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肖敏
外来人士与清代三峡地区的教育发展——以夔州府为例
武肖敏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由于各种综合因素的作用,清代三峡地区外来人士较前代更多,他们对清代三峡地区的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的政策移民、外地官职人员以及侨寓等外来人士在三峡地区建书院、设私塾、义学,兴学传教;购书藏弆,宣讲劝善;修文庙、建塔阁,以培文风;鼓励子弟科举应考,科举登科人士增多;从此三峡地区文风蒸蒸日上,教育日益兴盛。
外来人士;三峡地区教育;夔州府
清代四川地区是在经受了明末清初四川战乱后发展起来的。清代前期,经过一系列的移民政策后,四川的经济恢复起来。而三峡地区,凭借着与湖广等地紧相毗邻的地理优势,自然也成为入川移民的首选之地。伴随着三峡地区经济的恢复,文化教育随之恢复发展。其中外来人士对清代三峡地区的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学术界多关注于清代移民对四川社会农业经济、人口经济、盐业等商业经济、风俗文化、社会变迁的影响,而对三峡地区教育的影响关注不多,即便写到三峡地区的教育,也多是讲三峡地区教育的分布和发展变迁,或是书院制度的发展演变。
由于各种综合因素的作用,清代三峡地区外来人士较前代多很多,其中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的政策移民、外地官职人员以及侨寓人士为主要人群。本文旨在探讨这三类人士对三峡地区教育所作的贡献。
明末清初,四川战乱不断,水旱灾害和瘟疫疾病接踵而至,天灾人祸并行,使四川社会凋敝不堪。川东三峡地区作为张献忠屠蜀的必经之地,首当其冲,受到惨烈的摧残,人口遭到了极大的减灭。再加之“摇黄”贼于顺治二年“屠巴州、通江、东乡、太平、达州、梁山、新宁、开县各地方,人烟俱绝,”[1]以致“商贾绝迹,耕农失业,斗米四两银,强者掠人而食,弱者割尸苟延……百姓死亡殆尽矣。”[2]
为恢复四川经济,重建四川社会,清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移民入蜀的政策。顺治十年(1653),清政府提出了“四川荒地,官给牛种,听兵民开垦,酌量补还价值”[3]的政策,意在招民复业,完成四川经济的恢复。康熙十年(1671),康熙帝又批准了川湖总督蔡毓荣关于“敕部准开招民之例”的疏请,大规模的移民入川由此而展开。移民入川后,致力于开垦荒地,恢复四川经济,在基本生计问题得到解决之余,也参与恢复、发展地方教育事业。
1.建书院
随着清初移民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乾嘉以来四川文化教育进入了“文盛时代”[4]84。四川的书院、私塾和义学在乾嘉以后得到了发展,清代康熙时四川建书院33所,雍正时期11所,乾隆时期120所,嘉庆时期51所,鸦片战争之前,四川共建书院263所,占总数的47.6%。清代,四川书院数量名列全国第2名[5]205。与此同时,三峡地区的书院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三峡地区各府州(厅)县皆新建有书院。根据清朝、民国时期三峡地区各府州县志中的《学校志》、《人物志》,以及《重庆教育志》等资料可知,在该地区所有书院中,清朝民办书院占总数的65%左右。如万县建书院15所,其中民办10所,占66%;云阳建书院9所,其中民办7所,占70%。在民办书院中,邑绅捐建占很大比重。
书院作为地方教育的主要机构,它的设立和增加,促进了地区教育的兴盛和乡里子弟文化程度的提高。由于官员的倡导和引导,清代有不少书院属于私人建立或由私人赞助。私办书院一般都购置有学田和房地产业,派人专管,以租谷银钱收入为办院经费。入川移民中一些有识之士,一旦起家而渐至殷阜,就非常注重地方教育事业的振兴,常有创修书院或捐赠学田之义举,致富后仍不忘办学行善惠泽世人。以清朝夔州府云阳县为例,能说明其作的贡献。
