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2014-05-10 06:34张汇平浙江省安吉县梅溪中学313300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转体手势运球

张汇平 (浙江省安吉县梅溪中学,313300)

学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张汇平 (浙江省安吉县梅溪中学,313300)

获奖案例选登-15

浙江张汇平

案例背景:本案例选择的是2011年浙江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比时的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是高中篮球模块教学中的胯下运球,由来自浙江衢州二中的方永亮老师借用浙江省遂昌中学高二学生来上的。之所以把这节课当成案例来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它是笔者在省级公开课上听到的唯一一节与“家常课”没有太大差别的课,教师课前没有与任何一位学生进行过教学内容的交流与沟通,但整节课上得高效流畅,听课的专家和教师都不由自主地赞同这样的课,最后这节课实至名归地得了一等奖。

作为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都不陌生。《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本案例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胯下运球变向突破对学生“球性”要求较高,而胯下运球是突破的基础和重要技术环节,熟练掌握胯下运球就能顺利完成完整的胯下运球突破动作。该教学内容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不仅要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更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模仿能力强,争强好胜,求知欲强,渴望能学到精彩的篮球突破动作,但学生的协调能力有待提高。依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本节课多次采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练习兴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在已有的篮球运球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新的变化学习新的内容,在探讨观察中逐步获得知识,在挑战中提高运动技能。

案例描述: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非常精彩的部分是在基本部分,教师先教授了三组裁判手势,每组教授两遍,并变换示范讲解的方位,让每位学生清楚明了地看到,而且让学生一起学做。调整队伍之后便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中,在讲解示范动作的方式方法后,学生尝试各种原地运球方法,而教师则在场地中间出示一些刚才已经教过的裁判手势,学生的注意力跟随教师做的手势,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将手势的意思大声地说出来,实现改变学生运球时眼睛看着球的坏习惯的目标。

接着教师安排了十秒钟计时原地拍球比赛,看哪位学生拍球的次数最多,并提醒学生注意看教师的手势。在拍球比赛开始之前,教师再一次提醒学生拍球时注意抬头,不要低头看球。十秒钟后,学生都非常高兴地自报次数,教师激励学生“能否做得更好?”,并以最高的40次为基准,再来一次十秒钟计时运球,竞争气氛马上浓烈,第二次明显比第一次拍球次数增加。教师启发学生左手与右手同样重要,左手也十秒钟计时原地运球,看谁左手运球能够超越30次,让学生无形之中提高了左手的控球能力,也为下一个练习作好了铺垫。

下一个练习是左右手体前交替变向运球,固定击地点。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时刻提醒学生看教师手势。此时,有个别学生的运球动作就显得不那么自然顺畅了,看教师手势的同时会出现掉球的状况,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加油哦!”,对球性较好的学生,教师毫不吝惜地伸出大拇指,学生练习的兴致顿时高涨起来。

接着,教师提高要求,改变击地点进行左右手体前交替变向运球,学生练习时眼睛同样注视着教师所做的裁判手势。看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驾驭球并使其变向,教师要求学生两腿前后开立,在自己胯下做左右手交替运球,大部分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动作要点降低重心,迎球手积极迎球,能够将球控制得较好,但有个别学生在胯下无法做到变向运球。教师积极地鼓励球性较差的学生继续练习上一个练习内容,直到感觉能够驾驭时,再加大难度进行尝试练习。

随后的练习环环紧扣,左右转体胯下运球、快速左右转体运球、看手势加快速度左右转体运球、自然而然过渡到胯下八字运球等等,虽然每一个动作都有不同的要求,但教师自始至终不忘提醒和鼓励球性较差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状况选择练习的内容。

案例分析与反思:《课标》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本案例将平日常见的运球加上腿部动作即胯下运球作为主教材,从简单的原地运球、计时运球、固定击地点运球、不固定击地点左右手交替运球、左右转体胯下运球,自然过渡到主要教材胯下运球的学习。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不仅能让学生复习到简单的运球基本功,而且能在简单的技术上学习到新的技术,符合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能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表扬运动技能较好的学生,鼓励球性相对差一些的学生。虽然语言精炼,但从未忽视。一节课下来,每名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虽然教学的手段没有新颖性可言,教学的内容没有特别之处,教学的队形没有太大变化,也没有充满乐趣的教学情景设置,但教师将本节课上得实实在在、简洁高效。教学思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课堂结构安排有序,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语言干净利落、不失亲和力,篮球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效果好,学生受益面大。

