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乐
论《最后的晚餐》的形象塑造和写实风格
张 乐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0041)
《最后的晚餐》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迄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这幅壁画取材《圣经》新约中耶稣受难故事,表现了耶稣告知有人背叛他,众门徒得知消息时的震惊场景;突出了耶稣从容镇定的光辉形象,鞭挞了犹大的背叛行为。达·芬奇以独特的视角和景观设计,将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逼真,大量艺术手段的科学运用,为这幅传世名画做了有力的衬托,使这幅画作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巅峰之作。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绘画主题;人物设定;表现手段;艺术特色
列奥纳多•达•芬奇(Lenadodavinci 1452—1519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绘画艺术家。他博学多才,涉猎广泛,在社会科学等领域展露出超人才华。在众多学科领域中,达·芬奇以绘画成就最高。他从小就展现出绘画天赋,受到系统的绘画练习,这为他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芬奇平日里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他的言行在当时被看做另类。远离社交、孤僻的性格,使他的思想境界与众不同,正是这样的独特性格,才成就了达·芬奇在艺术才华上的超人的才气[1]。
达·芬奇一生创作了数百部艺术绘画作品,大多数画作相继散失,如今仅仅存留十数幅。在这些珍贵的绘画作品中,《最后的晚餐》成为达·芬奇经典绘画中的代表作,这幅作品是达·芬奇于1495—1498年间,为意大利米兰圣马利亚修道院所绘制的一幅壁画。这幅壁画长910公分,宽420公分,其内容表现取材于《圣经》新约中叛徒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传说。当时很多画家都以“最后的晚餐”为题材创作过,但这些画家只是照搬《圣经》内容,根本没有对画面进行结构深加工,其缺点不是主题不突出,就是人物设定无特点,对画面中叛徒犹大进行简单公式化处理。有的将犹大头顶圣光直接取消,使得他们的作品没有新意和境界的突破。达·芬奇在总结前人绘画基础上,虚心研究大胆创新,在保持画面精细人物刻画的同时,突破原有的艺术表达方式,弥补了先前画家在画面表现上的不足,在绘画构思时,紧紧抓住人物表情的刹那进行定格,并以此进行艺术形象刻画。历经五年,终于完成这幅巨作,取得艺术上的成功。
早期的西方绘画主题,多数与宗教有关。《最后的晚餐》的绘画内容是《圣经》新约中耶稣受难日前一晚,耶稣与其门徒共进晚餐时,说出有人背叛自己时,全场震惊哗然时的场景。耶稣的一句“有人出卖我”使得祥和的用餐环境骤起波澜,十二个门徒内心和表情发生急剧变化。达·芬奇曾对绘画创作灵性特点有过精辟解读,他说:“绘画的灵魂应该通过姿态和动作表示出来”。从《最后的晚餐》中人物设定和动作肢体语言形态来看,达·芬奇完全抓住了耶稣十二个门徒的性格特征,和他们听到耶稣这震惊的话语时由内而外表现出的表情姿态。整个画面以耶稣为中心,层次清晰,十二个门徒分列左右,达·芬奇在构图结构上讲究科学布局,以三人为单位,每边两组均匀对称。从餐桌两端门徒的动作举止可以看出达·芬奇在画作上注重整体结构,两边各自六人与中心人物耶稣,两边三人一组之间的联系,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耶稣的中心位置。他们的所有表情、动作都很自然地引向宗教圣子耶稣[2]。
在左边第一组人物中,左边第一位是门徒巴多罗米欧。他是一个热血青年,在闻听耶稣所讲之后,怒发冲冠,情不自禁地从座位上站起,情绪极度激动,双手紧按餐桌,身体前倾,好像想知道叛徒是谁,要立刻冲上去教训他。左端第三人为耶稣爱徒安德烈,此时他的表情惊愕,事发突然,让他无法相信,双手不自觉地摇动,难以承受这样的事实。在他们中间的是雅各,此时他神情紧张,表情严肃,一只手扶在安德烈肩头,另一只手臂张开放在左边第四人彼得肩上。达·芬奇以此种结构,将组与组之间进行了有效地链接。从雅各焦急的神情可以看出,他想急于了解事情的真相。在远离耶稣右端的三人交头接耳,惊讶莫名。最右之人为耶稣门徒西门,他是门徒中的长者,他的面容沉稳冷静,在对其他两人进行说明,另两人正在倾听他的言谈。靠近西门的是达太,他正面对西门与之争论。第三人为马太,这是一个年轻人,他在倾听两人争论之时,双手正指向画面中央,也是对耶稣的话语一时无法理解的神态。画面中心的耶稣说完这句话后,面部表情十分平静,摊开双手让我们感受到其内心的哀痛[3]。
此时餐厅背景是雪白的墙壁和透明的橱窗,透过窗户,天空湛蓝宁静,一轮光晕的出现使得画面人物有了神圣的光辉。整个事件的阴谋策划者犹大,为了30个银币,就将耶稣出卖给罗马士兵。在画面上犹大做贼心虚,在众人身体倾向耶稣,都想探寻告密者是谁的同时,犹大身体略微后撤,同时用手紧攥钱袋。他的心虚表现在脸上呈现出的惶恐,同时,他的眼睛里闪现着邪恶之光。达·芬奇的这幅作品,虽然取材宗教,为人所熟知,但让人百看不厌,每次欣赏都有新的体会。在创作这幅壁画的过程中,达·芬奇深思熟虑,细心研究圣经故事,观察不同人物不同表情。这幅壁画在刻画人物形象特点上足足用了四年时间,表现出精湛的艺术技艺,自它绘制成功到如今,没有一名画家的画作能在艺术表现上超越它。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的完美表现,使之成为美术壁画史上的典范杰作[4]。