(1)云峰书院,在县北六十里,双江镇黄石甲之石佛寺。嘉庆二十年,里人邬世文于寺前别立讲舍,以居学者[6]。《云阳县志》卷二十六《耆旧》中有记载:“邬世文,原籍湖南湘乡。康熙末,曾祖玉石迁县北黄石甲……道光二十年,辍私钱自建云峰书院于石佛寺,讲堂、学舍、庖、湢皆俱。并以银二千余两,购腴田数十顷,以供常费。延师讲授,设月课,奖金有差。每课日,县士不远百里赴之,共计食饮卧具,悉丰洁,如承宾客。”[7]
(2)云龙书院,光绪初,里人曾锡光建[6]。曾锡光为云阳南曾氏家族中的一员,“南曾氏,自公安来,占籍榨坪甲蔈草场。贡生曾锡光,以州司马家居,慈惠任恤,仁闻昭著。”[8]
(3)奉节圣泉书院的建立也能说明此贡献。傅作楫,祖籍巫山,其父傅汝和避乱迁居夔城。“罄家财,殚心力”,建圣泉书院于白马寺之西,招奉节、巫山两县士子来学,历数十载,人才辈出。并撰有《郡司马毛公书院记》,强调重教兴学[9]825。
2.设私塾、义学
由于政府的提倡并鼓励民间自办,私塾、义学广为设置,此为地方善举,使贫家子弟有了学习的机会。家族办私塾,许多宗祠都腾出祠堂房屋,设立义学或者私塾招收本族和乡里子弟就读学习。如云阳涂氏在其宗祠办私塾,投入祠产,用祠产支付私塾的日常费用以及对学优者的奖励,有的祠堂还会为科举人员提供路费盘缠。
(1)云阳县北云安盐场,其大姓曰陶、郭,皆湖北黄冈人。迁蜀后,俱业盐灶、煤矿,世食其利,浸以润家,田庐、卤井,资皆巨万……有明之士,尊礼儒先,兴学教士,较他姓独饶士气[8]。因盐业而兴的大户家族“陶氏族自乾、嘉间入蜀,繁衍至数千口,啟潢捐千金,修祠纂谱,置户长、族长、房长以统摄之……俊异者,立义学以教之。”[10]
(2)捐建云龙书院的云阳里人曾锡光,“家设学塾,儿童秀者授之书算。”[7]
(3)云阳县古陵镇,经过战乱后迟迟未能恢复,后来湖北黄安县移民戴华万来此,“振起商务”,之后又“立规则、严赏罚”,使市政肃然。富商戴华万,“父秉福,由黄安入蜀,居县南古陵镇侧之水田顷……辍私钱立乐村义塾,学者坌集,校舍不能容,复购屋四区以广之……皆捐田谷以为众倡。”[10]
(4)云阳北曾氏,岳州人,徙县北梅子坝,“子孙日蕃,家亦日富……至广曦世而极盛……造省吾家塾,为讲学之地。广曦偏重儒术,尊师爱才,深以逸居无教为虑,可谓明哲矣。”[7]
(5)蒲世禧,字银溪,例贡生,其先黄州人,徙县南里坪甲……立家庙祭田,建义塾,及修路、造桥、救荒等事,皆耗数千金[7]。
3.购书藏弆
清代移民至三峡地区的有识之士,待家境殷实,多购书藏弆,以惠里人。“湛子良,由湖北麻城迁蜀,居县北江口镇……自以幼牵俗累,未竟所学。延师教子弟最挚。建书屋于石马梁,购书藏弆,以惠里人。”[7]“冉永培,募捐数百金,刻善书印送,并请人宣讲劝善,行之终身。”[7]
4.科举应考
书院与私塾、义学一起成为地方基层教育机构,是科举考试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移民子弟最初来到四川,在科举功名方面受到很多限制。例如,“简州北三星场人蒋一榜,于康熙三十五年随父守玉自湖广迁简。是时,蜀人遇宾兴之年,群阻外省来者不得与试,一榜仍回原籍投考。一榜独上京数次,始得请准在蜀考试。”[11]康熙前中期为迅速恢复发展四川的经济,政府出台了“嗣后流寓之民情愿在川省垦荒居住者,即准予其子弟入籍考试”[12]的政策,给予了外省移民入籍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有学者把清代移民归属为生存—发展型移民,他们不安于现状,富有冒险精神,往往能在逆境中奋起,凭借着积极进取的朝气,开疆立业,推动四川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张杰根据《清代硃卷集成》收录的91份四川乡试硃卷履历发现,在能明确其祖籍来源的履历中,有46人祖籍为外省移民,占总数的50%以上;在29份会试硃卷履历中,有10人祖籍为外来移民,占总数的30%以上[13]253。
