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水利局
2013年,全市解决了6.09万农村人口和10所农村学校、0.55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任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94万hm2,完成农田实灌面积13.06万hm2,完成小水发电2550.34万kW·h,水产品产量2515t,较2012年增长10.2%;全市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23m,实现了地下水位止降返升的目标;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25.83m3,较2012年的27.5m3下降了6.06%(预估)。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全市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9处,改善和解决了159个村、6.09万农村人口和10所农村学校、0.55万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当年新发展农村自来水4.16万人,其中进户自来水2.93万人。
二是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代县青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准备验收。忻府区南北云中河分洪闸、忻府区云中河灌区一、二干渠首分水闸、定襄县同河拦河闸的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
三是水保生态治理力度持续加强。京津风沙源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淤地坝、坡改梯、沟坝地等水保项目基本完工。全市完成水保治理面积3.94万hm2,占计划任务32.87万hm2的137.3%。
四是重点中小河流治理步伐加快。繁峙羊眼河、朱家川河神池县段、岢岚岚漪河、宁武恢河4条河流治理,按要求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南云中河治理工程经过近4年治理,已接近尾声,并具备全线蓄水条件。
五是农田灌溉工程加快推进。一是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工程。滹沱河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工程,已按要求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云中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已处于收尾阶段。二是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第一批原平市已完成3年建设任务,并通过了省级验收。忻府区、定襄县、代县2012年度的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此外,繁峙县也被列为第五批小农水重点县。三是“一村一井”工程已完成292眼水源井建设任务。
六是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工程建设全面完工。河曲、偏关、神池、五台、代县、繁峙6县工程全部完工,通过省级验收,并在2013年汛期投入试运行。
七是膜下滴灌示范工程成效显著。2013年,神池、五寨、岢岚3县的建设任务是1344.5hm2。工程已于5月底全部完工。据项目县秋收后统计,膜下滴灌地块与普通地块相比,玉米每公顷增产2250~3000kg,土豆每公顷增产3750~4500kg,示范效果显著。
八是城区云中水厂建成投入试运行。云中水厂建设工程已基本完工,10月底进行了试运行,初步实现了供水进城的目标。
在全力完成建设任务的同时,还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的“四制”要求,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突出“标准化、规范化、精品化”建设,使民生水利项目在满足功能性需要的前提下,逐步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景观性提升。
2013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曲亭水库失事后全省性的安全隐患排查,由市局牵头对全市的水库、淤地坝、水电站、河道及水工程建设等进行了6个回合的安全检查,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彻查隐患。截至2013年底,全市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为应对2013年严重的汛情,加大了对全市的水库、淤地坝、水电站、河道险工险段以及道路、矿山、尾矿库等重点区域和行业安全隐患的巡查力度,并多次参与指导各县的防汛演练活动。特别是进入汛期,以市“四套”班子领导牵头,强力推进防汛责任制的落实;市局多次对各县(市、区)的防汛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问题,下达清障令和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确保了平稳度汛,全市无一人因汛伤亡。
在全力抓好当年计划落实的同时,以较大精力抓了前期工作。完成18座水库列入全省水库应急专项除险加固工程的审查批复工作;启动20座小型水库更新建设前期工作,其中代县王家会水库初设已通过省厅审查;完成8项36个水保生态项目的审查上报及5个项目的批复工作;完成朱家川河河曲段等4条河流治理工程的可研和初设以及定襄县农村水电直供电片区电网改造规划、保德县后芦子沟村沟道险情处理工程2个项目的审查上报;完成坪上应急引水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规划、忻州城区中水利用等工程的可研;完成忻州城区西部洪水调查及控排工程实施方案、忻州市以南云中河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水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省厅;完成《滹沱河支流观上水库入口段河道堤防水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的审批;保德等6县的大水网县域供水规划已通过省厅审查。
第一,明确责任主体,强化监管职能。2013年,依据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密切结合忻州基层水利管理的实际,起草了《忻州市水库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忻州市小水电站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忻州市水土保持淤地坝管护暂行办法》,经市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于11月14日以市政府发布;起草了《忻州市地下水管理办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4年1月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待进一步补充修改后以市政府发布;起草了《忻州市河道管理暂行办法》,初稿已完成,正在征求各县市区及市直各部门意见,待补充修改后报市政府审查发布。
