如印染等产业环节面临环境压力和产能过剩等需要淘汰出局外,大多有较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较扎实的产业基础,历来是绍兴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当然是绍兴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种选择。但是,目前在这方面有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之趋势,面临着未来同质竞争的风险。而且,新兴产业所依赖的资源禀赋要求较多较高,绍兴在这方面并无优势,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并非是一片光明。绍兴建特色产业城市重在“特”字,凡是具有适宜性的,有比较优势和市场前景的产业,即使是传统的,也是有特色、有希望的产业。“无中生有”当然好,“有中升优”更值得去努力。

三、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载体,推进城乡发展统筹,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把改变城乡二元化、推进城镇化,纳入了实现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部署,同时把城镇化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转变了粗放型的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是绍兴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绍兴在新时期最大的结构调整、最大的内需源泉、最大的改革“红利”,是绍兴抓住历史机遇、赢得区域竞争主动权的最重要的战略选择。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率处于30~70%的时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当前,绍兴工业化处于中后期,而城镇化率接近60%,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落后于土地城镇化。未来十年绍兴城镇化不仅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而且还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绍兴把握区域竞争主动权的一个重要方略,就是必须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引领,从单纯的城市化转向新型的城镇化,从土地的城镇化转向人口的城镇化,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发挥城市群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引领作用。注重城市群引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绍兴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心、两翼、三轴”。“一心”是绍兴中心城市融合滨海新城和上虞市区及周边城镇,构成“一主两副”的绍兴都市区;“两翼”是以诸暨市区为核心的诸暨城镇组群,以嵊州市区、新昌城区为核心的双核结构嵊新城镇组群;“三轴”是依托交通主干道形成的绍北、绍西和绍东三条城镇发展轴。当前,在重点推进现代化、生态型绍兴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推进嵊新和诸暨两大城市组群建设。要以《嵊新组团城市发展空间协调规划》和《统筹嵊新区域集约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协调推进嵊州、新昌两地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实现两地产业互补、基础设施对接、资源优化配置、城区空间融合、人居环境共享,把嵊新组群建设成为绍兴集约发展和城市体制创新的示范区。以提高诸暨城镇化水平为目标,以诸暨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店口诸北新城为副中心,以枫桥、牌头、次坞、横山、五泄为城镇组团,拓展和提升中心城区,整合周边区域,拉大城区发展框架,推进副中心建设。

(二)坚持县域经济“新四化”的同步发展。县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战场,县域经济要适应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实现转型升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县域经济从农村经济主导型向城市经济主导型转变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作为县城的城关镇是转型的战略重心,有条件的县城要向区域中心城市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县域城镇化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三)加快中心镇向现代化小城市的转型升级。要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机制,积极探索中心镇向现代小城市转型升级的改革路径。以人口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功能集成为重点,实现乡镇功能性质的中心镇向现代化田园城市的转变;扩大中心镇吸纳农民进城的承载能力,把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创业就业作为小城市发展的内源动力;突破中心镇行政区划的局限性,因地制宜地推进乡镇撤并,扩大中心镇所辖地域范围,使中心镇向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公共服务中心转变;把中心镇作为率先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实验区,联动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社保制度、产权制度等配套改革,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促进资源要素市场化、进城农民市民化、农地经营规模化、农民居住社区化、村级资产股份化、集体建设用地资本化,努力实现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新体制的转变。

(四)创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机制。由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滞后,当前城镇化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要地不要人,见物不见人”,农民工上半截在城市,下半截在农村,他们在城市出卖劳动力之后,必须回到农村寻求土地收入保障,只实现了农村人口与城市中低端就业市场的对接,而未完成包括就业、福利、教育在内的全部衔接。健康的城镇化过程,会在土地流转与工业化的过程中,通过土地财富的再分配,造就一批拥有基本消费能力的中产收入阶层。要围绕突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难题,联动推进城乡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住房制度、产权制度、社保制度等改革,实现农民身份置换居民身份、土地子女养老置换为社会养老、农村住房置换为城镇住房、集体福利置换为股权收益,并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缩小待遇差别,实现更加均衡广泛的公共服务。

四、以文化强市建设为载体,推进现代文化体系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建设文化强市,既是绍兴在区域分工和竞争中彰显特色、发挥优势的一条捷径,也能为绍兴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源源不竭的动力。

(一)推进更具绍兴特色的文化高地建设。一方面,要同步推进经济高地、开放高地和文化高地建设。特别是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向经济高地建设的同时,要同步推动文化高地建设,避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出现。另一方面,要构筑更具文化之魂的“绍兴精神”。来源于越文化的绍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是绍兴独具特色的文化结晶。2000年绍兴提炼了“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崇尚科学、务实创新”的“绍兴精神”;2004年绍兴提出了“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业创新”的“胆剑精神”。基于更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更强烈的文化自信,需要重新提炼概括“绍兴精神”。一种有价值意义的区域精神,必须具备三方面的要素:一是本土性,要反映地方特色,代表地方文化的精髓;二是标杆性,具有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有值得弘扬与取范的现实意义;三是民意性,要有较高的群众认可度,才能自觉成为人民群众的集体意识与共同意志。培育弘扬绍兴精神,既是绍兴在打造文化强市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又是绍兴在新时期参与区域竞争、推动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推进更加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近五年,绍兴市投入几十亿元建成了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举办了一些重大的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活动,建设了大批街道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市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之配套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

(三)推进更具现代性的文化产业发展。社会发展规律表明,文化消费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人均GDP处于1000至4000美元之间时,文化产业开始萌芽;超过5000美元,文化需求提速,文化产业发展大幅提升;超过1万美元后,文化产业将大发展大繁荣。绍兴要按照文化发展规律,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作为发挥绍兴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着力点,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提升文化创新能力。重点发展文化产品制造、现代传媒、演艺娱乐、广告、文化艺术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网络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动漫等新型文化业态。培育和发展文化类专业市场,建设一批规模较大、集聚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集聚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较强的文化骨干企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适销对路、知名度高的文化品牌产品。

(四)推进更高融合度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着力提高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度,重点做好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戏曲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等四个层面上的文化旅游产业文章。要以绍兴县“夏威夷风情园”、镜湖现代新型旅游综合体、诸暨电影城等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建设为重点,调整绍兴旅游产业结构,丰富绍兴旅游要素配置,物化绍兴历史文化,提高绍兴旅游产业竞争力。

注释:

①“1”指“一极”,即突出杭州市区的极核地位;“3”指“三副”,即培育湖州、嘉兴、绍兴市区成为副中心;“2”指“两层”,即杭州市域五县市和邻杭六县市为紧密层,湖、嘉、绍其他下辖县市为联动层;“7”指“七带”,即沪杭甬、杭州湾、杭湖、杭金衢、杭千、杭徽、沿太湖发展带。

②“一核”,即以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为核心区。“两翼”,即以环杭州湾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为北翼,以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为南翼。“三圈”,即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九区”,即重点建设杭州、宁波、嘉兴、绍兴、舟山、台州、温州等市的九大产业集聚区。“多岛”,即重点推进舟山本岛、岱山、泗礁、玉环、洞头、梅山、六横、南麂等重要海岛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1]倪鹏飞,章武,张金如.绍兴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课题组.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绍兴[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

[3]绍兴市地方志办公室.绍兴年鉴(2012)[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

[4]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新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J].科学发展,2012(7).

[5]绍兴市统计局.绍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提要[R].2012.

猜你喜欢
绍兴区域文化
绍兴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分割区域
绍兴大闯关
谁远谁近?
人文绍兴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