外来移民进入四川后,他们艰苦创业,或经商致富,或力农起家,凭借其先辈积累的物质财富应考,逐渐成为当地的科举家族。如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科四川乡试解元、夔州府云阳县凌开运家族,原籍湖南省永州府祁阳县人,其曾祖凌有坤、其父凌德昭皆乐施好善,尊师重道,十分注重其子的读书应考,最终凌开运成为其家族第一举人[13]255。又如“戴氏,麻城人,乾隆中来县……其族亦日殖盛,读书应考,人竞向学,至今犹为大姓云。”[8]大家都很崇尚学习,科举应考在云阳蔚然成风。“伍氏,乾隆中,自零陵来,居桑坪甲,今十世,颇以儒显。”[8]这些大姓家族都以诗书世其家,对当地的百姓也起到了教化作用。同样也有部分外来贫民子弟发奋攻读,通过科举入仕,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穷苦困境,同时也造福当地人民。“莫如德,字辅侯……家贫力学,有囊萤凿壁之风采,设教受徒,奖督兼至,茹苦惜阴,功无或间,故门下多所造就,而己身亦成进士。”[14]
第一,清政府为加强四川移民整合后的社会控制,在三峡地区以及整个四川社会推行儒学科举政策,以笼络有识之士或世家大族。
第二,迁入三峡地区的大家族为跻身上层社会,或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常有创修书院或捐赠学田之义举,仁闻昭著。
第三,有些移民因自己幼年没受教育,或有些移民本身在其原籍就是贤士文人,因此十分重视教育,主张子弟多读书,希望后人通过读书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提高本族在移民家族中的地位,或者至少让族人纵不大贵而礼仪颇明,知书达礼,提高个人修为,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四,由于移民后裔兼有两地文化传统的优势,土著居民对于外地移民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排他性,移民要生存发展就要付出艰苦努力,刻苦攻读,追求科举功名,通过获取科举功名而改变家庭窘境。
外来移民对在当地建书院,设私塾、义学,购书藏书、宣讲劝善,读书应考、人竞向学,不仅使本族日益兴盛,成为大姓,同时也培养了当地子弟,中举成才,人才辈出。书院、私塾、义学的兴办,地方教育的兴盛,给整个移民社会带来了文化的昌盛。正如开县知县胡邦盛所云:“迩年生齿见蕃衍,农工商贾,暭暭熙熙,说礼敦诗,家喻户诵矣。”[15]
清代官吏任免的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官员初任时,要试任三年,试任期满,确有政绩,然后实授。清代任用官员规定了回避制度,凡出任地方官员必须回避本籍。外地官员在三峡地区或担任知县,掌管地方,明达干练,兴学传教,为百姓所爱戴;或充任教官,才识渊博,为士子所敬慕。官职人员对三峡地区教育的贡献所占比重较大。
第一,地方官吏多为外来人士,兴学是其职责所在。而清初三峡地区人烟俱绝,经济衰败,百废待兴,也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作出贡献的空间。
第二,历任知县中大多为进士、举人,其余或贡生、监生、拔贡,文化水平整体较高,他们都大力倡设书院,添膏火,筹宾兴,发展地方教育。如乾隆三十一年,任夔州知府的李复发,在任期间“惠政旁敷,首以作育人才为念,不沾沾为旦夕计。”[9]826自己出钱购田,将处于闹市的云安书院迁建,改名“莲峰书院”,又捐俸置买学田、店房和大宁盐灶四眼,岁收租额银八百八十余两,作束修、膏火之费。该书院共有136年的历史,生童济济,学风不衰,科举中试者甚多。
第三,历任官职人员多修文庙、建塔阁,以培文风。重视文庙祭祀,尊崇孔子之道,兴儒学,彰显士人对圣贤人格的推崇,表现了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激励当地人科举应考,“由是文风翕然,丕變登甲乙科者甚多,”[16]从此文风蒸蒸日上,儇薄之俗为之一变。