《最后的晚餐》这幅壁画作品创作于十五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绘制在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戴利·格拉契修道院食堂的墙壁上。在创作之时,达芬奇固执地运用“胶画法”,在壁画底层图层中添加鸡蛋清和牛奶,使这幅伟大的艺术作品在数十年后深陷霉菌困扰,画面开始斑驳,色彩逐渐减退。五百年来虽经过无数次修复,但现如今画面已经不再透亮,呈现出朦胧之色。虽然如此,达·芬奇的这幅作品,仍然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这幅作品取自《圣经》中的经典故事(《新约》马太福音二十六章第二十到二十一节),以圣子耶稣蒙难前夜,与众门徒进行晚宴,在席间透露有人出卖他的情景。一幅成功的绘画艺术作品,选材很重要,同时能抓住事物最精彩的瞬间尤为关键。达·芬奇做到了这一点,他在《最后的晚餐》中所表现的,正是画面感冲突反差最为剧烈的那一刻。达·芬奇根据耶稣性格,以及他十二个门徒身份、性格的不同,在听到耶稣说出这句话后的不同反应,对手势、夸张的表情、身体姿态的深度刻画,使得画面上的人物,呼之欲出。观看这幅作品之时,画面中表现的紧张气氛和众人于惊愕中的反应,还有纷乱嘈杂的人声,使我们犹如置身其中,内心和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
达·芬奇在这幅画作中,除了善于把握人物的神态心理,还对餐厅内的设置也做了很好的勾勒,再现了耶稣及信徒清贫的生活和高尚人格。晚餐在一条长桌上进行,耶稣居中,门徒座次随意。晚餐并不丰盛,仅仅是意大利圆饼、葡萄汁、苦菜而已。粗淡的饮食并没有为晚宴减色,反而更加增强了主人公的高尚人格。整个画面按照几何三角形造型设计,人物之间以三人为单位组成四个三角形结构单元,分列耶稣左右。画面中人物不但是以耶稣为中心,同时屋内建筑物的门窗光线,室内横梁的斜线轴向,光轮的聚集处,门徒的目光和手的指向都很自然地凝聚到耶稣身上。这种三度空间的巧妙设计既突出了耶稣中心形象,又使得复杂凌乱的画面重归完整,使整体表现动感十足,减少了因所表现事件而造成的沉闷。达·芬奇在设计餐桌时也进行了参考论证,他广泛参考其他画家对《最后的晚餐》的绘制,按照当时人们的就餐习俗,应该是围着餐桌就坐,其他画家也是这样表现的。但如果这样设置,就会使画面缺乏处理,无法全面刻画耶稣与他的十二个门徒之间的表情动作。而将这十三人一字排开进行设计,不但更加突出耶稣的中心地位,同时每个人物都给人以正面描绘,使得主体耶稣与其追随者之间在结构上更趋合理。观者在欣赏这幅壁画时,会感到有与圣人面对面进行交流之感。达·芬奇的这种构图设想,完全超越了其他画家的思想范畴,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境界。
在创作这幅作品时,达·芬奇认真揣摩,仔细研究现实生活中人物动态、表情心理特征,将画中人物因吃惊所作的反应完美融合,这种突破画面表象,直达灵魂深处的体现,再现了达·芬奇的绘画艺术功力。在达·芬奇之前的许多画家都曾以此为题,但在达·芬奇创作这幅作品之后,所有同类题材绘画作品都黯然失色,相形见绌。从此,耶稣成为正义和无辜的象征,叛徒犹大成了典型的坏人代表,就连耶稣其他十一个门徒也成为忠诚的代名词。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达·芬奇对画中人物的爱憎分明,对耶稣的描绘使耶稣在表情淡定的同时,由内而外散发着圣洁的光辉。对叛徒犹大的憎恶,使犹大卑鄙可耻的形象入木三分。这也体现了达·芬奇对耶稣的热爱。达·芬奇正是基于对艺术的追求,对艺术的理解和探索,成为五百年来代表西方绘画艺术的灵魂人物。
《最后的晚餐》是绘画艺术之绝唱,它的美并不仅仅体现在画面的效果,更是通过这个画作向世界传递正义与邪恶的不同表现。在达·芬奇的画作中,赞颂了耶稣的正义,批判了犹大可耻的背叛。画面中的人物,无论外貌、气质和心理描写都生动传神,他们之间的形体特征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画面当中。在这部作品中,无论线条、色彩、明暗、质感和空间表现方法,均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在作品表现故事内容、刻画人物等方面,达·芬奇也处理得恰到好处,为这幅作品赋予生命的内涵,令人百看不厌。
附图:《最后的晚餐》
[1]雷镇阊.如何欣赏名画《最后晚餐》[J].中国宗教,1996(3).
[2]吴泽义.达·芬奇和他的《最后的晚餐》[J].史学月刊,1982(3).
[3]崇秀全.从神性走向人性——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解读[J].世界宗教文化,2007(1).
[4]秦轮.最后的晚餐[J].中国作家,2003(11).
(责任编辑:张新玲)
The Image-building and the Realistic Style in
ZHAGN Le
is the master piece of Da Finch in European Renaissance and has a history of 500 years. This mural has the subject matter from the story of Jesus inand presents the scene that when Jesus tells his disciples that someone among them is going to betray him and the disciples are shocked at the news. It uplifts the brilliant image of Jesus and whips the betrayal of Judah. The unique perspective and scene designing vivifies the images in the mural and the scientific use of the abundant artistic technique sets off this time-honored mural to be of even more artistry. Thus it is renowned as the peak artistic work in Renaissance.
Da Finch;; subject matter of painting; image-setting; expression means; artistry
2013-12-16
张 乐(1983-),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环境艺术设计。
J05
A
1009-8135(2014)02-0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