第二,加强水工程管理,规范运行机制。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多年来形成的“重建轻管”的局面,一是加强了对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了局长、分管局长、其他局领导及局属各单位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年终各项工作考核之中,形成了上下联动、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安全格局;二是狠抓在建水工程的安全监管。在建工程的安全一直是整个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把监督检查摆到重要位置,经常深入到工地,督促完善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体系,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工程的施工和质量安全;三是加强各项水工程设施的运行安全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不断加大了对重点区域、敏感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安全检查力度,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动态机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化、常态化,确保了各项水工程设施的运行安全。
第三,落实“三条”红线政策,严格水资源管理。以规范水源热泵管理,加强地下水保护为目的,起草并以市政府发布了《忻州市人民政府水源热泵项目利用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完成了全市水中长期规划、全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及城区自备井普查工作;为减少企业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加大关井压采力度,2013年,按照有关规定,关闭了原平市中电投山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18眼地下水井和忻府区光宇煤电除生活用水外的所有地下水井;为争取低热值煤发电项目落户我市,在省厅的大力支持下,水资源与水保监督方面共同承担了行业支持工作,为宁武华润电厂和山煤集团河曲电厂争取水利支持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启动了宁武天池保护研究、忻州市水文地质调查和水文地质图编撰工作,此项工作已于2014年1月15日通过省内专家的初审;针对忻州城区供水不足的问题,在对城区自备井进行认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协助水务集团把符合饮用条件的6眼自备井并入城市供水管网,同时配合水务集团在豆罗水源地打深井3眼,缓解了城区供水紧张局面;在坪上引水工程向城区供水工程设施的对接、运行调度、应急处置方案及水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年底试水运行创造了条件;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市共完成水资源费征收1.03亿元,完成污水处理费征收571.16万元。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的防汛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认真开展汛前检查,落实防汛责任制,完善各类防汛预案,及时做好防御部署;加强培训,提高防汛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解决和改善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二是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应急专项除险加固工程。争取完成14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应急专项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任务。
三是水保生态工程建设。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的实施;实施好省厅下达的6座(其中新建1座、加固5座)淤地坝的建设任务;完成2013年坡改梯项目的建设任务。
四是重点中小河流治理。争取静乐县东碾河、朱家川河保德县段、偏关县偏关河、峨河繁峙段、朱家川河河曲段5条河流治理项目开工建设。
五是农田水利建设。做好2014年膜下滴灌工程项目的实施;抓好定襄、代县、繁峙3个小农水重点县2013年度项目的实施;努力完成2014年“一村一井”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忻府区牧马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年度建设任务。
六是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岢岚、保德、五寨、原平4县(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实现全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全覆盖。同时完成全市14个县(市、区)视频会议平台的建设任务。
一是重点抓好以防洪安全、水工程建设安全以及城乡供水安全工作,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突出抓好以水资源管理、河流监管及水工程运行管理等为重点的水行政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规范管理行为,为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及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三是集中抓好水利前期工作,抓住小型水库更新建设的机遇,以2011年省发改委批复的小型水库更新建设规划为基础,以山西大水网万家寨引黄南干和中部引黄两大骨干工程配套调节水库为补充,在全市14个县(市、区)选择水资源条件优越、建库条件好的项目,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兴建一批小型水库,从根本上解决我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同时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按照政府主导,各部门分工协调,集中力量抓紧抓实搞好这次小型水库建设,着力夯实全市水利基础设施,改善水利基础条件。四是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养,以“负责、求实、献身”的行业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水利保障。■