第四,这些官员多系寒窗苦读、科甲取胜而得的成绩,这一现象为整个清代的三峡社会营造了读书气氛和良好学风,激励广大青年进取成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良好的学风和学业水平,加之社会总风尚也较好,学子在这种环境下读书,必会秉承社会的要求,端正学习意识,努力向学,以做优秀士人为目标。从光绪《巫溪县志·人物》、光绪《奉节县志·人物》以及民国《云阳县志·士女》等众多人物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出,清代期间,三峡地区整体的社会舆论是肯定读书向上的青年,否定厌学的人。
总之,官职人员对三峡地区的教育起带头作用,体现在政策上的导向作用和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官员来此多以作育人才为念,以兴学教士为务,倡导当地邑绅富商捐建书院、义学,捐俸学田、膏火费,筹设宾兴,筹办教育经费,积极支持科举考试者,支持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历任官员中多为进士、举人,文化水平较高,不仅制定教育规章制度,还常常到书院亲为指授,讲诱不倦,作养人才,由是文风翕然,登科及第者甚多。官职人员地位特殊,对三峡地区教育影响巨大,“邑人至今诵之。”[17]
现据所见资料,将夔州府官职人员对教育的贡献情况统计如下表。
县份人物籍贯出身职官贡献 云阳邹应泗陕西凤翔进士知县导士兴学,月课其业,自训督之。 刘之廉四川资阳贡生训导以行谊自励,亦用教士,颇变其习。喜为诗赋时文,讲诱不倦。 严作明浙江会稽知县宏讲儒风,劝乡人广设校舍。凤鸣、武溪及县人邬氏云峰三书院,盖其时所立也。 单行举山东高密举人知县捐俸重修文庙。 殷可仪江苏布政使司经历知州以俸钱修饰孔子庙堂,建文昌庙,及学宫启圣殿。 董鄂新直隶开州举人知县增书院诸生膏火之费,月校其文,授以格律,如师弟子。 何承道湖南衡阳知县尤以兴学教士为务。 奉节蔡星直隶大兴知县任内捐银三千余金,修府县文庙,至今巍焕,改置义学于文昌庙侧。 黄遵素四川绵竹举人教谕主莲峰书院讲席,性嗜风雅。 鲍康安徽歙县举人知县捐建文峰塔一座,添助莲峰书院膏火若干,善政善教,邑人诵之。 蒯德模安徽合肥夔州知府创修文峰书院,捐买田产数千金,作膏火费。 吕辉河南永城拔贡知县重修晋阶书院,易名少陵书院,筹款数千金,以资膏火。 汪鉴安徽旌德知县购书数万卷,分置七学署。 大宁李复发福建安溪夔州知府惠政旁敷,首以作育人才为念,不沾沾为旦夕计。 岗玉蒙古旗人知县任内应得盈余一千数百缗,悉交书院。 县份人物籍贯出身职官贡献 大宁郭南英福建闽县知县改置书院,购书籍、置器具,延山长给膏火,为阖邑生童肄业之地。 钱基江南金匮知县捐俸并修书院,并筹膏火为长久计。 巫山段玉裁江南金壇举人知县入书院与诸生讲论文艺。 杨佩芝贵州毕节拔贡知县设立各乡义学。 许尧文贵州贵筑举人知县创建奎阁,筹设宾兴。 开县郭孝穆陕西长安监生知县加意学校,设立义馆,延师训士,每遇宾兴,尤力为奖劝。 沈震世浙江萧山举人知县创建芙蕖书院,课士兴学,安置流徙,使就诗书,多善教焉。 徐久道贵州黔西进士知县改建盛山书院,每月生童文,必亲课之。 万县张永辉山西临汾知县捐俸创修儒学、义学,名宦乡贤崇圣祠,作养人才。 梁文五山西介休举人知县建修西山书院,以广作育 孙廷锦直隶易州举人知县建凤山书院,并置学田;建塔阁以培文风。 仇如玉浙江钱塘举人知县凤山书院向无膏火赀,捐俸劝谕置产,增修脯,设膏火,每课集诸生诲以殖学。 戴齐松湖北云梦进士知县书院课士亲为指授。 冯卓怀湖南长沙解元知县捐廉倡增书院田亩,加膏火,严课规,祀宋五子以教士。
注:资料来源于清朝、民国时期夔州府各县志中的《职官志:政绩》、《官师》等。
侨寓人士的兴学传教,迁客骚人和文化领袖对三峡地区教育的发展起着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这些人士或为官至此,或游历至此,或以贸来此,虽选择落居的原因不一,但都对三峡地区的教育作出了贡献。
1.建书院,设义学