这个小小的案例,让我感触颇多,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强弱对体育教学是多么重要,教学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多么大,但更为重要且不能忽视的是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知道教师实施教学的核心不是某个学习目标的达成,不是“晒”课,不是方法有多新颖,而是学生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经意的一句鼓励、一个眼神、一种提示都有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简单的方法只要使用适宜,效果也会一样好。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并将这种关注和满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身体的、技能的、心理的发展,并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各种方法,确保学生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性得到兼顾,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得到激发。要知道学生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性既然已经存在于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现状,否则我们的教学就成了仅供观赏的空中楼阁了。对待不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我们更要关注他们的存在,关注他们的差异,使他们在教学中收获更多、提升更快,并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有感而发之三十三:评委王安 (山东省肥城市京城希望小学,271602)

在观—察中发现,在反思中成长读教学案例《学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感

山东王安

观课议课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因观课者视角的不同,故其对授课者执教过程中所看、所想也就存有差异。作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能在观课中发现并感受到课堂上落实的《课标》理念、教育机智、教育策略、教育方法、练习手段等深层面的问题,以及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开心地玩、高兴地学等生本理念的落实,无疑会产生授课人、观课者和学生多赢的局面。读罢张老师所撰写的教学案例《学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一文,笔者感触颇多。

1.观察细。细致地观察是写好教学案例的基础。张老师以其细腻地观察,从“家常课”前师生没有任何交流到课上基本部分的引导,以及在观课中观察到“左右转体胯下运球、快速左右转体运球、看手势加快速度左右转体运球”等丰富的练习手段,“教师自始至终不忘提醒和鼓励球性较差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练习的内容”等,再现了课堂上真实的教学场景,课堂内容的“真面目”是理解观课者撰写教学案例的基本意图。

2.视角准。准确的视角定位是写好教学案例的关键。张老师在观课时,选取了“学生个体差异”视角,瞄准“个别学生在胯下无法做到变向运球,教师积极地鼓励球性较差的学生继续练习上一个练习内容”等不同学生客观存在的表现,凸显出现象背后的“文章”——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感悟出执教者指导学生练习时的表现,分层指导、循序渐进、稳步提高技能等闪光点,让每名学生都能感受到练习的乐趣,达到学有所得,练有所获的目的。

3.思路清。思路清晰是写好教学案例的保障。张老师对“胯下运球”教材分析到位,宏观上从《课标》的要求进行阐述,微观上从教材本身的特点,从动作技术的前后联系、学生知识能力差异、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深入分析,重点明确。再者,能够联系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和技能基础进行客观剖析,厘清了教学中一系列的关系后,张老师在教学案例描述上做到了让读者对案例背后的教育价值、教育策略有更加清晰的感知和领会。

4.描述实。实实在在是写好教学案例的“法宝”。真实的才是最美的,教学案例也是如此。“家常课”一词折射出张老师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如果平时不去认真研究,很多人可能分不清楚什么是“家常课”,什么是“公开课”。“能否做得更好”、“加油哦”等激励性的语言真实感人,我们在张老师真实描述的“家常课”中,品尝到丰盛的“精神大餐”。

5.感悟真。真情实感是优秀教学案例的魅力所在。该案例“虽然语言简单,但从未忽视”、“虽然教学的手段没有新颖性可言,教学的内容没有特别之处,但教师将本节课上得实实在在”,朴实的话语,真实的感受,发自内心真实的感悟和觉醒。

6.反思深。反思是促进教师自我专业提高的重要环节。张老师以生为本,在此基础上提升得出“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结论,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也彰显张老师在教学实践反思后对“教什么、如何教”、“学什么、如何学”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学会在观察中发现,在反思中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一定会更加豪迈和有力。

猜你喜欢
转体手势运球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挑战!神秘手势
我国桥梁转体刷新世界纪录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胜利的手势
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
认手势说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