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敬平
与传统互联网一样,手机网络正成为一把“双刃剑”,尤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言,净化手机网络环境迫在眉睫。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有59%的浙江青少年偶尔或经常通过手机网络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中国青年报》1月4日)
网络是个多彩的世界,导致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着迷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手机可以随身携带,随时观看,而且功能齐全,已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的最爱。走路、上班、上学等,都不时要掏出手机来浏览,因而被人们称为“低头党”,而且还呈现出日趋蔓延之势,着实令人担忧。按理说,既然手机有此功能,适度运用一下未尝不可,可是,这项由共青团浙江省委发起的浙江青少年手机网络使用有关情况调查的结果却让人触目惊心。在被调查的2 384名青少年中,有59%的青少年偶尔或经常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同时,青少年通过手机网络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呈现低龄化,在14~17周岁未成年人被调查者中有52.4%偶尔或经常浏览色情、暴力信息,在18~22周岁青少年群体被调查者中有67%偶尔或经常浏览色情、暴力信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有许多都是浏览了黄色或暴力信息后造成的。
青少年还未成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还相对较弱,再加之正处于爱冲动年龄段,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和毒害,有些青少年甚至去尝试、模仿而根本不计后果。直到被查处和法律制裁时才如梦方醒,但已给他人、自己及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同时,由于沉迷网络世界,造成生活不规律,进而出现身体健康状况变差、不能适应现实生活、产生厌世情绪等问题。在体感方面,使用手机上网产生眼睛干涩、颈椎和手腕手指酸痛、头昏脑胀等不良反应的占90.2%。由此可见,青少年沉迷手机网络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必须引起人们的警醒和关注。
首先是青少年当警醒。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过了就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喜爱网络本身没错,但不要浏览或尽量少浏览不良信息,多关注一些积极向上的健康信息,不断学习和充实提高自己。上网时间和频率要控制,防止产生依赖症,否则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再说,现在好玩好看的东西很多,自己也应转移一下注意力,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是家长和学校要警醒。孩子求知欲比较强,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力求让他们明是非、懂事理、做该做的事。如果发现其经常浏览不良信息,要及时帮他们指出并予以纠正。孩子就像一棵幼苗,只有不断浇水施肥才能让其健康成长。可令人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一些家长却抱着树大自直等错误观念来对待孩子。俗话说,小洞不堵大洞吃苦。孩子的性格一旦形成,想改变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再次是社会各界当反思。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都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编发不良低俗信息,监管部门亦应对此加强监管,尽量减少不良信息在网络上流传。我们的文艺界人士也要坚守自己的良知,多为社会提供一些健康向上的影视剧和书籍,少生产或不生产那些文化垃圾毒害青少年。
青少年是祖国和家庭的未来及希望,让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至关重要,必须一着不让地抓紧抓好,这也是我们社会各界的责任和义务。惟此,我们的国家和家庭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