(1)云阳陆吴书院,“在飞凤书院左,乾隆中旅县江西人醵钱创修,祀其乡贤宋陆象山九渊、吴草庐澄两先生,亦曰二贤祠,旧废不举,基制甚宏阔”。[18]412
(2)潘秉坤,号载田,监生,江西丰城人。咸丰中,槖八千来县,遂留不去……城厢向设育婴堂、医药局、义学、平安局,类皆自秉坤发之,或总其成……未尝以功自诩[7]。
2.授读训课,鼎力兴教
(1)“卢氏,自闽以贸来县。咸同间,门户极盛,喜赒贫乏,务为慈惠事,崇尚儒业,以学行教其子弟,皆隶学官为诸生,洊膺乡举,任列县教职,声誉籍甚。”[8]卢氏致富后不仅鼎力兴教,而且还极为重视子孙的教育,使其家族人才辈出,皆以学行为师儒官,造福云阳百姓。譬如,“卢牟,字晋三,原籍福建汀州。道光中,随父来县……崇礼儒修,令诸子从学,岁竭重金不计。子志修、志颐、兄子志升,皆以学行为师儒官。”[7]
(2)张凤翥,字梧冈,号渔村,浙江上虞人,乾隆戊辰进士……延主莲峰书院讲席,品端学富,训课有方。在夔六七年,邑人士骈,集郡中受业[19]。
(3)万裕旬,字羡门,湖北黄冈县庠生,人品高洁,博识多闻,嘉庆末侨寓……其视门人如子,教诲勤恳课读攻苦[14]。
(4)贺青莲,字芥伦,湖北蒲圻县举人,道光初寓此,邑宰钦其品,诣延主凤山书院讲席,开牖奖掖,不厌不倦[14]。
(5)王后梓,字仰山,浙江余姚人,因从伯裕疆,公解嘉定太守任,寄迹巫城,遂家焉……授里中弟子经,循循善诱。道貌尊严,有岩岩气象,故继此理学经皆出其门。而邑中文教之昌断,自梓始梓兴[20]。
(6)沈本义,字惺斋,浙江乌程县增贡……文名藉甚,历主仁寿、广安、鹤山、芙蕖、晋熙各书院讲席……来开教授经,生多有所成[21]。
(7)陈德培,湖南武陵县廪生,来开授读,馆于邑之歇马坝,学问渊洽,循循善诱,从者先后百余人,造就其众[21]。
第一,侨寓人士为了纪念其原籍文人乡贤,建立祠庙、书院,招收乡里子弟来此学习,不仅扩大了其乡贤的影响,同时也教化了当地的百姓。
第二,有些侨寓人士一旦起家,门户极盛时,就非常注重地方教育事业的振兴。为了提高本族在移民家族中的地位,极为重视子孙的教育,以诗书世其家,皆以学行为师儒官,造福当地百姓。
第三,在这里提到的侨寓人士大多为举人、庠生、增贡,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多是人品高洁,博识多闻之人,担任书院讲席,循循善诱,训课有方,生多有所成。
总之,清代三峡地区的教育是在特殊环境中恢复发展的。清初三峡地区社会凋敝不堪,百废待兴,这给了“湖广填四川”的政策移民、外地官职人员以及侨寓人士等一个作贡献的空间。他们在三峡地区建书院、设私塾、义学,兴学传教;购书藏弆,宣讲劝善;修文庙、建塔阁,以培文风;鼓励子弟科举应考,科举登科人士增多。外来人士的教育举措也给了三峡地区教育发展一些启示,多种渠道办学由此兴起。同样,外来人士兴学督学、授课讲读给地方带来新的感受,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此三峡地区文风蒸蒸日上,教育日益兴盛。
[1][明]欧阳直.蜀乱[M].清刻本.
[2][清]连山,李友梁.巫山县志:卷20.武功志[M].光绪十九年刻本.
[3][清]常明,杨芳燥,谭光枯.四川通志:卷60.食货·田赋[M].嘉庆二十一年刻本.
[4]严奇岩.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9.
[5]胡昭曦.四川书院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6]朱世镛,刘贞安.云阳县志:卷11.学校[M].民国二十四年刻本.
[7]朱世镛,刘贞安.云阳县志:卷26.士女[M].民国二十四年刻本.
[8]朱世镛,刘贞安.云阳县志:卷23.族姓[M].民国二十四年刻本.
[9]奉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奉节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
[10]朱世镛,刘贞安.云阳县志:卷25.士女[M].民国二十四年刻本.
[11]李青廷,汪金相.简阳县续志:卷6.士女[M].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12][清]张廷玉.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考一[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13]张杰.清代科举家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4][清]高维岳,魏远猷.大宁县志:卷7.人物·侨寓[M].光绪十一年刻本.
[15][清]李肇奎,牟泰丰.开县志:卷27.艺文[M].咸丰三年刻本.
[16][清]李肇奎,牟泰丰.开县志:卷16.政绩[M].咸丰三年刻本.
[17][清]曾秀翘,杨德坤.奉节县志:卷25.政绩[M].光绪十九年刻本.
[18][清]朱世镛,刘贞安.云阳县志[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35.
[19][清]曾秀翘,杨德坤.奉节县志:卷29.人物·侨寓[M].光绪十九年刻本.
[20][清]连山,李友梁.巫山县志:卷26.人物·儒林[M].光绪十九年刻本.
[21][清]李肇奎,牟泰丰.开县志:卷18.流寓[M].咸丰三年刻本.
(责任编辑:于开红)
The Non-native Population and t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ree Gorges Area in Qing Dynast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Kuizhou City
WU Xiaomin
Due to various factors, there was more non-native population in Three Georges Area in Qing Dynasty than that of the previous dynasties. They had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Three Gorges Area. The factors include: the immigration policies of “Fill in Sichuan Provinces with the Inhabitants of Hubei and Hunan Provinces” in early Qing Dynasty, the non-native officers and expatriates setting up old-style private schools and tuition-free schools, collecting books and preaching morality, building Confucian temples and tower pavilions to enliven education atmosphere,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more people passing the civil examinations. Thus in Three Georges Area education was more valued and thriving.
non-native population; the education in Three Georges Area; Kuizhou City
2013-12-18
武肖敏(1990-),女,山西平遥人,西南大学在读硕士,主要研究历史地理学。
G527
A
1009-8135(2014)02-00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